魏海燕
(貴州省林業(yè)調(diào)查規(guī)劃院,貴州 貴陽550005)
藍漿果又名藍莓(Blueberry),屬于杜鵑花科(Ericaceae)越桔屬(Vacciniumspp)植物,是20世紀初發(fā)展起來的經(jīng)濟價值較高,適于在紅黃壤上生長的新興優(yōu)良果樹。藍漿果因其果實呈深藍色而得名,為多年生落葉或常綠果樹。藍漿果原產(chǎn)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北部以及我國大小興安嶺與長白山,尤其是大興安嶺中部,多為野生,近幾年來被成功進行人工馴化培植。目前全世界有400個種左右,我國大約有91個種28個變種,主要分布于西南和東北地區(qū),貴州現(xiàn)已成功引種栽培利用的主要有6個品種。正常年情況下藍漿果在我國北方為4~5月開花,南方則為3月上、中旬,總狀花序,花期最長可達40d。果實6月中旬開始成熟,晚熟品種7月上、中旬開始成熟[1]。藍漿果果肉細膩、果味酸甜,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可鮮食,也可加工成飲料、飲品,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幾十倍,被譽為“漿果之王[2],不僅具有良好的營養(yǎng)保健作用,還具有低脂肪、低糖等特點,對延緩神經(jīng)衰老、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增強視力等有明顯效果,被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列為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因此,盆栽藍漿果,具有觀花賞果、品償體驗及保健的優(yōu)點。
盆栽藍漿果既可以滿足人們對藍漿果果實的需求,也可以使其成為小型庭園盆景,美化家庭生活環(huán)境。
根據(jù)貴州的氣候特點,盆栽藍漿果定植時間最好選擇春季和秋季,且秋季定植成活率比春季高[3]。如果用容器培育的根團苗進行定植,可將根團苗從容器中取出后直接定植覆土,如果用播種的裸根苗進行定植,首先則應對根系進行適當修剪,剪去傷根、斷根及爛根。家庭觀花賞果與品償體驗盆栽藍漿果,壽命長達35~100年。
藍漿果是多年生灌木,品種多,生長習性、樹型、樹勢、株高差異較大。因此,盆栽藍漿果的品種選擇非常重要。選擇適宜的品種類型是盆栽成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根據(jù)光照適度,自花授粉性能強弱,利于擺放的原則,結合研究區(qū)所處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來選擇盆栽藍漿果苗木。吳同斌等采用無土配方基質(zhì)對藍雨、園藍、藍金、奧尼爾、梯夫蘭、密斯堤6個藍莓品種進行盆栽試驗,研究結果表明:6個供試品種中,以藍雨和密斯堤兩個品種的盆栽效果較佳[4]。孟秀玲等盆栽藍毒技術研究,結果表明:兔眼藍漿果、夏普蘭、奧尼爾自花授粉不實,必須配置授粉樹才能結果充分,家庭盆栽不易選擇此品種,矮叢只適合北方露天栽種,其他品種均可作家庭盆栽[5]。根據(jù)前人的研究結果并結合貴州的氣候特點,盆栽藍漿果苗木應選擇矮叢藍漿果和半高灌藍漿果。
藍漿果樹種壽命長,根系淺、無直定根。生態(tài)適應性強,耐寒、耐熱,但不耐肥,喜光、喜濕,卻不耐澇,喜酸性土壤[5]。要求質(zhì)地疏松透氣,持水性能好,濕潤但不積水的酸性土壤。因此,盆栽藍漿果一般要求選用土質(zhì)松軟、透氣,富含有機質(zhì)的喜酸性土壤,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一般為8%~12%,至少不低于5%,pH值為4.5~5.5(最好在4.3~4.8),家庭盆栽可用花市常見的腐殖土,加入適量的腐苔蘚或木屑、腐爛的松樹碎、皮草炭等有機質(zhì)[3,6],但必須注意藍漿果是嫌鈣植物,能迅速吸收和積累土壤中的鈣,為了避免因其吸收鈣過多而導致缺鐵失綠或死亡,定植時一定不能用鈣質(zhì)土壤,也一定不能在土壤中加入高鈣的物質(zhì),如骨粉等。
