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豐遼寧省撫順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撫順113006
育成雞新城疫的發(fā)病原因及診斷要點
王海豐
遼寧省撫順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撫順113006
摘要育成雞新城疫是雞育成階段需要特別防控的疾病,要從免疫、飼養(yǎng)管理方面分析發(fā)病原因,根據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實驗室診斷等作出判斷,做到及時、準確防治雞新城疫。
關鍵詞育成雞;雞新城疫;病因;診斷
王海豐,男,1981年生,中級獸醫(yī)師。
雞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疫病,常呈現敗血癥經過,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難、下痢、神經紊亂、黏膜和漿膜出血,嚴重危害養(yǎng)雞業(yè)發(fā)展。蛋雞7周齡至產蛋前稱為雞育成階段,這一階段雞的各器官發(fā)育日趨完善,功能逐漸增強,特別是消化系統(tǒng)和生殖系統(tǒng)快速發(fā)育生長。胸腺、法氏囊等免疫器官也隨著日齡增加而成熟。盡管在育雛階段用弱毒疫苗和滅活疫苗進行了雞新城疫免疫,但是免疫失敗現象比較常見,育成雞感染雞新城疫病例較多。本文對育成雞新城疫發(fā)病原因進行分析,認為主要是免疫失敗和疫病干擾,并總結了診斷要點。
1.1免疫失敗
免疫接種是預防該病的重要措施。實踐中,免疫失敗是育成雞新城疫發(fā)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疫苗質量差,效價低,如抗體的產生少、維持時間短,加上新城疫病毒毒株變異快,難以全面保護。機體健康狀況不良,感染免疫抑制性疾病,降低雞體免疫力。潛伏期接種或免疫空白期感染,這期間如果感染雞新城疫病毒,將會導致免疫失敗。
免疫接種程序不合理。雞新城疫免疫一般是1日齡噴霧免疫、7日齡新支腎點眼、21日齡新城疫四系二免,120~130日齡時用新城疫油乳劑滅活疫苗注射。但是,每個雞場的免疫程序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抗體監(jiān)測結果,制定適當的免疫程序。首免、二免時雞齡較小,免疫器官發(fā)育不成熟,免疫力較低,持續(xù)時間也很短,以致于三免前發(fā)生雞新城疫。
在免疫接種中,免疫方法不當,比如首免沒有采用合適的點眼或滴鼻法。疫苗的稀釋比例、稀釋液的使用、疫苗用量過小或者過大、免疫次數頻繁、疫苗的運輸、儲藏環(huán)節(jié)等都可以直接影響免疫效果,導致免疫失敗。
1.2飼養(yǎng)管理
進入育成階段,雞的生長發(fā)育較快,需要大量的營養(yǎng)成分,比如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來盡快增加符合標準的體質量、骨骼。這一時期如果飼養(yǎng)管理跟不上,飼料營養(yǎng)得不到補充,雞體免疫力下降,在第3次和第4次雞新城疫免疫接種時,雞的免疫器官和系統(tǒng)發(fā)育緩慢,胸腺、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免疫細胞分裂增殖速度與疫苗中抗原刺激不形成免疫應答反應,引起雞體的血清Ig成分偏低。在育成階段,雞若感染了傳染性法氏囊炎、傳染性喉氣管炎等免疫抑制性疾病,造成免疫系統(tǒng)損傷,也易引發(fā)本病。此外,環(huán)境應激也是發(fā)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2.1臨床癥狀
該病的潛伏期在2~15 d或更長,平均為5~6 d?;茧u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氣喘、張口呼吸,呼吸困難,呼吸時常伸直頭頸,并發(fā)出“咕咕”叫聲。嗉囊脹滿充氣。閉眼呆立,排黃綠色或白色稀糞,嗉囊充滿黏液,倒提流出大量酸臭液體,雞冠及肉垂暗紅或青紫。蛋雞則產蛋迅速下降,蛋殼褪色、粗糙,并出現畸形蛋、軟皮蛋。后期見神經癥狀,如運動失調、轉圈、扭頸、頭觸地或抬頭望天等。
2.2病理剖檢
腺胃乳頭腫脹、出血或潰瘍,尤其在與食管或肌胃交界處最明顯。十二指腸黏膜及小腸黏膜出血或潰瘍,有時可見到島嶼狀或棗核狀潰瘍灶,表面有黃色或灰綠色纖維素膜覆蓋。盲腸扁桃體腫大、出血和壞死。
2.3實驗室診斷
可根據典型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病原檢查:①病毒培養(yǎng)鑒定。樣品經處理后,接種9~10日齡SPF雞胚,37℃孵育4~7 d,收集尿囊液做HA試驗測定效價,用特異抗血清(雞抗血清)或I試驗判定ND病毒存在。②毒力測定。1日齡雛雞腦內接種致病指數(ICPI)測定、6周齡雞靜脈內接種致病指數(IVPI)測定、雞胚平均死亡時間(MDT)測定。
血清學試驗:病毒血凝試驗(HA)、病毒血凝抑制試驗(HI)、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收稿日期:2015- 04-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