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暉
由于強硬的核態(tài)度,伊朗2012年遭遇美國和歐盟嚴厲的經濟制裁,受壓近兩年,伊朗經濟嚴重下滑,石油出口量驟降,最終這個身段硬的國家向手段更硬的美國和歐盟示弱。為了解除經濟制裁,伊朗付出了“可加核檢查”的代價。7月14日,美國和歐盟正式宣布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7月底,首艘隸屬于伊朗的VLCC開啟運油旅程。擁有全球大規(guī)模油輪船隊之一的伊朗重新投入油輪市場,此舉會否給油輪運輸市場帶來沖擊?市場頗為關注。
負傷三年
美國和歐盟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由來已久,尤其是美國。1979—2012年,美國各屆總統(tǒng)共發(fā)布了近30次有關對伊朗經濟制裁的總統(tǒng)行政令,最嚴重的一次即美國公布《201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重點強化對伊朗的金融制裁以及石油出口。2012年7月,歐洲對伊朗石油實施航運保險禁令,嚴格禁止歐盟國家從伊朗進口原油和石油制品,并且要求歐洲保險商不對運往世界任何地方的伊朗石油制品承保。
18個月后,伊朗石油部部長卡塞米向媒體公開承認,由于受到經濟制裁,損失嚴重。歐美的經濟制裁使伊朗石油出口暴跌40%,石油收入下降45%,曾占伊朗石油出口份額18%的歐盟市場劇跌為零,亞洲市場份額也全面下滑,伊朗經濟縮水達8.6%。飽受這般煎熬后,伊朗終于示弱,主動向美國、英國、俄羅斯、中國、法國、德國等六國求和談判。業(yè)內專家告訴《航運交易公報》記者,令伊朗示弱的關鍵因素之一,正是航運保險。
盡管經濟制裁期間,中國、印度、俄羅斯依然支持伊朗石油運輸發(fā)展,但伊朗石油貿易領域慘重的損失在這兩年內依然如實發(fā)生。自美國和歐盟對其實施航運保險禁令后,由客戶會員共同擁有、覆蓋95%全球油輪污染和人身傷害保險索賠額的國際保賠集團(P&I)率先宣布對運有伊朗石油的油輪不再承保,這一決定對伊朗而言有多嚴重?
全球約90%的油輪保險集中在歐洲,而承保油輪具有極高的風險,一旦發(fā)生意外,索賠額十分驚人。2004年“埃克森·瓦爾迪茲”號油輪發(fā)生泄漏事故,保險公司面臨的直接損失達70億美元,如果由單獨一家航運保險公司承擔,這起事故就會讓該保險公司關門歇業(yè)。因此油輪保險大多需要再保險的支持,而航運再保險的中心依然在歐洲,其中P&I最具權威。失去歐洲保險市場的有力支持,將直接削弱伊朗原油的出口。之后倫敦勞氏船級社也承諾將不再為伊朗油輪驗證,沒有船級社認證的船舶很難得到保險公司承保,亦難掛靠國際碼頭,這對伊朗石油運輸又是當頭一棒。
失去保險公司和船級社支持的直接后果是伊朗石油出口量直線下降。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第二大石油生產國,主要向亞洲國家出口石油,其四大主要買家為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截至目前,這四大主要買家仍未找到一個有效的方法以代替主導地位的西方保險公司來為從伊朗到亞洲各煉廠途中的巨額原油貨物進行承保,這就削弱了伊朗原油向這四大主要買家的出口量。尤其是日本,它是伊朗賺取外匯的源頭,日本對伊朗原油需求量的下降等于切斷了自己又一條財路。
伊朗示弱求和談判后,去年1月美國和歐盟宣布一系列放松對伊朗制裁的舉措,其中包括允許伊朗目前有限的客戶在現(xiàn)有數(shù)量上繼續(xù)購買伊朗原油,而伊朗需要付出的代價是,首次允許美國采取“可加核檢查”的舉措。今年7月14日,中、美、英、德、法、俄等六國與伊朗達成歷史性協(xié)議,歐盟和美國對伊朗的石油禁運等經濟制裁措施將被撤銷。
