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俠
摘要 從培育壯苗、配方施肥、精細整地、合理密植、適時移栽、田間管理、適時收獲等方面總結(jié)油菜育苗移栽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以為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油菜;育苗移栽;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 S565.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18-0040-01
油菜是我國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油菜全身都是寶,菜籽可榨油,菜籽餅是很好的綜合肥料。油菜的莖枝、果皮粉碎加工后是豬的良好飼料。油菜花多,花期長,是很好的蜜源作物。油菜的根部能分泌有機酸,使土壤中難溶解的磷變?yōu)樗傩粤譡1]。因此,油菜是用地與養(yǎng)地相結(jié)合的肥田作物。油菜不僅是一般作物的良好前茬,也是新墾地上的先鋒作物。以前油菜種植產(chǎn)量都很低,要想獲得高產(chǎn),就必須采取新技術(shù)。油菜育苗移栽是生產(chǎn)上一項重要增產(chǎn)措施,采用育苗移栽技術(shù)可以克服前后2種作物季節(jié)矛盾,有利于培育壯苗,使前后2種作物都能豐收。
1 培育壯苗
培育壯苗是育苗移栽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要使油菜達到冬壯,就要壯苗移栽。壯苗移栽后,換葉快,成活率高,生長健壯,產(chǎn)量高。
1.1 選擇優(yōu)良品種,適時播種
選擇適合當?shù)胤N植的品種,品種要具有抗寒、耐旱、抗病、抗倒、耐漬害的特性。選擇離移栽大田近的地塊建苗床,苗床要深耕細作,使土壤細碎平整,施足基肥,基肥宜淺不宜深[2]。苗床與大田比例以1∶5為好。適時播種是培育壯苗的重要因素,苗床播種期可比當?shù)赝贩N直播的早播7~8 d。要足墑播種,力爭苗齊、苗勻、苗壯。播種量苗床為7.5~9.0 kg/hm2。均勻撒播,播后覆土1 cm厚(蓋土可用草木灰、糠灰、細土),可以防旱保苗。播種時可隨籽粒撒尿素75 kg/hm2作種肥。
1.2 精細整地,培育壯苗
出苗后,幼苗長出1片真葉時,疏苗1次,剔除叢生苗。2~3片真葉時再間苗1次,去除小苗、超大苗、弱苗、病苗。每100 cm2留苗12~13株。3~5葉時追肥1次,以尿素為宜。為培育壯苗和防止高腳苗發(fā)生,在三葉期時葉面噴施烯效唑或多效唑溶液。若有蚜蟲和菜青蟲,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300 g/hm2和25%滅幼脲懸浮劑300~375 mL/hm2對水噴霧防治。隔10 d再噴1次,出苗后遇旱溝灌濕潤土壤。移栽前6~7 d施送嫁肥,可增強幼苗生活力,栽后恢復生長快。
2 配方施肥,精細整地
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翻耕整地做畦,施足基肥。一般施優(yōu)質(zhì)土雜肥22.5 t/hm2、45%(15-15-15)復合肥750 kg/hm2、硼砂7.5~15.0 kg/hm2。做畦時旱地一般畦寬2.0~2.5 m,稻田一般畦寬1.5~2.0 m,溝寬20~25 cm,溝深20~30 cm。田塊較大時要開中溝。
3 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移栽時期,以栽后平均溫度在5 ℃以上的天數(shù)40~45 d最好。苗齡在35~40 d時開始移栽。移栽密度要根據(jù)土壤肥力水平、移栽方式、茬口早晚來確定最佳密度,一般移栽12萬~15萬株/hm2。移栽前1 d,苗床先澆水潤土,便于起苗。移栽時要大小苗分類栽;或先栽大苗后栽小苗,起出的苗要當天栽完。移栽后隨即澆水,以利于發(fā)根,并及時施緩苗肥,施尿素75 kg/hm2。
4 田間管理
4.1 苗期管理
4.1.1 化學除草。根據(jù)田間草情草相進行化學除草。一般在油菜移栽前1~2 d用50%乙草胺乳油1 200~1 500 mL/hm2進行封閉。當雜草3~4葉時用5%高效蓋草靈乳油675~900 mL/hm2,或5%高特克懸浮劑450~600 mL/hm2對水450~675 kg/hm2噴霧防治。
4.1.2 肥水管理。越冬前干旱缺水,常使凍害加重,要以土壤保持最大持水量的70%~80%為宜。要澆壯根越冬水,可使幼苗健壯生長,增強抗寒抗凍能力。澆水時間應(yīng)掌握在土壤封凍前1個月[3]。澆后要淺鋤,松土保墑。
4.1.3 中耕培土。苗期中耕可消除雜草,提高地溫,防止水分蒸發(fā),促進根系發(fā)育。一般在緩苗后淺鋤1次。封行前深鋤1次。越冬水澆后結(jié)合中耕進行培土。培土要將土壅至幼苗基部高5.0~6.7 cm,使中心幾片葉能蓋住頂心,增強防寒作用,但不要埋住生長點。
4.2 春季管理
4.2.1 松土保墑。春季解凍后及時淺鋤、松土,提高地溫,促苗春發(fā)。對生長過旺的油菜可深鋤。
4.2.2 適時適量施肥。根據(jù)苗情、地力酌情追施返青肥或不施。但現(xiàn)蕾抽薹期的薹肥一定要施[4],要看天、看地、看苗施肥,施尿素75 kg/hm2左右、鉀肥75 kg/hm2左右。若基肥未施硼肥,可在抽薹前或初花期噴施0.1%~0.2%硼酸或硼砂溶液。
4.2.3 灌溉與排水。油菜抽薹前適宜的土壤相對濕度為70%~80%,抽薹開花期為70%~85%。因此,要及時做好旱灌澇排工作。終花以后,輕澆水1次,但宜早不宜晚,以免延遲成熟。
4.2.4 防治病蟲害。油菜春季蟲害有蚜蟲、潛葉蠅、油菜金花蟲等。其中以蚜蟲為主,多在開花結(jié)果期危害。若發(fā)現(xiàn)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300 g/hm2對水噴霧,隔7 d再噴霧1次進行防治。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菌核(下轉(zhuǎn)第43頁)
(上接第40頁)
病等。除了實行輪作、深翻土地、配方施肥、清溝排漬、摘除老黃葉等農(nóng)業(yè)防治外,可在初花期和盛花期,用40%禾枯靈750 g/hm2,或40%菌核凈1 500~3 000 g/hm2對水675 kg/hm2噴于植株下部莖葉,防治菌核病。結(jié)合防病作葉面噴肥,用磷酸二氫鉀3.0~4.5 kg/hm2、尿素7.5~15.0 kg/hm2對水600~750 kg/hm2噴霧,隨配隨用。
5 適時收獲
油菜成熟不一致,收獲過早上部角果不成熟,降低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收獲過晚,早熟的角果易裂開落粒,所以適時收獲最重要。以全株和全田70%~80%角果呈淡黃色時收獲最好??蛇x擇陰天或露水未干時進行收割。運到曬場上后,可堆放3~4 d進行后熟,再攤曬脫粒。
6 參考文獻
[1] 袁旭峰.油菜育苗移栽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8(23):216.
[2] 王輝.免耕直播油菜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福建農(nóng)業(yè)科技,2005(2):19-20.
[3] 陳明道,張家奇.油菜栽培技術(shù)[J].作物栽培,2000(2):130.
[4] 景軍勝,董振生.地膜油菜栽培技術(shù)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J].作物雜志,2004(1):40-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