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陳萬里
        ——中國攝影藝術的拓荒者

        2015-12-05 07:02:03徐希景
        中國藝術時空 2015年6期
        關鍵詞:攝影藝術大風攝影

        徐希景

        陳萬里
        ——中國攝影藝術的拓荒者

        徐希景

        攝影術自傳入中國至“五四”運動時期已歷70多年的發(fā)展,但是,由于經濟條件、技術條件和攝影師本身所處地位的局限,攝影術主要作為匠人手藝出現,師徒相承,攝影師也沒有意識到把攝影作為一種社會記錄工具或藝術創(chuàng)作手段,更談不上登上高雅藝術的殿堂。20世紀初,隨著攝影技術的改進,特別是干版和軟片的出現,膠片感光度的提高,小型鏡箱代替了早期笨重的相機,攝影工藝的簡化,使攝影具備了推廣普及的條件。辛亥革命后,在民主與科學的呼聲中,越來越多的中國新一代知識分子加入攝影愛好者的行列,攝影成為一項高雅的興趣而被文化界、知識界廣為接納,他們深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不僅對傳統(tǒng)藝術的意蘊、精神有著深刻的認識,又秉承著追求文人藝術的傳統(tǒng)追求,攝影就成了他們筆墨之外另一種抒情寫意的雅好。他們借鑒文人書畫的寫意手法,運用攝影來創(chuàng)造“中國畫意”的獨特韻味,走過了一條與攝影藝術在西方的早期發(fā)展相類似的仿畫派攝影之路,陳萬里就是這些先行先試的中國攝影藝術的拓荒者之一。①五四運動以后,攝影受到一大批文化藝術界人士空前絕后的關注,康有為作為中國近代杰出的思想家、學問家,1923年,他親筆為歐陽慧鏘著《攝影指南》一書題字、作序,并為這本書里的13幅攝影作品逐張寫了所謂“畫意”性評語?,F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最早提倡在中國的學校里實施西式的審美教育,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的口號,他在《對于教育方針之意見》及其他講演中,首先把美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提出德、智、體、美“ 四育”,并把攝影視為不可缺少的藝術項目,認為“攝影術本為科學上致用的工具,而取景傳神,參與美術家意匠者,乃與圖畫相等”??隙藬z影藝術及其審美價值。被魯迅先生稱之為《新青年》里的“一個戰(zhàn)士”、“文學革命陣營中的戰(zhàn)斗者”的作家、詩人、翻譯家劉半農先生還寫出了中國最早、最完整、最具有理論形態(tài)的攝影著作——《半農談影》。他還身體力行,創(chuàng)作了許多攝影作品。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魯迅在《論照相之類》、《從孩子的照相談起》中從照相的角度批判了愚昧落后的“國民性”。此外,國畫大師張大千、著名學問家胡適、杰出的畫家豐子愷、徐悲鴻、李樺、語言學家陳望道、紅學家俞平伯、出版家張元濟、歷史學家顧頡剛、經濟學家千家駒、作家周瘦鵑、祝秀俠、徐訐、教授馬宗融、廖壁光、洪毅然、學者徐蔚南、鄭午昌等,都很關心攝影藝術的發(fā)展,寫了重要的攝影理論文章。這些文化界、藝術界大專家、大學者的介入,給攝影注入了文化和藝術內涵,確立了攝影在藝術中的地位。詳細論述見2015年第1-2期本人發(fā)表于《中國藝術時空》的《“消遣”與“自我精神存在”——民國時期“美術攝影”民族風格的探索》。

        一、陳萬里與中國攝影史上四個“第一”

        陳萬里(1891—1969年)名鵬,江蘇省吳縣人,是中國早期攝影藝術的先驅。萬里是他的字,取“鵬程萬里”的意思,但他一向以字行。1917年,陳萬里畢業(yè)于北京國立醫(yī)學專門學校,②見《京師譯學館校友錄》(附民國7年國立北京大學職員履歷表)。先后在北京大學、廈門大學、浙江省民政廳第五科、浙江省衛(wèi)生處、江蘇省衛(wèi)生處、故宮博物院等處任職。他興趣廣泛,才華橫溢,葉圣陶先生對他的評論是:“陳萬里先生富于藝術天才,文藝、戲劇、繪畫、書法,他沒有一項不篤好,也沒有一項不竭思盡力去擘摩。”③《介紹〈大風集〉》,載《文學》1924年第143期。陳萬里大約從1918年開始鉆研攝影,從1919至1921年連續(xù)三年間,聯系同好在北京大學舉辦了三次攝影作品展覽,他是主要組織者之一。當時的北京大學在校長蔡元培實施美的教育的思想影響下,畫法研究會、書法研究會、音樂研究會、歌謠研究會、昆曲研究會等文藝研究小組紛紛成立并開展活動。④參閱陳萬里:《“五四”時期的攝影生活回憶》,載《大眾攝影》1959年第4期。在此影響下,1923年冬,陳萬里、黃振玉、吳輯熙等發(fā)起組織中國最早的攝影藝術團體——藝術寫真研究會,后改稱光社。陳萬里被稱為“光社四杰之一”。1924年夏,在北京光社第一次攝影展覽會上,他展出作品60余幅,得到社會好評,“屢屢感受好友的獎掖”,“好友們又慫恿我付印”,⑤陳萬里:《〈大風集〉自序》,京華印書局,民國十三年八月二十。承蒙王稼句、趙國忠先生提供。于是,他從中選出12幅制成珂羅版,出版了中國第一本攝影藝術作品專集《大風集》。國民政府南遷后,陳萬里也到浙江就職。1928年初,他與郎靜山、胡伯翔等在上海共同發(fā)起成立“ 中華攝影學社”(簡稱華社),并從這一年5月開始龍泉窯的田野調查。

