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琪/編譯
無人駕駛飛機帶來的隱私困擾
章琪/編譯
●無人駕駛飛機作為一種先進的機器,現(xiàn)在已經在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不過,它們對公民的隱私保護會造成什么影響,還是一個有待探究的問題。
最近幾年,無人駕駛飛機似乎無處不在,它們被用于追蹤野生動物,保護瀕危珍稀物種,發(fā)射地面飛彈,在熱帶雨林中尋找路線,收集地圖繪制材料,在比賽場上跟蹤運動員,實時轉播賽況。它們可以飛得高過院墻,跑到鄰居家那兒去,也可以像一架直升機一樣懸停在臥室的窗外不動。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已經研制出了不比一只墻上的蒼蠅大多少的小型無人飛行器,微型電池技術一旦得到保障了,做出更小的也只是時間問題。無人飛行器技術的前景美好,它對個人隱私帶來的威脅同樣也不能小看。幸運的是,也許現(xiàn)有的和即將出臺的法律法規(guī)將從無人飛行器那里為公民的隱私帶來一些保護。
我們將視線投到美國,最高法院已經做出過聲明,領空屬于公有物,任何一個人都有權利使用,同時又有一條法律規(guī)定人們有權利在任何公共空間自由拍攝照片、錄像。那么如果我們將這兩條信息結合起來,就可以得出一個匪夷所思的結果,一位公民可能因為被藏在庭院角落里的無人機拍到在自家院子里種植大麻而被起訴,而這項證據的獲得方式并沒有直接違犯法律,也就是說,這份證據完全有效,因為無人機只是在拍攝“公共場合”而已。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加利福尼亞州已經頒布了一條法律,其中提到“狗仔隊使用無人駕駛飛行器到拍攝對象的家中進行偷拍的行為是違犯法律的”,這看起來好像自相矛盾。
目前已經存在的法律當然已經對“偷窺湯姆”(傳說中因為偷看戈蒂娃夫人裸身騎行而爛掉雙眼的偷窺狂)的行為多有制止。爬到鄰居家的樹上,用雙筒望遠鏡偷看人家家的浴室這種事是違法的,那么以此類推,操控著一架無人飛行器停在鄰居家的樹上,對著同一扇浴室窗戶大拍特拍當然也是違法的。美國憲法第四次修訂版已經賦予了公民拒絕外部人員在沒有正當搜查證的情況下對自己家進行搜查的權利,而這條法律如果也適用于無人飛行器的話,那么人們就可以理直氣壯地拒絕一架無人機進到自己家里來搜查違禁物品。不過這項保護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得看這項法律的細則了。
美國航空管理局正在為無人駕駛飛行器量身定做一套新規(guī)則,這套規(guī)則將限定無人飛行器出現(xiàn)在空中的時間和空間,這在某種程度上對公民隱私的保護也起到了輔助性的作用。除了美國以外,還有許多其他的國家也在考慮,該如何在公民隱私權和行為自由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盡管被一架真人駕駛的飛機上下觀察個遍聽上去是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在人們所擔憂的隱私窺視者排行榜上,無人駕駛飛行器還是赫然排在了第一的位置,約翰·維拉森瑟如是說。這位供職于位于華盛頓特區(qū)布魯金斯學會的社會政策分析學家表示,會造成這種不信任的主要原因還是無人飛行器為隱私信息的收集提供了一個更加高效和簡單的方式?!盁o人飛行器對隱私問題的影響是個需要從長計議的問題,”維拉森瑟表示,“不過還存在著一些其他的隱私泄露方式,比如手機用戶的信息經過下載的應用軟件泄露出去等等,這些方式給我們保護隱私行動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而這些泄密技術——至少從我的角度來看——才是決策者真正需要花大力氣去關心的。”
[資料來源:Science][責任編輯:?;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