盆栽植物的常用容器有素燒盆、紫砂盆、塑料盆、陶盆、瓷盆和吊盆等。因為藍漿果為淺根系的須根植物,選盆時最好用盆壁有細微的孔隙,有利于土壤中養(yǎng)分的分解和排濕透氣,使植物根系能獲得正常生長的大小合適素燒盆,一定不能用深盆,如果沒有素燒盆,可選用紫砂盆或塑料盆,其排水和通氣性能雖不及素燒盆,但卻比瓷盆好。不建議用陶或瓷盆。盆的大小建議小苗用15cm的盆,成品植株用25cm的盆。
藍漿果耐熱、喜光、耐寒、喜濕。夏天可耐40℃氣溫,在生長季可以忍受周圍環(huán)境40~50℃高溫[6],但保持充足的陽光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如果充足的陽光不足甚至缺乏,藍漿果生長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造成不開花或開花了不結果,因此適宜的氣候條件是保證盆栽藍漿果結果的重要因素。在夏季,盆栽藍漿果因根系較淺且不發(fā)達,遇高溫易缺水,氣溫過高會灼傷葉片、幼枝和嫩梢,因此,高溫天氣可適當遮光降溫以保證正常的結果率。在冬季,盆栽藍漿果須經(jīng)受7.2℃以下低溫休眠進行春化作用以保證來年結果,一般放置室外5~7℃的環(huán)境上即可,如作為觀花,可以必要進行低溫限制。
盆栽藍漿果根系分布較淺,對水分缺乏比較敏感,應經(jīng)常保持盆土濕潤而又不積水,一般冬春季每10d左右澆水1次,夏秋季大約3~5d澆水1次[4],澆水時注意先除去盆內(nèi)各種雜草。在不同生長季節(jié)對藍漿果需要水量不同,應根據(jù)其需求進行合理的澆水。在快速生長階段為促進植株強壯應保持最適宜的水分條件;而在果實發(fā)育階段和果實成熟前為防止過快的營養(yǎng)生長與果實爭奪養(yǎng)分,必須適當減少澆水;果實采收后,為促進其營養(yǎng)生長應恢復最適宜的澆水。為了使盆栽藍漿果及時順利進入休眠期,中秋至晚秋應注意減少澆水,同時因藍漿果喜酸性土壤,為了維持土壤酸性,建議每月施一次500mL3~5°的醋[6]。
藍漿果屬于寡營養(yǎng)植物,樹體內(nèi)氮、鉀、磷、鎂、鈣含量很低,對肥料的需求量也很低,過量施肥極易造成樹體傷害甚至整株死亡。因此,盆栽藍漿果施肥要特別慎重,要視土壤的肥力情況及植株的營養(yǎng)狀況而定,寧可少施不可多施。但需特別注意的是藍漿為喜銨態(tài)氮、嫌鈣樹種植物,能迅速吸收和積累土壤中的鈣,在鈣質(zhì)土壤上種植時,由于吸收鈣過多而導致缺鐵失綠或死亡。因此,盆栽藍漿果不宜用鈣質(zhì)土壤[1]。施肥一般情況下只需施入少量氮肥,但實際工作中可根據(jù)對藍漿果體內(nèi)營養(yǎng)成分的分析施入其它肥料,一定應注意施用酸性肥。施用氮肥時,適宜施用尿素,禁止藍漿果施用硝態(tài)肥,如硝酸鉀,硝酸氨等,因硝態(tài)N對藍漿果有害;施用鉀肥時,適宜施用硫酸鉀,切忌施氯化鉀,因為氯對藍莓有害但可等;施用磷肥時,適宜施用五氧化二磷。
盆栽藍漿果修剪是為了改善枝形,控制長勢,提升觀賞性。整形修剪能較好地調(diào)節(jié)植物生殖生長和營養(yǎng)的矛盾,解決通風情況,透光不足問題,避免病蟲害威脅,從而使盆栽藍漿果高效優(yōu)質(zhì)、豐產(chǎn)且美觀[7]。根據(jù)栽培目的,結合塑形定勢進行剪綁;修剪的時期一般可以分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即休眠期修剪和生長季修剪。剛剛定植的藍漿果幼樹需剪去最細小生長弱的枝條及花芽,對強壯枝條,一般也要根據(jù)實際需要進行不同程度的截短。