        圖1 1930年,陳萬里赴歐洲考察醫(yī)政時拍攝于日內瓦

        圖2 上世紀60年代,陳萬里與二夫人吳定安、長子世昌、次子世得、三女兒陳嫻及兒媳、女婿,以及孫女等一家人在北京家中歡聚。孫輩們都親切地稱呼他“老阿爹”

        陳萬里在中國攝影史上占據了幾個“第一”:與同道一起組織了國內第一個攝影藝術團體——“藝術寫真研究會”(即“光社”,1923年);第一個出版?zhèn)€人攝影藝術作品集(《大風集》,1924年);第一個出版紀實攝影作品集(《民十三之故宮》,1928年);第一個舉辦個人攝影藝術作品展覽(1926年,上海);他在《大風集》的序言中提出了攝影藝術“不僅須有自我個性的表現,美術上的價值而已;最重要的,在能表示中國藝術的色彩,發(fā)揚中國藝術的特點”。可以稱得上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攝影藝術宣言,為中國攝影藝術創(chuàng)作方向定下了基調和范例,深刻地影響了后來中國攝影藝術的創(chuàng)作風格。

        圖3 《大風集》書影 承蒙趙國忠先生提供書影及作品翻拍

        二、《大風集》與民族攝影風格的確立

        《大風集》裝幀印刷都十分考究,布面精裝的16開精裝本,墨綠色的封面上燙銀“大風集”三字,由馬夷初題署,另標有“陳萬里攝影集作品之一”的字樣,右下方以白云、海鷗、浪花組成一框式裝飾畫。書中除自序外,還收入俞平伯題詞及錢稻孫、顧頡剛兩位大家的序。如果說1923年出版的《攝影指南》中張元濟的序和康有為的畫意點評為“美術攝影”的誕生制造一定的輿論準備,而《大風集》中收入的作品則為“美術攝影”的創(chuàng)作實踐提供了范例,從這十二幅作品中可以看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美學觀念對其攝影創(chuàng)作的影響,拍攝題材主要為風景或靜物,沒有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題材,畫面追求古典詩詞與繪畫的意境,并處理成朦朧寫意的效果,雖然不盡成熟,但在中國攝影藝術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圖4 陳萬里,《大風起兮》,1919-1924年

        圖5 陳萬里,《春意》, 1919-1924年

        對這十二幅作品錢稻孫有詳細的介紹并從傳統(tǒng)“詩情畫意”的角度出發(fā)所作的評語:

        “集中《大風起兮》很有日本版畫的濃淡趣味,有人看了要說照得不清楚底;可是誰能這樣清楚地、趣味深長地把北京底風塵照了出來呢?《上林春色》用清晰和模糊來分別賓主是攝影藝術底滋味。我稍嫌它篇幅矮了;能在短籬底上方多留些空白,左方籬中一柱高些,纏著些藤蔓,就很有中國趣味了?!兜詈蟆返灼鄡艉汀兜瓱熀蛰痘ㄇ铩返灼鄾觯槐怀?,兩相對照起來,格外有意思。這荻秋一幅,記得石光展覽會時所見是設色底,很可做婦人衣料底圖案。《群羊》是集中最藝術底一幅,柔和底色調,靄駘底空氣,真令人恍惚神往?!稐荚茪狻沸銤櫽性娙??!抖藤挥啊肺恢蒙{均無間然?!洞阂狻?使我醺醉于拂頰底和風?!短忑埶逻h望》 著實有青綠山水底滋味?!恶憬啊访钤谒骄€高低恰好,風帆底長短恰稱?!都澎o》本是枯寂底地方,可是照來決不枯寂,①《文學》1924年第143期中的《介紹〈大風集〉》也有這段文字,寫作:《寂靜》本是枯寂底地方,可是照來決不枯寂。陳萬里《大風集》中錢稻孫的序亦然。而《晨報副刊》第217期中的《陳萬里底〈大風集〉》,寫作:《寂靜》本是枯寂底地方,可是照來決不枯。后者應該是排版時遺漏了。確是華貴氣象底寂靜;畫能到這地步,已不多見了,何況不容改削底攝影!《松石小景》竟是倪云林底清疏。詩味雋永底攝影,中國底藝術的攝影,可以做這個集子底簡評吧。這是多么可貴可愛的一個集子呵!”②錢稻孫:《陳萬里底〈大風集〉》,載《晨報副刊》第217期,1924年9月30日。此文與收在陳萬里《大風集》前的序不同,文字形式是致孫伏園的信。這些評論的出發(fā)點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和古典詩詞的意境和韻味,側重畫面形式與意境的統(tǒng)一,以及東方文化中特有的意境美。

