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霖
阿廬古洞是云南開發(fā)較早的一個溶洞,我20多年前就曾經(jīng)去過,后來看過了許多溶洞,總認(rèn)為大同小異,雖然后來我多次去瀘西,但再沒有進過這個洞。反而是瀘西的另一景城子村深深吸引了我,卻對瀘西的第一景,號稱“云南第一洞”的阿廬古洞漸漸淡忘了。
農(nóng)歷二月十九,是傳說中觀音菩薩的誕辰,有朋友邀請到瀘西去趕“觀音會”,據(jù)說在阿廬古洞里會產(chǎn)生佛光。原是不信的,這佛光只會出現(xiàn)在高山之巔,洞里黑不隆咚的,連光線都沒有,更何談佛光??戳诵┵Y料,說是2006年出現(xiàn)過一次,成千上萬的人看到,還拍了照片,也就將信將疑起來。再說瀘西“觀音會”也有著千百年的歷史,對這種悠久的民間活動我一貫是感興趣的,于是便成行。
瀘西距昆明不遠(yuǎn),沿著九(鄉(xiāng))石(林)阿(廬古洞)旅游專線公路,不過1個多小時就能到達(dá),沿途都是喀斯特高原景觀,石峰、石林、湖泊、村寨,總讓人覺得這是一個奇異的地方。離阿廬古洞還很遠(yuǎn),就已經(jīng)是人山人海,附近幾個縣的人們似乎都匯集到這里,街道、廣場上到處是各種攤點,吃的、玩的、賣東西的……琳瑯滿目,仿佛是一個大型的街子,再加上潮涌般的人流,把洞口擠得水泄不通。
瀘西“觀音會”相傳始于唐代,志書上有明確記載是明代,總之是很古老的一個節(jié)日。而阿廬古洞與其他溶洞最大的區(qū)別,我認(rèn)為就是在“古”字上面。阿廬古洞形成于2億年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演化出一個神奇的地下世界;早在南詔、大理國時期,滇東三十七部之一的阿廬部就居住在洞里,留下許多傳說和故事;到了明代,這里已成為一個著名的景點,舉辦一年一度的“觀音會”。宗教活動的同時,也成為人們游玩踏青,商貿(mào)交流的盛會。大旅行家徐霞客途經(jīng)瀘西的時候,曾經(jīng)兩次進洞探訪,“其中所入皆甚深,秉炬穿隘,屢起屢伏,乳柱紛錯,不可窮詰焉。”為阿廬古洞寫下了千古記載。瀘西是彝族的聚居縣,每年還要在阿廬古洞舉辦火把節(jié),展現(xiàn)靚麗的民族風(fēng)情。正因為“古”,阿廬古洞不僅有奇異的自然風(fēng)光,還承載了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使阿廬古洞成為瀘西的象征,成為云南最著名的風(fēng)景區(qū)之一。
盛大的“觀音會”要舉行5天,除了朝拜、游洞,還有斗牛比賽等活動。洞內(nèi)天然形成的彩云大廳是人們朝拜觀音的會場,相傳佛光就是在這里出現(xiàn),可能我們與佛無緣,沒能看到神奇的佛光,只好在云南最大的香爐里點上一柱香,就加入到人流中游洞去了。阿廬古洞的主體由瀘源洞、玉柱洞、玉筍河組成,全長3000余米,且分上中下三層,上為旱洞,下為水洞。洞內(nèi)的景色可以用四個字來描述,那就是“古、樸、絕、奇”,洞外有泉、洞中有洞、洞中有天、洞下有河,石筍、石柱、石幔、石簾、石瀑、石花千姿百態(tài)。洞中最為神奇的就是四大奇觀——古洞佛光、阿廬云海、地河幻景、天造神物。佛光難得一見,只能從照片上遐想一通;云海也是時有時無,從天窗里彌漫進來的云霧,把那些惟妙惟肖的鐘乳石營造成一個神話世界,仿佛這洞中真有神仙居住一般。后兩個奇觀倒是隨時可見,玉筍河從洞中緩緩流過,河水清冽,在彩燈照耀下迷離恍惚,不知流向何處?水下的彩燈飄曳著艷紅嫩綠,流動的光霧若云錦的斑斕,且籠罩著水底生長出的玲瓏石筍,極美麗。而碧玉洞中的巖壁上,與生命有關(guān)的三樣?xùn)|西,女性優(yōu)美的乳房和男性生殖器都均勻排列,惟妙惟肖?;鸸庠诙粗腥计?,原始的音樂響起,在這深邃的古洞里,我們似乎回到了遠(yuǎn)古的時代,圍繞著男女的生殖器,跳起古老的舞蹈。億萬年的古洞,人們發(fā)現(xiàn)了它,接著又在洞內(nèi)發(fā)現(xiàn)了天造的神物——生命的本源。裊裊的樂音仿佛是用石琴彈奏出來的,不是祭祀的鐘磬,不是創(chuàng)世的古歌,洞壁間回蕩的,是濃濃的人情的溫馨。
告別古洞,那些身穿彝族服裝的導(dǎo)游少女唱起阿廬古歌為我們送行,她們似乎是五彩斑斕的鐘乳石柱幻化而成的,兩億年前的歌聲在洞中回蕩。我突然知道了為什么這樣一個神奇美麗的溶洞會在我的記憶中淡去,那是20年前的我曾經(jīng)年輕,無法在一個深邃的洞中發(fā)現(xiàn)深邃的時光。阿廬古洞——因為古老所以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