定植成活的第一個生長季節(jié),為了盡量迅速擴大樹冠和枝數(shù)量,盡量少修剪或不修剪。在冬季幼樹前三年修剪時,主要是疏除下部下垂枝,細弱枝、樹冠內(nèi)膛枝的重疊枝、過密枝、交叉枝等??梢酝ㄟ^適度短截剪去枝條頂端的花芽。春季萌芽后,為促進留存新梢的快速生長,應盡快有選擇地抹除部分新梢[6]。盆栽藍漿果植株從休眠狀態(tài)復蘇前,可以剪取授粉枝進行嫁接。進入盛果期以后,樹冠的大小已經(jīng)基本上達到要求,根據(jù)去弱留強原則,除弱病枝,枯枝,交叉枝,疏除靠近的重疊枝,目的是為了開始控制樹冠的進一步擴大,給生長較旺盛的枝條或枝組更大的生長空間。
藍漿果的壽命長(可達100年),為了使其到時候好的生長,盆栽4~5年后在植株休眠期進行更換干燥的新鮮土壤,更換時將藍漿果從原盆慢慢取出,倒出舊土并用清水清洗干凈盆栽容器,更換上干燥的新鮮土壤重新裝盆載植并澆水潤濕[8]。
常見藍漿果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僵果病、莖千腐爛病等。在生產(chǎn)管理中可使用硫劑或其他殺菌劑對藍漿果的各種病害進行預防和治療,如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防治[3]。葉片失綠癥是一種較為常見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于缺鐵、錳、鎂和硼等引起的,可通過葉面追加施用微肥來防治。常見蟲害有:果蠅、蚜蟲、蝸類、刺蛾、大蠶蛾、毒蛾、蜻象、天牛、金龜子幼蟲等。盆栽藍漿果可用20%速滅殺丁乳油25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4000~6000倍液噴霧防治其蟲害[3]。
盆栽藍漿果長期在低溫環(huán)境中會出現(xiàn)凍害而導致盆栽失敗的現(xiàn)象,這主要是因為盆栽是擺放在地面上,沒有地溫保護,因此應對其進行越冬保護。盆栽藍漿果越冬保護的重點是除螨、滅殺紅蜘蛛蟲卵等[3,9]。越冬前盆栽藍漿果可以深度修剪或將地上部分全部剪除,覆蓋米糠,使其順利越冬,也可在整個樹體上覆蓋塑料薄膜來預防凍害。
[1]聶 飛,韋吉梅,文光琴,等.藍莓的生物學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J].中國果菜,2007(3):25~27.
[2]曹先和.藍漿果栽培技術[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6,12(12):61~63.
[3]劉祥忠.藍莓的特征特性及盆栽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2(12):100~103.
[4]吳同斌,李麗輝,吳 睿,等.藍莓盆栽技術研究初報[J].湖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14(23):22~23.
[5]楊 玲,黃彩梅,鄒天才,等.藍漿果在貴州省的應用栽培區(qū)劃與評價研究[J].種子,2008,27(4):62~65.
[6]孟秀玲,張立權,王 孟,等.盆栽藍毒技術[J].果農(nóng)之友,2014(4):25~29.
[7]董平慧.貴州省黔東南地區(qū)的藍漿果栽培技術探究[J].吉林農(nóng)業(yè),2013(1):100~101.
[8]馬艷萍.藍莓的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與營養(yǎng)保健功能[J].中國水土保持,2006(2):47~49.
[9]陳彥林,李洪鮮,文光忠.山地藍莓高產(chǎn)栽培技術[J].綠色科技,2014(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