        作品集中收入的陳萬里的自序及另外三人的題詞和序,表現出了新文化運動中幾位文化前輩對這一新興藝術的熱忱,也從理論上預示了它的發(fā)展方向,對后來“美術攝影”的盛行影響深遠。

        在《大風集》自序中,陳萬里認為:“攝影離了機械的動作及技術上的經驗以外,對于取材、構圖、陰陽、向背種種方面都是重要的。”他在自己的摸索研究中,最早體悟到攝影的審美功能,提出了攝影“造美”的論點,即在“極不美的境界中”,發(fā)現并“照成它美”,③顧頡剛在《大風集》“序二”中引用的陳萬里的原話。把自然美創(chuàng)作成融入、表現攝影者個性的藝術美。陳萬里還提出了攝影藝術的個性化和民族化問題,其作品要“還出我的本色,使得他無愧為中國人的攝影集”,我們中國的攝影藝術,“不僅須有自我個性的表現,美術上的價值而已;最重要的,在能表示中國藝術的色彩,發(fā)揚中國藝術的特點”。這與“五四”的時代精神是一致的,表現出他的藝術探索精神和愛國精神,并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加以論證,創(chuàng)作出“詩味雋永底攝影,中國底藝術的攝影”。④引用前文錢稻孫對陳萬里作品的評論。從這些攝影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位攝影藝術的拓荒者善于從生活中發(fā)現美、捕捉美,“無論什么地方,總有照相的機會,不過大家不會取景容易忽略過?!淖詈玫恼掌?,如《淡煙寒日荻花秋》是在南下洼子照的,《大風起兮》是在順治門內大街照的,《寂靜》是在望海樓的院子里照的。這種照片的材料,別人最容易忽略過,而萬里的敏捷的心靈時時提醒他,使他會得把這種機會捉住”。⑤顧頡剛:《大風集》“序二”并且他注意畫面意境的營造,“蘊藉著一種曠遠高古的意味和文人儒雅的風采”。⑥王大莉:《陳萬里與〈民十三之故宮〉》,載《大眾攝影》2000年第2期。

        圖6 陳萬里,《仿倪云林松林小景》,1923年

        圖7 陳萬里,《群羊》,1919-1924年

        圖8 俞平伯為《大風集》題詞

        錢稻孫的序言雖然只有短短的四百多字,但借著對陳萬里的介紹,道出了作為藝術家的攝影家應該具備的藝術素養(yǎng)和美學修養(yǎng),“真正感激于自然美而不能自己地用種種方法來創(chuàng)作成表現個性的藝術美,是他的全生活”?!啊袝r作山水墨畫,也有時自見于舞臺,卻很少人知道他是藝術天才,有極豐富的藝術生活。現在這個集子的內容和這集子的裝幀意匠,可表現了他那藝術的美生活的一部?!闭怯捎陉惾f里的“多方面的藝術天才”和美學修養(yǎng),才使得他在“還只是極少數人知道藝術化它;一般人連賞鑒多(都)不知道”的時代,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為攝影藝術地位的確立做出了卓著的貢獻。

        顧頡剛的序言從陳萬里的至交的身份道出陳萬里的藝術創(chuàng)作道路:“他高興起來,可以獨自出行幾千里路,搜尋名勝?!彼吧朴谌【埃瑥乃拿艚莸男撵`里發(fā)抒出來,這是別人及不來的”?!盀榱溯o助照術的進步”,他“很勤勉的練習畫圖”,“室中到處都是畫冊畫卷,他的胸膈之間永遠飽飫著圖畫的趣味。在他的照片里,他所受的圖畫的陶冶很能做親切的表現”。后來,有人批評他的照片接近中國畫,“充滿著中國畫的神韻”,他又“從了西洋畫師學畫”,“在照相上受了光的訓練已深”,此后,他的照相幫助著圖畫,他的圖畫又幫助著照相,他的藝術的完成自然是更順利了。后來,他聯系同好成立“光社”,一起“切磋攻錯,夜以繼日,藝術的進步自然是更快了”。 作為摯友,顧頡剛為《大風集》的出版感到“無比的歡喜贊嘆,” 陳萬里的藝術創(chuàng)作的精神不頹廢、不玩世,也不是“到足以自娛的程度時,就算夠了”,他“自己總不滿足,在他的理想中,有更超遠的境界”,“這一集大都是風景片,將來要換一個方向了?!北憩F出了他在攝影藝術創(chuàng)作道路上的勇于探索、永不知足的精神。陳萬里具有“愛美與勇毅的兩種性情”“合一的才性”,“在感情上勇于求適,在理知上勇于求高,在極不枯燥的境界中表顯出極活動的心靈,成就許多偉大和優(yōu)美的作品”。實現他信奉的“從極不美的境界中照成它美”。①轉引自龍熹祖編著:《中國近代攝影藝術美學文選》,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

