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新疆眾和股份有限公司烏魯木齊830013)
重熔用精鋁錠中硅鐵的測定
王 芳
(新疆眾和股份有限公司烏魯木齊830013)
試樣采用氫氧化鈉溶解,用鹽酸酸化。鐵通過鹽酸羥銨還原為二價鐵離子,與鄰菲啰啉形成紅色絡(luò)合物,硅通過酒石酸為掩蔽劑,硅酸與鉬酸形成硅鉬雜多酸,以抗壞血酸還原為硅鉬藍,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其含量,方法分析準確、簡便、快捷,適用于批量生產(chǎn)。
鋁硅鐵分光光度法
1.1 儀器
722N分光光度計;250mL銀杯(帶蓋);鉑金坩堝(30mL);高溫電阻爐(0℃~1300℃)。
1.2 試劑
NaOH(GR):300g/L銀杯配制,保存于塑料瓶中;
HCl(GR):1+1,1%;
H2O2:30%;
鉬酸銨:50g/L過濾并保存于塑料瓶中;
抗壞血酸:10g/L,50g/L現(xiàn)用現(xiàn)配;
酒石酸:250g/L;
硅顯色液:1%HCl40mL+50g/L鉬酸銨5mL+ H2O5mL(1份);
鹽酸羥氨:50g/L(現(xiàn)用現(xiàn)配);
鄰菲啰啉:2.5g/L,稱取鄰菲啰啉2.5g加入99.9%乙醇10mL溶解后,以水稀釋至1000mL,搖勻;
HAC-NaAC緩沖液(pH≈5):160gNaAC(無水)+ 60mLHAC(冰)水定容于1000mL容量瓶;
鐵顯色液:HAC-NaAC液14mL+50g/L鹽酸羥氨2mL+鄰菲啰啉4mL;
硅標準溶液:稱取0.2140g預(yù)先在1000℃下灼燒恒重的基準試劑二氧化硅于鉑金坩堝中,加入2g碳酸鈉混勻,在覆蓋0.5g碳酸鈉,蓋上坩堝蓋,于950℃高溫爐中熔融12min,取出冷卻。用熱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定容,搖勻。保存于塑料瓶中,此液為0.1mg/mL硅標準液;
移取0.1mg/mL硅標準液10mL于5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1+1)鹽酸20mL,以水定容,搖勻。保存于塑料瓶中,此液為2μg/mL的硅標準液;
鐵標準溶液:稱取0.1430g預(yù)先在600℃下灼燒恒重的基準試劑三氧化二鐵于100mL燒杯中,加入30mL(1+1)鹽酸,加熱至完全溶解。冷卻,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定容,搖勻。此液為0.1 mg/mL鐵標液;
準確移取0.1mg/mL鐵標液10mL于5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1+1)鹽酸20mL,以水定容,搖勻。此液為2μg/mL的鐵標液;
基準鋁液:稱取2.5g基準鋁于250mL銀杯加入300g/LNaOH30mL,加熱溶解,再加入3~5滴H2O2加熱溶解,除去多余H2O2,加入170mLHCl(1+1)定容于500mL容量瓶。
1.3 試驗方法
試樣用氫氧化鈉溶解,用鹽酸酸化。用鹽酸羥氨將三價鐵離子還原為二價鐵離子,在pH-9的HACNaAC溶液中使二價鐵離子與鄰菲啰啉形成紅色絡(luò)合物,吸收波長510nm,于分光光度計測定鐵的量。
在pH0.8~1.0的鹽酸介質(zhì)中使硅酸與鉬酸形成硅鉬雜多酸,以抗壞血酸還原為硅鉬藍,吸收波長810nm,于分光光度計測定硅的量。
2.1 條件試驗
采用常規(guī)試驗方法進行條件選擇,確定各元素分析條件分別如下:
2.1.1 鐵的測定條件
吸收波長510nm,酸度pH=5,鹽酸羥氨2mL,鄰菲啰啉用量4mL,比色皿3cm,HAC-NaAC液14 mL,絡(luò)合物顯色時間2min,穩(wěn)定時間1min。
2.1.2 硅的測定條件
吸收波長810nm,酸度約0.13N(HCl),鉬酸銨用量5mL,酒石酸用量2mL,抗壞血酸用量4mL,絡(luò)合物發(fā)色完全時間15min,3cm比色皿,穩(wěn)定時間1min。