伊朗石油部副部長曼蘇爾·莫阿扎米曾表示,如果西方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其原油出口總量將翻番,從120萬桶/日增加至230萬桶/日。此前有分析稱,伊朗庫存釋放會讓石油市場供給增長30%,將強力沖擊國際原油市場。
復出趕上好時節(jié)
西方對伊朗解除經濟制裁時,正值原油價格呈現(xiàn)低價“新常態(tài)”,VLCC運輸需求加大。上半年原油油輪三大船型即期運輸市場成交運量約4.8億噸,同比增長4%。各船型市場表現(xiàn)不同。其中,VLCC和蘇伊士型油輪運量有所增長,增量分別為3%和15%;阿芙拉型油輪運量減少18%。
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上半年發(fā)布的《2015(年中)水運形勢分析報告》,上半年國際原油運輸行情在去年四季度的高位上盤整拉升,呈先跌后漲走勢。波羅的海交易所原油綜合運價指數(shù)從1月的高位950點波動下調,5月上旬觸底741點,隨后震蕩回升,6月下旬摸高1070點,6月30日報972點。上半年平均859點,同比上漲10.3%。
今年,國際油價觸及近6年來低位,石油價格上半年呈現(xiàn)底部反彈態(tài)勢。布倫特原油現(xiàn)貨價于1月中旬觸底45美元/桶后波動回升,5月上旬摸高69.20美元/桶,之后在61~68美元/桶盤整。上半年平均59.2美元/桶,同比下跌45.6%。
運價漲和油價跌帶來油輪運輸企業(yè)收益大幅提升。據克拉克森統(tǒng)計,上半年即期運輸市場VLCC平均日收益為5.37萬美元,同比暴漲149%,其中波斯灣至日本航線日收益為6.01萬美元。
運力需求方面,據克拉克森預計,今年全球石油海運周轉量增長2.9%,超過運力增長。原油油輪需求約2.841億DWT,同比增長2.3%,高于供應增速,其中VLCC和蘇伊士型油輪需求同比分別增長3.3%和4.9%。
在VLCC行情大漲的形勢下,首艘屬于伊朗的31.7萬噸級VLCC結束了數(shù)月的浮式儲油任務,開始執(zhí)行運輸任務,已從伊朗南部駛向新加坡。
回歸不算強勢
根據伊朗國家油輪公司(NITC)官網介紹,旗下約有40艘VLCC。禁令解除后,伊朗將解放出大量油輪運力,這會否對目前興旺的油輪市場帶來沖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船東向媒體表示:“并不會有大的影響,當前增加的供應量與新增的運輸需求量相互抵消,對市場產生‘中性影響。”
根據花旗銀行統(tǒng)計,盡管NITC名下約有40艘VLCC,但只有17艘可以用于運營。 NITC的VLCC船隊中,目前有23艘被用于儲油,其中8艘已過第3次特驗期。17艘可用于運營的VLCC中,8艘即將到達第3次特驗期。明年NITC僅計劃新增4艘VLCC,由于NITC的油輪主要用于運輸伊朗國內原油產品,花旗分析團隊稱,“鑒于4艘VLCC在全球油輪船隊的占比還不到 1%,我們認為這一事件對租金影響微乎其微?!?/p>
此外,業(yè)內知情人士告訴《航運交易公報》記者:“即使在伊朗被經濟制裁期間,它們也運用一些潛規(guī)則運油,這次不過是以正規(guī)的方式登場?!?/p>
對伊朗被解除禁令,中國市場是最感欣慰的。在伊朗受經濟制裁前,中國是伊朗最大的原油出口國,即使是伊朗被經濟制裁期間,中國市場仍未完全放棄從伊朗進口石油,畢竟相比其他中東富油國,中國到伊朗的運輸距離最短,性價比最高。
盡管伊朗VLCC船隊重返市場帶來中性沖擊,但解禁伊朗原油出口,對全球原油價格的沖擊還是顯而易見的。伊朗作為世界前十大原油生產國和世界第四大原油探明儲量國,一舉一動都會對全球原油市場產生影響。當前國際原油市場的兩大主力是OPEC和美國,盡管近一年來國際油價持續(xù)低迷,OPEC始終堅持原油不減產政策,而美國頁巖油產業(yè)也仍舊頑強地保持產量穩(wěn)定?,F(xiàn)在,隨著伊朗的原油制裁解禁,巨量的伊朗原油將重新涌向市場,這勢必會對國際原油市場造成巨大沖擊。
伊朗重新立足于原油貿易市場,其究竟能在原油市場上有哪些新的作為,將拭目以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