        俞平伯為《大風集》題詞中“以一心映現萬物,不以萬物役一心”道出了這一時期的文人攝影觀,即在山水之間抒發(fā)情感,寄托自己的心靈。而“攝影得以藝名于中土將由此始”,②全文為:“以一心映現萬物,不以萬物役一心;遂覺合不傷密,離不病疏。攝影得以藝名于中土,將由此始。萬里先生曰何如?題《大風集》首頁。俞平伯十三年八月。”則預示了中國民族風格攝影藝術的誕生。《大風集》印出后,葉圣陶在《文學》第143期上有一篇介紹,其中寫道:“他并不是只給死板的景物留下個跡象,乃是把景物的活潑的生命攝取出來,完成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雹坜D引自王稼句《攝影先輩陳萬里》,載《蘇州雜志》2001年第2期。這些新文化陣營的大家為陳萬里吶喊助威的同時,也為處于萌芽時期的攝影藝術爭得了一席之地??梢哉f,陳萬里的《大風集》的出版,標志著中國攝影從此與藝術聯姻,結束了攝影被稱為“夷術”、“方術”,稱攝影家為“術人”的時代,對中國早期攝影美學做出了突出貢獻。

        圖9 1928年上海開明書店出版的《民十三之故宮》,由名家錢君匋設計封面

        圖10 1928年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印行的《故宮圖錄》。朱傳榮提供

        三、《民十三之故宮》與攝影紀實性的探索

        1924年冬,馮玉祥發(fā)動“北京政變”,將遜帝溥儀逐出宮禁,陳萬里與當時北京大學的許多教職員一起參加了清室善后委員會,并擔任攝影任務,用相機記錄了溥儀隨從等人出宮、查封各宮殿前宮中的真實情景等許多珍貴的鏡頭,于1928年輯成《民十三之故宮》,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同年,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印行陳萬里編輯的《故宮圖錄》,收照片97幅,除了選用部分之前拍攝的查封前各宮殿真實情景照片外,還補充了故宮博物院開幕情景的照片,其中十之七八為陳萬里所攝,此外收錄了少量吳郁周、王梅莊、童韻笙等人的照片。這些照片是封建王朝徹底退出歷史舞臺的見證,他在《民十三之故宮》的《小言》中寫道:“廢帝溥儀出宮以后,我就跟著軍警政學各界辦理查封時所照的照片,由百余幅里面選出八十四幅,遂成就了這一小冊子。自信其中多少部分可以留作將來史料的地方?!闭f明了他已充分認識到攝影的紀實功能,有意識地利用攝影記錄重大歷史事件。

        他平實地記錄下紫禁城內的這場政治變故,神武門內接受檢查、準備出宮的太監(jiān)、隆宗門前收拾箱籠的宮內婆媽(女傭)、接受檢查的壽康宮宮女和忙碌查封宮殿的軍警人員等等。從女傭整理箱籠到接受檢查、乘坐汽車離去的整個過程都被記錄下來。陳萬里還注重拍攝細節(jié),結合文字說明加深報道的力度,例如《壽康宮之殘火》一幅,畫面是置于庭院中的冒煙火爐,說明寫道:“瑜、縉二太妃出宮后,委員會即將壽康官查封,自內室取出白泥爐,用庭間積雪壓了,余煙尚濃,攝此片時,距二太妃出宮僅十五分鐘。攝完泥爐粉碎矣。時民國十三年十一月廿一日?!遍喿x這些照片,如臨現場,親臨歷史現場。陳萬里沒有拍攝到溥儀及其妻妾出宮情景,但他拍攝了他們離去后的居所養(yǎng)心殿、儲秀宮的外景內景,如:他們的起居室、讀過的書、騎過的自行車、乘坐的轎子,一切都是奢華而凌亂。甚至將放置在儲秀宮炕幾上的半個蘋果也拍了下來,生動地反映了溥儀出宮的狼狽和慌亂。從中可以看出,陳萬里的拍攝是有意識地選擇了最能表現這一事件本質的內容。此外,這些照片中乾清宮、翊坤宮體和殿、儲秀宮內部陳列及細節(jié)等場景,成為故宮博物院恢復原貌、宮廷歷史陳列的主要依據。陳萬里后來對古陶瓷研究產生興趣,也許與他這一時期拍攝故宮收藏的瓷器等器物有關。

