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王偉燦 通訊員 趙先鋒
闖進大山尋寶藏
——河南省煤田地質局二隊四川省北川縣三金屬礦項目勘查紀實
◎特約記者 王偉燦 通訊員 趙先鋒
尖尖山東金礦普查項目,回龍溝金及多金屬礦普查項目,擂鼓印寶山鉛鋅多金屬礦預查項目,均位于四川省北川縣境內,是河南省煤田地質局二隊獲得的探礦權項目。這里山高林密、天氣多變、巖石松軟、平均海拔2000多米。2012年10月,該隊礦產勘察與環(huán)境治理研究院的6名地質隊員,開始了歷時3年的艱苦奮戰(zhàn)。
2010年,二隊在四川省北川縣共取得四個探礦權,先期進行作業(yè)的北川縣尖尖山東金礦普查項目、北川縣禹里鄉(xiāng)回龍溝金及多金屬礦普查項目和北川縣擂鼓印寶山鉛鋅多金屬礦預查項目作業(yè)區(qū),山高林密,地勢陡峭,平均海拔都在2000多米,而且地層大部分屬于弱變質巖,硬度小,表面光滑,容易滑坡。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條件下,2012年的仲秋,二隊6名勘查隊員在片口鄉(xiāng)駐扎下來。
次日,當項目組的同志們乘坐越野車來到尖尖山施工區(qū)域時,這樣的景象映入眼簾:尖尖山高聳入云,山上林木密密麻麻,厚厚的植被深的地方有一兩米,一團團霧氣在山間升騰著……這種環(huán)境似乎在考驗著隊員們的意志。項目負責人高永彬鼓勵大家說:“這里的施工環(huán)境大家都看到了,但是隊領導既然把任務交給我們了,我們就得想法克服困難,爭取早日完成勘查任務?!?/p>
在作業(yè)區(qū),上山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爬”。 大伙兒背著地質隊員的三件寶:羅盤、照相機、GPS定位儀,貓著腰,仰著頭,一只手拿著棍子,吃力地向山上爬著,同時手中的棍子不停地撥開林中荊棘……
為了確保填圖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剛開始,隊員們用GPS結合衛(wèi)片在地形圖上布置了間距150~200米的填圖路線,每平方公里設置了6條勘查線路,每條線路直線距離在五六公里。由于施工區(qū)域內地形地貌復雜,往往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情況,于是只能邊勘查邊調整勘查線路,這樣一來,大伙的工作量無疑就大大增加了。填圖過程中,隊員們各司其職,相互配合。有的野外定點,識別地層構造;有的追索礦化線索,刻槽取樣;有的繪制素描圖,記錄數(shù)據(jù),并不時用設備進行定位,為巖石照相,采集礦石數(shù)據(jù)、標本。
▲地質隊員進行地層剖面測量
▲地質隊員用羅盤量取地層產狀
剛開始作業(yè),上山不用跑那么遠,隨著項目的步步推進,隊員們每天走的路程不斷增加。“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有的作業(yè)區(qū)山體被削成了峭壁,抬眼望,山頂是大霧密布;
低頭看,是百丈深淵。只有從這里走過,才知道什么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什么是如履薄冰。有的作業(yè)區(qū)路面上滿是爛泥,空中不時滾落飛石。然而對于二隊勘查人員來說,走這條“天路”已成為家常便飯。
其實,這還算好的,難的就是樣品采集不合格重新再來。山上采集巖礦測試樣品分為兩大類:巖礦分析樣品和化探分析樣品。其中水系樣品化驗時需要曬干,篩選成60目(重量大于150克)的標準才能進行化驗。如果水系樣采得不好,達不到要求,需要重采。有一次,需要重新采集合格樣品,大伙兒再次來到山上時,已是氣喘吁吁,大汗淋漓??蛇@次并不幸運,天氣突變,呼嘯的山風、狂舞的雪花、滿布群峰的大霧,泥濘濕滑的道路結上了冰,即使如此依然沒有嚇倒二隊項目組的地質隊員,他們只能小心地開始采樣了……
采訪中,司冬冬還告訴記者一件有驚無險的事情。有一次,喬西鼎在采集樣品時,叮叮當當聲驚動了在草叢中睡覺的一群小野豬,可能是打擾了它們的美夢,一頭小野豬突然發(fā)起了進攻,狠狠地向小喬拱來,猝不及防的小喬一下子被撞到了樹上,頭上被撞出了一個大疙瘩,褲子也破了。正當野豬再次發(fā)起進攻時,聞訊趕來的同事們拿著手中的樹枝救下小喬……
上山容易下山難,收隊下山也并不那么容易。山里溝壑縱橫,返回途中,有時走著走著就遇到懸崖,有時走著走著方向就錯了。有一次,禹志加、張文博、范成龍、喬西鼎一塊兒收隊返回時,迷路了,拿出定位儀在山林中也沒找到方向。無奈,他們只好繼續(xù)向前走,企圖找到回家的路途,就這樣在山上走啊走啊,每個人身上背著約有15公斤的工具和巖石樣品,兩腿像是灌滿鉛,每邁一步都很艱難。在山上走了兩三個小時,終于見到了當?shù)匾晃淮迕??!耙皇悄俏淮迕癜盐覀冾I出去,還真不知道摸到什么時候呀!”說起那次迷路,禹志加一臉的苦笑。
南方蛇、蟲較多,在這樣惡劣的施工環(huán)境里,險象時常發(fā)生。有一次,范成龍和同事們在山上的密林里作業(yè),正一步一步向前探路,一條小臂粗、背上兩條紅紋、三角頭的黑色大蛇陡然出現(xiàn)在眼前,差點就踩上去。范成龍“啊”的一聲本能地向后跳了半步,驚出一身冷汗,嚇得兩腿打哆嗦。遠處的同事們聞訊后匆匆趕了過來,手持棍棒把那條蛇趕跑了。
為避開雨季,減少夏天大雨給隊員們帶來的傷害,一般他們都會選擇在國慶節(jié)之后進駐工地。雖然少了雨季的侵擾,卻有想不到的煩惱?!懊磕?0月份剛進駐工地時,天氣特別潮濕,每次上山的時候都是大汗淋漓,衣服被汗水浸透,爬到山上寒風刺骨,大伙兒凍得渾身發(fā)抖。到了冬季,連隨身帶的饅頭也變得硬邦邦的,咬都咬不動,只好用軍用水壺燒點開水泡泡吃?!标爢T司冬冬這樣描述生活的艱辛。
夕陽悄悄地躲到了大山的背后,隊員們也該下山了,每天回到項目部差不多都是晚上8點多。盡管香香的晚餐已經擺在飯桌上,可累得精疲力盡的同志們,卻沒有一點兒食欲,總是先躺在床上休息一會兒再吃飯。吃完飯,大伙兒并不能躺在床上休息,而是又要伏案整理白天采集的數(shù)據(jù)……
歷經近3年的奮戰(zhàn),2015年5月,三個礦產勘查項目宣告完成,發(fā)現(xiàn)了含鉛鋅蝕變破碎帶2條,經綜合分析,有進一步開展工作的價值。記者在發(fā)稿時獲悉,該區(qū)域的四川省北川縣擂鼓天麻山鉛鋅多金屬礦普查項目成功獲批立項,目前正在進行普查設計。正是這樣一支敢打硬戰(zhàn)、能打硬仗的鐵軍,在道路艱險、作業(yè)困難、各種險境隨時出現(xiàn)的情況下,始終以高昂的斗志和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奮戰(zhàn)在最前線,在川羌大地鑄造出煤田地質人精神的豐碑。
(作者單位:河南省煤田地質局二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