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佳,張 倩
(1.武漢市城市防洪勘測設計院,湖北武漢 430014;2.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勘測規(guī)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湖北武漢 430010)
淺談拼裝式鋁合金防水墻試驗
劉佳佳1,張 倩2
(1.武漢市城市防洪勘測設計院,湖北武漢 430014;2.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勘測規(guī)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湖北武漢 430010)
介紹了拼裝式防水墻的拼裝原理、選材、試驗效果以及在國外運用情況和國內(nèi)對新技術的研究和關注。文章最后論述了拼裝式防水墻在城市河道防汛工程中的應用前景,有關經(jīng)驗可供相關專業(yè)人員參考。
拼裝式;鋁合金防水墻;試水試驗;應用前景
隨著國家經(jīng)濟建設的迅速發(fā)展,城市越來越重視生態(tài)建設,現(xiàn)代防洪工程的建設要在滿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既要符合城市發(fā)展規(guī)劃的需要,又要滿足親水性的要求,使人與自然能和諧相處。傳統(tǒng)的以填土筑堤和修建鋼筋混凝土防洪堤來提高防洪標準的結構形式,將河道與城市分隔,城市的土地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已逐漸滿足不了城市發(fā)展和市民親水性的需求。為此,對可根據(jù)需要隨時裝卸、操作便捷、安裝時間短的新型防洪設施—拼裝式鋁合金防水墻的拼裝形式、選材進行了研發(fā)和試驗。通過試驗,判別在擋水情況下,各型材變形及止水效果。
打破傳統(tǒng)的擋水形式,采用輕型拼裝結構,能在需要擋水時,只需采用人工操作情況下,方便、快捷拼裝完成擋水結構,并通過壓緊裝置,將止水膠條壓緊后,達到止水效果。
(1)鋁材選材
根據(jù)鋁合金材料力學性能,采用6061T6鋁合金材質(zhì)。6061-T6是6061合金的主要合金,是經(jīng)熱處理預拉伸工藝生產(chǎn)的高品質(zhì)鋁合金產(chǎn)品,其鎂、硅合金特性多,具有加工性能極佳、優(yōu)良的焊接特點及電鍍性、良好的抗腐蝕性、韌性高及加工后不變形、材料致密無缺陷及易于拋光、上色膜容易、氧化效果極佳等優(yōu)良特點。6061鋁合金廣泛應用于裝飾、包裝、建筑、運輸、電子、航空、航天、兵器等各行各業(yè)。
(2)止水膠條選材
止水膠條采用了三元乙丙橡膠。三元乙丙(EPDM)橡膠是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軛二烯烴的三元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膠擁有優(yōu)越的耐氧化性能、抗臭氧和抗侵蝕能力、耐老化性能、耐腐蝕性能、耐過熱水性能、在低溫下仍具有優(yōu)秀的彈性、耐候性。三元乙丙橡膠主要應用于汽車密封條、船舶密封條、列車密封條、集裝箱密封條。
(3)緊固件選材
所有螺栓及其它配件采用304不銹鋼件。
(4)支撐件選材
需要斜撐結構時,斜撐及橫撐等采用304不銹鋼件。
本次試驗共試水7次,試驗共2跨,每跨寬2 m,高2 m,鋁材模具數(shù)量2套,膠條模具數(shù)量11套。
(1)鋁合金型材確定
試驗立柱及擋板材料采用6061-T6鋁合金型材,首次型材標準按GB/T14846-2008國家標準高精度進行制作,產(chǎn)品出廠后,進行檢驗,精度滿足不了試驗要求,進行二次型材制作,精度要求達到GB/T14846-2008國家標準超高精度,能滿足試驗要求。立柱定型型材尺寸為180 mm×180 mm;擋板定型型材尺寸為60 cm×200 cm,壁厚6 mm,中部設加強筋。單根高度2.3 m的立柱總重109 kg,單塊2 m長的擋板總重21.7 kg,見圖1、圖2。
圖1 立柱結構
圖2 擋板結構
圖3 最下端首層擋板底部膠條
(2)試水試驗
首先對立柱進行安裝,通過螺栓對底座基礎進行固定,然后進入擋板拼裝,最后在上部利用壓板對擋板進行壓緊,并注水試驗。通過試水試驗,底部橫檔、基座接口處、立柱側邊、擋板與擋板之間均出現(xiàn)漏水,采用的型材和止水膠條均需改進,見圖3、圖4。
圖4 擋板間膠條
(3)第二次試水試驗