        圖11 查封乾清宮之封條

        圖12 瑜、縉二太妃箱件出神武門

        圖13 鹿仲麟司令及清室代表紹英、寶熙

        圖14 壽康宮宮女神武門受檢查之景

        如果說,《大風集》中的作品代表了陳萬里在攝影藝術性上的探索,則《民十三之故宮》和敦煌考古過程的拍攝則代表了陳萬里在攝影紀實性上的探索,這些說明了陳萬里對攝影藝術的特性有了很準確的把握。

        四、攝影藝術創(chuàng)作與田野調查相得益彰

        陳萬里出游時總是隨身帶著相機,一邊進行攝影藝術的探索,一邊用它記錄所見到的文物勝跡,把攝影應用于田野調查和考古研究。早在1922年,他和顧頡剛一起從北京回蘇州,在甪直拍攝了保圣寺的唐塑,當時佛像和塑壁尚未完全坍塌,顧頡剛著文呼吁保護這些珍貴文物,引起學術界的關注。而隨美國哈佛大學考察隊去敦煌考古以來,就一直保持這種拍攝傾向。從他在《閩南游記》中的《旅廈雜記》所記述就可見一斑:“攝影機會,凡在旅行時,余決不讓其放過,惟作畫頗少;此數月中堪以入目者,只有雨后等數幅。其時余居博學樓三層,北窗外有走廊,廊有石灰制欄桿,雨后欄影,屈曲現于走廊之鋪磚上,余即以此為畫輻中心,廊外南普陀山,蜿蜒向東,云氣郁蒸,似尚有雨意者,作為畫幅之背景。攝成后,以粗面Bromide紙放大,畫意較從前作品,略見渾厚。泉州任神父肖像,由120號軟片上放出,亦較從前所攝人像為有進步。此外十之八九,均系記載片,于兩次游泉州時所得為最多?!雹訇惾f里:《閩南游記》,上海開明書店1930年版。

        1925年,陳萬里隨美國哈佛大學考察隊去敦煌考古,2月16日從北京出發(fā),7月31日回到北京,歷時近半年,歸來后印行日記體游記——《西行日記》,于1926年7月由樸社出版發(fā)行?!段餍腥沼洝穬热葚S富,就如顧頡剛在序中所言:“集合考古學、民俗學、地理學、言語學等等材料于一書?!雹陬欘R剛:《西行日記》所作序言,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真實再現西北風物人情等社會生活狀態(tài),其內容涉及山西、陜西、甘肅等廣大地區(qū)。陳萬里雖然是習醫(yī)出身,但由于他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研究方面有著深厚造詣,又考察細致、觀察獨到、記述翔實,使得《西行日記》有著較高的史料價值,堪稱游記文獻的典范之作。書中“敦煌千佛洞三日間所得之印象”,記錄了大量洞窟題記,這些題記改正了以前史書記載的錯誤。得益于這次敦煌考古之行,為他日后將田野調查方法應用于古陶瓷研究奠定了基礎。葉圣陶介紹說:“除了考古方面,在這部日記里可以看見西北的社會、西北的民眾。陳先生是無處不留心觀察的,一種風俗,一句方言,一出戲文,一席閑談,他都看作寶貴的材料,珍重地收在他的日記里。”顧頡剛在“序三”中提到:“萬里此行,攝影極多,大約有三百幀以上,其中寫沙漠的曠遠、雕刻壁畫的精妍、物質生活的簡陋、都使我們沒有遠行的人仿佛身入其境。只因受制于經濟力,未能刊出,成為極大的遺憾。”③同上。陳萬里在日記中多次提到自己的拍攝,如3月24日在南石窟寺涇州,“余先就窟內各壁原狀,攝取十數片,……剝離后,余又一一為之攝影,藉資比較。東窟則湯姆生君繪畫、時達君攝影、翟蔭君記錄、石天生君測量”。④陳萬里《西行日記》,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42頁。3月24日從蒿店到楊家店途中,“翟蔭諸君以獵雉為樂,余則搜尋風景成我畫幅”。⑤同上,46頁。4月20日在月牙泉,“見有跳神者,縣長命在廣院中演之,余攝數片,是亦研究風俗者所宜注意者也”。⑥同上,81頁。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陳萬里的攝影不僅記錄了西北的異域人文風情,還成為科學考察的記錄工具。以游記的形式結合攝影圖片來介紹各地歷史文化和地方風土民情在近年的文化出版讀物中深受歡迎,遺憾的是,當初陳萬里的這三百多幅照片未能付印,如今這些照片又不知散落何處,否則,他又在國內開此先河。

