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時 Text by Yu Shi
通訊改變時代
◎文/雨時 Text by Yu Shi
那個年代,個人家里有電話的極少,絕對算是奢侈品。只有少數(shù)有身份的人因為工作需要,才能配備電話
盡管報刊亭仍未從生活中消失,但人們汲取資訊的方式已經(jīng)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
轉(zhuǎn)眼之間,一邊低頭看BP機一邊焦急地排隊等候公共電話的畫面似乎已經(jīng)屬于一個很遙遠的時代了。
當(dāng)時的人們正陶醉于所謂“移動通訊”帶來的便利,享受著擺脫書信的喜悅,可幾乎沒有誰能想到,短短二十幾年后,智能手機,全方位地改造了現(xiàn)代人的生活,甚至可以說,硬生生地將我們拽進了“未來”世界。
20世紀80年代早期,打一次長途電話仍需要一站一站地接通,從撥上號到說上話,怎么也得半小時。之后,家里條件好的可以花上3000元“巨款”安裝一部程控電話。再后來,配了BP機,開始是數(shù)字的,然后是“漢顯”,那種可以隨時找到人或隨時被人找到的感覺好極了。大哥大,真大,半拉磚頭那么大,要1萬多塊錢,要知道這時萬元戶也只是剛剛淡出時代。隨后,“諾基亞”領(lǐng)銜的手機品牌迅速占領(lǐng)城鄉(xiāng)市場。這時候的手機約等于電話,只是比電話更方便,更“移動”。
隨著技術(shù)的進步,智能手機的出現(xiàn)是當(dāng)然的也是必然的,然而它更新的速度、提供的功能仍然讓人始料未及、頭暈?zāi)垦!:芸?,它就幾乎霸占了年輕人所有的碎片時間。
必須承認,通訊工具的變革,改變的不僅是人們信息交流的手段和方式,更是包含人們對空間和時間的認知,對世界的理解,乃至生活習(xí)慣、存在方式。
排隊買傳呼機
這是2006年,一家通訊器材商店把庫存的call機搬上了柜臺,打折清倉,只要8元一個
西服革履,配上一臺“大漢顯”,打起公共電話來都有一種顧盼自雄的勁頭兒
大哥大在當(dāng)時全部是進口的,一臺需要兩萬元,這在那時絕對是一筆大錢。國家曾為此發(fā)過兩個紅頭文件,嚴禁黨政干部用公款購買大哥大
體型碩大的大哥大其實并未真正走入尋常百姓的家中,更近似于一個不太遙遠的“傳說”
幾乎沒有什么比手機更適合打發(fā)一次長長的旅程了,只要電量夠用
通過手機屏幕上一個小小按鍵,分享,變成了這個時代極為便利又極有樂趣的一件事
老年人已經(jīng)漸漸成為智能手機用戶中的生力軍,朋友圈里滿天飛的心靈雞湯可以作證
為了打這個電話,年輕人甚至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拍照、錄音、錄像,手機幾乎在幫助著人們記錄一切
因為手機的陪伴,等候也不再是那么寂寞無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