根據(jù)前期試水試驗,本次對底部采用原子灰找平,然后進入擋板拼裝,并在擋板上部兩側貼3M膠條,最后在上部利用壓板對擋板進行壓緊,并注水試驗。水位達到0.25 m高度時,底角有水流出后迅速滲水,為求證其它可能存在問題,繼續(xù)注水加高進行試驗,直至1.35 m高度。隨著注水量增加,立柱柱腳迅速滲水,出水量較大,見圖5、圖6。
圖5 柱腳試水現(xiàn)狀
圖6 擋板試水現(xiàn)狀
(4)第三次試水試驗
本次試驗在前期基礎上,將擋板膠條改為端部伸出羊角,拼裝后進行注水試驗,注水高度約1.35 m。注水后,還是存在擋板層間滲水、立柱腳部滲水以及最下層擋板底部直接安裝羊角膠條,效果較之前好,但仍舊滲水。通過分析,建議后期增加擋板層數(shù)以增強擋板頂部壓力;考慮施工現(xiàn)場的條件,改進底部膠條形式,以應對結構面不平的狀況;由于立柱腳部止水一直存在滲水的問題,故設想將豎向膠條沉入底面結構內(nèi),讓擋板及擋板膠條直接與豎向膠條碰接,尋求能否解決此問題。
(5)第四次試水試驗
通過底部膠條改進,增加厚度計齒條,以便應對底部結構面不平的狀況,由于原豎向膠條太厚,安裝困難,將豎向膠條改薄后安裝,并進行試水試驗。注水至0.1 m時,底部膠條就滲水,水位繼續(xù)加高,最終底部膠條在擋板和水壓力下扭曲變形,喪失止水作用。個別擋板層間滲水,水從擋板層的中部滲出,說明擋板層間的膠條并沒有完全壓緊變形,導致水從羊角與膠條底部橢圓面間的間隙溢出。
(6)第五次試水試驗
擋板層間膠條將原實心羊角改為中空形式,并增加高度以提高彈性變形。由于立柱空腔進水,立柱膠條上齒條過多,對止水沒有起到作用,因此,將立柱豎向膠條改為空心平面增強止水。改進后拼裝注水,立柱膠條受壓變形,擋板層間滲水情況沒有明顯改觀,說明膠條在某些位置變形量不夠,或者沒有變形。拆卸后,發(fā)現(xiàn)立柱膠條在擋板向下安裝的過程中局部方向反向變形,影響止水效果。
(7)第六次試水試驗
擋板層間膠條羊角改為實心,羊角厚度增加,為增強立柱膠條的潤滑,采用潤滑油進行潤滑試驗。擋板在安裝過程中,可以看到立柱膠條已經(jīng)擠壓變形,水位到0.8 m之前,完全無滲水,水位高于0.8 m時,逐漸滲水,但通過調(diào)整增大頂部壓桿壓力,可以繼續(xù)止水。水位達到1.81 m時,除最下端擋板層底部膠條由于在不斷的壓力下,向內(nèi)收縮,導致局部滲水,其它部位無滲水現(xiàn)象,止水效果較好,還是存在底部止水效果差,以及潤滑劑效果不好,安裝困難,見圖7。
圖7 第六次試水試驗
(8)第七次試水試驗
更換底部膠條,提高止水效果,更換潤滑劑以及更改頂部壓桿結構,降低側摩擦力及增加壓緊效果。通過改進,注水高度達到1.83m后,除極個別滲漏點,呈緩慢淚珠狀,其它部位均無滲水,試驗成功。
通過試驗,拼裝結構的加工工藝、整體穩(wěn)定、細部止水及各部件結合處理均達到防水要求。并且在試驗過程中不斷改進,降低擋板層間膠條與立柱豎向膠條粘合出現(xiàn)滲水間隙的風險,針對立柱底部止水結構分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結合國內(nèi)鋁材加工工藝,從安全角度考慮,本次試驗結構型材壁厚較厚,可以在后期研發(fā)中,根據(jù)不同工況,適當調(diào)整型材結構尺寸,以達到最安全、經(jīng)濟擋水效果。
鋁合金防汛墻在歐洲使用較多,在捷克、奧地利、德國、斯洛伐克、荷蘭等國家都有廣泛使用,見圖8。據(jù)德國媒體報道,移動防洪擋板最早于1984年被科隆市購買并投入使用,總長度超過10 km。自1997年開始,捷克首都布拉格市實施防洪系統(tǒng)建設,項目主要措施是建設一個能夠承受3 700 m3/s的洪水并且留有40~60 cm超高的堤壩。在2002年洪災之后,又加高30 cm,承受洪水能力達到5 000 m3/s。
圖8 2013年奧地利北部小鎮(zhèn)Grein使用裝配式鋁合金防洪墻阻擋多瑙河洪水
一般城市河道洪水期歷時較短,為保證防洪安全,傳統(tǒng)堤防大多為永久性防洪擋水結構,將河道與城市隔裂開,單調(diào)高聳的堤防阻礙市民觀江,造成市民臨水不見水。隨著城市發(fā)展,市民對觀江親水需求強烈,傳統(tǒng)堤防形式己不能滿足城市發(fā)展的要求。國外已將城市防洪設計作為一門新興的水利學科進行研究,其中涉及到水力學、水生態(tài)學、景觀設計、美學、環(huán)境心里學等諸多學科。在此方面,我國的起步較晚,但隨著發(fā)展的需要,也已迫切需要進一步深化研究。通過試驗,拼裝式鋁合金防水墻既能確保防洪安全又能滿足城市環(huán)境景觀需求,將在今后城市防洪和沿江景觀帶工程建設中得到廣泛的使用。
TV41
B
1009-7716(2015)11-0111-03
2015-07-13
劉佳佳(1981-),男,湖北武漢人,工程師,從事水利工程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