        1926年夏,陳萬里“應廈門大學之聘,南下過滬,攜來杰作頗多”,8月19日至20日,在上海慕爾堂舉辦了個人攝影作品展覽,影展由上海美術??茖W?!疤祚R會”籌組,展品主要是參加敦煌考古過程中拍攝的古文物攝影專題、溥儀出宮時情形記錄,以及旅行中的風光攝影作品等約200幅,如大同云崗北魏石窟雕刻造像40多幅,甘肅敦煌千佛洞及安西佛峽壁畫10多幅,以及新鄭出土的古器,另外還有1924年遜帝“溥儀出宮后各種寫真八十余種及其他風景顏色照片等頗多,均為陳研究攝影結晶之作品”,①《考古物品展覽會記》,《申報》19206號,1926年8月20日?!安噬猩炙庫o物復寫及新奇之花卉十余幀”,②《過眼云煙錄熊夢》,《申報》19206號,1926年8月21日。這個影展被認為有“歷史與美術上的價值”。③見上?!秷D畫時報》316期,1926年8月29日。也是見諸文字記載的中國最早舉辦的個人攝影作品展覽。這些作品之前在蘇州青年會展出,陳萬里到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任職后,也在國學研究院的陳列室展示。④根據陳萬里在《閩南游記》中所收錄的《旅廈雜記》的記述:十五年八月三日始別京華, 南下就事。十八日自滬赴廈, 海行二日有半。因同行者有沈兼士、顧頡剛、黃振江、潘介泉四先生, 時聚甲板談笑,頗不寂寞。而余所不能去懷者, 為十九日開始之個人作品展覽會也。先是,余以歷年所攝者, 益以西北諸片, 陳列于蘇州青年會三日;既到滬, 江小鶼君慫恿余在上海開一次展覽會, 乃由小鶼假得慕爾堂為陳列會場, 日期定十九日, 而新寧啟行, 適在像。又陳萬里先生所藏大同云崗拓片、敦煌像片等。西則陳列各種古物,大都為河南洛陽一帶所出土者,約百數十件。余則有本校商科所藏古錢?!痹囊姟稄B大周刊》第159期,1926年10月16日。轉引自楊國楨:《20世紀20年代的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年5期。1928年元旦,又從中精選百余幅在杭州青年會展出。⑤見《杭州城市的形形色色》,《申報》第19694號,1928年1月9日

        圖15 1930年3月,上海開明書店出版的《閩南游記》。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資料室收藏。

        圖16 1926年,陳萬里在泉州靈山回教古墓拓碑。

        《西行日記》由于經費有限,許多精彩圖片未能編印其中,而受聘廈門大學期間,陳萬里在廈門、泉州、漳州等地尋幽訪古后,1930年3月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的《閩南游記》就在書中收入大量所攝圖片,全書插圖達48頁,接近全書的一半頁碼。《閩南游記》由陳萬里旅居廈門四個月間的三篇《泉州游記》和《漳州游記》、《旅廈雜記》共五篇組成。他三次游覽泉州,第一次從1926年11月3日至11月6日⑥根據汪毅夫先生在《魯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12期《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的幾個史實》一文中的考證,陳萬里第一次游覽泉州應該在1926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日記中可能誤把離開泉州之日作為到達泉州之日??疾扉_元寺、文廟城內、回教古墓古跡等,第二次從1926年12月15日至12月24日,考察戒壇、玄妙觀、洛陽橋、東禪寺、華表山摩尼教遺跡等,第三次從1927年1月16日至1月16日,主要是私家所藏的鑒賞和購求?!墩闹萦斡洝芬彩且匀沼涹w記述了參觀天主教會崇正書院和崇正女學的辦學,游覽白云山,考察浦南唐代古墓、開元寺遺址等處?!堵脧B雜記》則是他在廈大的生活工作點滴。筆者有幸在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資料室翻閱到《閩南游記》原版書,作者在游記中所提到的游歷和考察過的地方基本都有圖片,從游記中可以看出,十九日早晨, 遂以陳列展覽事完全托之小鶼。猶憶十八日晚, 與小鶼、介泉自大馬路北冰洋回到到新寧船時, 倉卒間以所有應行陳列各片,檢付小鶼,尚歷歷在目前也。后在廈校, 得小鶼來書告我展覽會盛況, 上海各報均欲刊載揄揚, 為之愧悚。國慶日,偉英、嫻兒、孟甥來廈, 即以此陳列于慕爾堂者, 復陳列于廈大國學研究院之陳列室, 一時參觀者紛至沓來, 自此遂有廈大攝影學會之發(fā)起。而廈門人士, 竟有約余在鼓浪嶼開一次展 覽會者, 終以僅居數月, 即離廈北來, 未能一踐宿諾, 至今耿耿。見陳萬里《閩南游記》第56頁,上海開明書店,1930年3月版?!秶鴮W研究院成立大會紀盛》中也提到國學研究院的陳列部展室?!瓣惲惺矣卸?,東則陳列周樹人教授所藏拓片,大多數為六朝隋唐造作者所拍攝的有些照片用于考古研究目的很明確,如泉州第一次游記中的民國15年11月3日的開元寺考察日記中寫到:開元寺東塔“底層有釋尊佛傳圖近四十幅,雕刻雖嫌簡略,余因其數量多,以為有攝影或椎拓之必要,可以與云崗棲霞各處佛傳圖作比較研究的”。