2.2 測定精密度
在本試驗條件下,對鋁試樣(屑狀)進行7次平行測定,結(jié)果由表1、表2可知,測定鋁中硅、鐵的精密度良好。
內(nèi)部控制制度是企業(yè)經(jīng)營活動的有效保證,內(nèi)部控制活動作用于企業(yè)的所有職能之中,因此,也是內(nèi)部控制制度奠定了企業(yè)內(nèi)部審計工作的基礎(chǔ)性內(nèi)容。企業(yè)內(nèi)部制度與內(nèi)部審計制度是相互依存的,實施內(nèi)部控制制度可以更好地幫助企業(yè)實現(xiàn)風(fēng)險管理措施,降低風(fēng)險的存活性。內(nèi)部控制制度是內(nèi)部審計工作的直接接觸對象,可以通過對內(nèi)部審計的監(jiān)督檢查,進而促進內(nèi)控制度的完善,把企業(yè)的風(fēng)險減到最低。也就是說,內(nèi)部控制的整個步驟都要收到內(nèi)部審計工作的配合,不管是高層領(lǐng)導(dǎo)者還是監(jiān)督管理人員,都要做到對企業(yè)的風(fēng)險進行良好的評估,以便強化自身的內(nèi)控責(zé)任。
表1測定鋁試樣中硅的精密度
表2測定鋁試樣中鐵的精密度
試樣編號測定值(%) 2 3 4 5 6 7 1 2 3 1 0.0032 0.0076 0.0156 0.0035 0.0072 0.0149 0.0035 0.0069 0.0150 0.0033 0.0068 0.0148 0.034 0.0070 0.0152 0.0032 0.0072 0.0145 0.0035 0.0070 0.0149平均值(%)0.0034 0.0071 0.0150標準偏差0.0001 0.0003 0.0011相對標準偏差(%)2.9 4.2 7.3
3.1 試樣溶液的制備
稱取1.0000g鋁試樣(屑狀)于250mL銀杯中,加入NaOH10mL,于低溫電爐上加熱全溶,滴加H2O27~8滴,升溫趕盡過量H2O2,取下將蓋和銀杯內(nèi)壁用少許水沖入銀杯,繼續(xù)加熱至沸騰,取下冷卻后,將(1+1)HCl34mL順杯轉(zhuǎn)動加入,并留少許酸沖洗銀蓋,不斷震動銀杯,使其反應(yīng)出現(xiàn)沉淀并重新溶解完畢,冷卻后用水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
3.2 硅的測定
分取上述試樣溶液10mL于盛有硅顯色液的容量瓶中,搖勻放置10min,加2mL酒石酸及10g/L抗壞血酸4mL,搖勻,放置15min,用水稀釋至刻度,波長為810nm,3cm比色皿,測其吸光度,通過硅工作曲線查得其硅的量。
3.3 鐵的測定
3.4 工作曲線
3.4.1 硅工作曲線
于8個100mL容量瓶中,分別移取基準鋁液10 mL,硅顯色液50mL,再分別加入相當于0.0、2.0、4.0、6.0、8.0、10.0、12.0、14.0(μg)的Si標準液搖勻,放置10min,加2mL酒石酸及1%抗壞血酸4mL。搖勻放置15min,用水稀釋至刻度,波長810nm,3cm比色皿,測其吸光度,通過測定吸光度值與對應(yīng)硅的濃度值繪制硅的工作曲線(表3)。
3.4.2 鐵的工作曲線
于8個100mL容量瓶中,分別移取基準鋁液10 mL,鐵顯色液20mL,再分別加入相當于0.0、2.0、4.0、6.0、8.0、10.0、12.0、14.0(μg)的Fe標準液搖勻,稀釋至刻度,波長510nm,3cm比色皿,測其吸光度,通過測定吸光度值與對應(yīng)鐵的濃度值繪制鐵的工作曲線(表4)。
表3 工作曲線的繪制
表4 工作曲線的繪制
4.1 硅的結(jié)果計算
式中:m0為通過硅工作曲線查得其硅的量(μg);m為稱取試樣量(g)。
4.2 鐵的結(jié)果計算
10.16206/j.cnki.65-1136/tg.2015.0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