        圖17 陳萬里1943年在龍泉考察時所做的“村居日記”。朱傳榮提供

        圖18 陳萬里攝影作品,約1926-1930年,陳萬里孫女陳申收藏。由于陳萬里工作單位數次更換搬遷,以及抗戰(zhàn)期間的顛沛流離,他的攝影原作極為罕見

        圖19 陳萬里,《江山雪霽》,1930年。圖片來源于1937年1月的《美術生活》第34期

        陳萬里在《旅行雜志》上曾發(fā)表過多篇游記,如 《田盤紀游》 (1931年第5卷第6號)、《黃海之游》( 1934年第8卷第10號)、《山陰道上訪古續(xù)記》(1937年第11卷第9期)、《旅蜀紀游》(1945年第19卷第11期)、《浙東游記》(《上海時報》1928年7月16日)等。陳萬里雖非考古專業(yè)科班出身,但他的學術興趣一直在考古和風俗調查方面。隨同哈佛大學考古隊華爾納等前往敦煌考古近半年時間的耳濡目染,使他掌握了考古研究的基本方法。更由于他一貫治學嚴謹、觀察細致、記述日記翔實,養(yǎng)成了一個考古研究者必備的良好素質,而他在攝影、繪畫等多方面的造詣,又成為他進行田野調查、收集研究素材的極好的工具,從他在龍泉考察時所做的“村居日記”(1943年)看,正是能書、能畫、能攝等多種才能,異乎常人的悟性 ,以及記述詳盡的良好習慣,成就了他后來的陶瓷考古和研究事業(yè)。

        圖20 陳萬里做任何工作都秉承他一貫的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1945年,陳萬里任江蘇省衛(wèi)生處處長,圖為1948年印行的兩本工作總結。陳申收藏

        五、余論

        陳萬里同時是一位攝影活動家,在早期中國攝影界是一位領袖式的人物。從1919至1921年,他參與組織了北京大學的三次攝影藝術作品展。近代中國兩大攝影藝術團體——光社和華社他都是主要發(fā)起人之一,并以各種形式開展活動。1930年,屠哲隱出版?zhèn)€人攝影集《哲隱攝影集》,請陳萬里題字;1948年,郎靜山出版?zhèn)€人攝影集《靜山集錦》,請張大千、徐蔚南、陳萬里三位寫了序言 ,由此可見陳萬里在當時攝影界的地位。陳萬里以其攝影創(chuàng)作的業(yè)績和組織活動宣傳、普及攝影,推動了中國早期攝影藝術的發(fā)展。

        陳萬里各方面造詣都很深,著作豐碩。其中攝影專集除《大風集》(1924)、《民十三之故宮》(1928)外,還有《西陲壁畫集》(1928)、《越器圖錄》(1937)和《故宮圖錄》(1928)等;他還寫了數種游記著作和文章如《西行日記》(1926)、《閩南游記》(1931)等,并且都附有他的攝影作品,圖文并茂,很有特色。

        1928年5月,任浙江省民政廳第五科科長的陳萬里,假視察衛(wèi)生事務之機到龍泉考察青瓷,從此與中國古陶瓷研究結下了不解之緣。此后,他逐漸淡出攝影界活動,但是,攝影一直是他一生的愛好,也是他進行田野調查、收集研究素材的重要輔助工具。他將現代考古學的方法用在古陶瓷研究中,把田野窯址調查作為開展研究的基礎,為中國陶瓷研究開拓了新天地。為考察浙江龍泉青瓷,自1928年起他“八去龍泉,七訪紹興”,先后發(fā)現龍泉窯大窯遺址、上林湖越窯遺址,搜集了大量瓷片標本,進行排比研究,開辟了一條瓷器考古的新途徑。他進行了對越窯、龍泉窯等古窯址的調查,早期著有《龍泉青瓷之調查及研究》(1935)、《越器圖錄》(1937)、《瓷器與浙江》(1944)等,1950年起,作為陶瓷藝術專家,他在故宮博物院任陶瓷組的研究員,是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部首任主任、學術委員會委員。著有《中國青瓷史略》(1957)、《宋代北方民間瓷器》(1955)、《陶枕》(1954)、《陶俑》(1957)等書。發(fā)表了關于越窯﹑邢窯﹑定窯﹑鈞窯﹑汝窯﹑龍泉窯﹑磁州窯﹑山西琉璃﹑中國瓷器的外銷等數十篇論文。其中長篇論文《中國歷代燒制瓷器的成就與特點》對中國瓷器的工藝特點和藝術成就進行了系統(tǒng)的總結﹐實際是一部中國陶瓷史的提綱﹔《建國以來對于古窯址的調查》(1959)系統(tǒng)地公布了中國古窯址調查的成果﹐為全國各地文物考古工作者對古窯址的調查起了示范作用。陳萬里還主動將歷年收集的陶瓷捐獻給故宮博物院?!皬?954年到1959年,累計捐贈了150余件文物。其中陶瓷器136件(套),以六朝至唐宋時期的浙江越窯和宋元時期的龍泉窯青瓷為主。陶瓷器中被定為一級品的有8件,二級甲49件,二級79件?!?這批陶瓷從漢晉至唐宋,其中的精品青釉陶樓,是漢代永康二年(301年)的墓中文物;黃釉大陶盤和陶壺,是鮮見的漢晉六朝時期的精品。在我的采訪中,陳萬里孫女陳申說:“老阿爹這輩子除了捐獻出去的瓶瓶罐罐外,什么也沒留下?!?/p>

        圖21 1934年《黑白影集》中的陳萬里的著述廣告,待出版的一些著作中后來由于抗戰(zhàn)并未出版

        圖22 陳萬里送給孫女陳申的《中國青瓷史略》

        遺憾的是,“文革”期間,陳萬里成為江青直接分管的一個小組中的批斗對象,慘遭迫害,于1969年3月逝世,這位中國古陶瓷研究的泰斗過早地離去了。1980年8月13日,故宮博物院為他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追悼會。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為紀念這位瓷學巨擘,繼1997年出版 《陳萬里陶瓷考古文集》后,又于2008年出版《陳萬里陶瓷研究與鑒定》。2007年,為紀念陳萬里先生誕辰115周年,龍泉市委、市政府聯合故宮博物院在大窯村為陳萬里先生塑銅像、建紀念亭,并修復陳萬里故居,以示對陳萬里先生的紀念和尊崇。

        1. 陳萬里:《大風集》,京華印書局,民國十三年八月二十日。

        2. 《故宮圖錄》,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28年版。

        3. 《民十三之故宮》,上海開明書店1928年版。

        4. 許智方:《憶光社》,載《中國攝影》1957年第3期。

        5. 陳萬里:《“五四”時期的攝影生活回憶》,載《大眾攝影》1959年第4期。

        6. 陳萬里:《西行日記》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7. 陳萬里:《 閩南游記》 上海開明書店1930年版。

        8. 劉半農:《半農談影》2版,上海開明書店1928年版。

        9. 《北京光社年鑒》第一冊, 1927年版。

        10. 《北平光社年鑒》第二集,1928年版。

        11. 徐希景:《 “消遣”與“自我精神存在”——民國時期“美術攝影”民族風格的探索》,載《 中國藝術時空》,2015年1-2期。

        12. 徐希景:《陳萬里與中國攝影史上的四個第一》,載《中國攝影報》2011年11月月25日。

        13. 陳申、徐希景:《中國攝影藝術史》,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版。

        14. 王稼句:《看書瑣記》,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版。

        15. 龍熹祖:《中國近代攝影藝術美學文選》,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年版。

        16. 《中國攝影史料》1-6輯,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理論研究部編,1981-1983年。

        (作者為: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攝影史研究委員會委員、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猜你喜歡
        攝影藝術大風攝影
        第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入選名單
        中國攝影(2017年12期)2017-12-29 23:47:01
        第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福建入選作品
        大風吹(二)
        幼兒100(2017年31期)2017-11-27 02:37:46
        大風吹(一)
        幼兒100(2017年28期)2017-10-27 01:45:49
        論攝影藝術
        人小鬼大狄仁杰
        WZW—bewell攝影月賽
        旅游縱覽(2014年8期)2014-09-10 07:22:44
        最美的攝影
        焦點(2014年3期)2014-03-11 23:03:43
        《哇,好大風!》
        海峽影藝(2013年3期)2013-12-04 03:22:38
        林玲攝影藝術
        商務·旅游(2012年4期)2012-10-26 06:15:46
        国产精品人妻熟女男人的天堂| 国产亚洲一本大道中文在线| 亚洲午夜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一二三四2021精字窝| 美女视频黄的全免费视频网站 | 婷婷五月六月综合缴情| 性导航app精品视频|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一区| 男女裸体做爰视频高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大片免费看| 日本一级淫片免费啪啪| av网站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有限公司杨|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下载|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影院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乱人无码伦av在线a| 无码a∨高潮抽搐流白浆| 欧美激情国产亚州一区二区| 中文字日产幕码三区做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国产成人丝袜在线无码|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久久| 性高朝大尺度少妇大屁股|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国产| 国产美女高潮流的白浆久久| 日韩亚洲中文有码视频| 婷婷五月综合丁香在线| 91久久国产情侣真实对白| 在线观看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六月丁香久久| 熟女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放荡成熟人妻中文字幕| 欧美寡妇xxxx黑人猛交|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日本高清不卡二区三区|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