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林 夕
大連,再不浪漫就老了
文_林 夕
一位朋友來大連旅游,游覽之后由衷贊嘆:“大連太美了,滿眼都是綠地,廣場和歐式建筑隨處可見,感覺好像到了國外!”
這句感言幾乎是一個范本,來大連的外地朋友,都會有同樣的感慨。甚至外國友人也是如此,他們評價大連是一座充滿浪漫情調(diào)、具有歐式風格的花園城市。
歐式風格已經(jīng)成了大連的標志,而這種風格是100多年前的沙俄設計師規(guī)劃的。
一
1897年,三個熱愛歐洲文化的俄國青年來到遼東半島最南端,想在這里建立一個以廣場為中心、向四面八方輻射的港口城市,沙皇給它起名為“達里尼”,意思是“遙遠的城市”。他們要把這里建成遠東地區(qū)最大的自由港,以實現(xiàn)沙俄對外擴張、掠奪財富的野心。8年后,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日本打敗沙俄占領此地,隨后開始了長達40年的殖民統(tǒng)治,并將其改名為“大連”。
雖然沙俄統(tǒng)治時間只有8年,卻給大連植入了西方文化的基因。他們興建港口和碼頭,吸收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先進思想和理念,以英國倫敦和法國巴黎為范本,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建起一座具有歐式風格的花園城市。
1905年,日本侵略者占領大連。他們雖然在戰(zhàn)場上打敗了沙俄,但對沙俄的城市規(guī)劃和設計理念十分認可,采用“拿來主義”,保留歐式風格,對早期的廣場進行修繕,又新建了銀行、旅館、醫(yī)院、辦公樓,采用對稱和向心布局,使其與周圍的廣場、道路遙相呼應,形成與外部空間和諧統(tǒng)一、優(yōu)雅美觀的歐式風格。
這似乎有些不可思議,因為殖民者總是把自己國家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帶進來,而日本侵略者只把“日式風格”用在學校和居民生活區(qū),在這里方能感受到日本文化,比如櫻花、榻榻米……究其原因,可能是出于他們的實用主義吧。畢竟,對于一座城市來說,繼承和發(fā)展比摧毀后重建要容易得多。他們要保存實力,以便完成對外侵略和擴張的計劃。
歐式風格最終被保留了下來,成為大連的城市特色。
二
1945年,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大連結束了長達48年被殖民的屈辱歷史。
對于這段歷史,大連人的感情是復雜的。他們痛恨殖民者曾經(jīng)無情地蹂躪這座城市,踐踏中國人的尊嚴,但客觀來講,殖民者也帶來了西方文明和異國文化,使得大連較內(nèi)陸城市更早地接觸到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教育理念以及生活方式。如今,殖民者的背影已遠去,但他們在漫長歲月中留下的痕跡卻不是一夜之間能抹掉的。
大連人直面歷史,表現(xiàn)出了應有的理智,采取了極為開明的做法,他們沒有“砸碎一個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而是完好地保留了那些歐式建筑、廣場和綠地,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擴建,讓城市的歐式味道更足。
20世紀90年代,大連以其獨特的發(fā)展姿態(tài),在中國城市發(fā)展史上書寫了絢麗的篇章。僅僅10年時間,大連便從一個以輕工業(yè)為主的中型城市,發(fā)展成為令中國乃至世界矚目的大都市。
大連人很早就意識到城市環(huán)境的重要性,不惜投入巨資裝點自己的城市。如果用顏色來描述城市,大連是“自然藍、人工綠”。藍色的大海是上帝之手的杰作,而滿城的綠地則是大連人繪制的作品。在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城市中心地段可謂寸土寸金,但大連人卻把黃金地段用來種植樹木、草坪,興建公園、廣場。
大連的廣場很多,大大小小有70多個,風格迥異,有的古樸,有的雅致,有的嫵媚,有的雄渾……最耀眼的當屬占地面積176萬平方米的星海廣場,這是大連人填海造地建成的,是亞洲最大的城市廣場。如此宏大的廣場,卻并不給人以莊嚴之感,而是閑適、安逸、淡雅,這不正是古老歐洲的韻味嗎?這才是真正的奢華,高貴的浪漫!
三
大連不僅城市美,人也“姿勢”。
大連人說“姿勢”,是形容一個人不僅容貌漂亮,而且氣質不凡,用現(xiàn)在的流行語說就是“有范兒”。比如,街上走來一位氣質美女,大連人就會說:“看人家長得真姿勢?!?/p>
大連話極富特色,不過作為方言,大連話的妙處在于“說”,而不是“寫”,所以不管大連的作家、學者有多大本事,也無法妙筆生花,要想體會其中的奧妙,最佳方式是借助“有聲讀物”。大連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已著手做這方面的工作,通過市民報名、專家選拔的方式,選出代表,把他們說的地道的大連話,通過錄音、錄像等方式收集起來,建立大連話有聲數(shù)據(jù)庫。感興趣的讀者可以上網(wǎng)去搜大連話版的《再別康橋》和《雙截棍》聽聽,保證令人捧腹!
和所有方言一樣,大連話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可謂“一口大連話,半部移民史”。大連早年的居民多是從山東闖關東來的,他們的山東話與大連本地方言相融合,形成帶有“海蠣子味”的大連話。大連人自豪感超強,他們就覺得大連話是世界上最優(yōu)美的語言,連上“非誠勿擾”相親都要說。我要是當著他們的面說大連話不好,他們會不客氣地沖我說一句:“我砸你!”
四
大連以其時尚優(yōu)美的城市環(huán)境、古典優(yōu)雅的歐式建筑聞名,被定義為浪漫之都。但是在我看來,大連人并不浪漫。英國作家王爾德說:“浪漫的精髓就在于它充滿種種可能?!倍诖筮B人眼里,最適宜的生活方式只有一種—生活在大連。
大連人戀鄉(xiāng)情結重,不愿去外地打拼。當然,這是相對的,當年大連人的先輩能從山東闖到大連,自然有一定的膽量。話說當年闖關東的人們來到大連,兵分兩路:膽小的感覺大連挺好,留下不走了;膽大的繼續(xù)北上,一路闖到沈陽、長春、哈爾濱。改革開放后,大連迎來新的移民潮,來大連闖蕩的以東北人居多,膽子比較小的,到大連就留下不走了;膽子大的直奔北上廣,甚至走出國門。
當然,戀家不一定是缺點,因為從另一個方面,也可以說大連人安逸、從容、自信。說出來不難理解:大連這么好,誰還出去闖??!
如此看來,大連人的生活質感倒是很接近歐洲,安逸、享樂、恬靜、從容,但古老的歐洲是經(jīng)過漫長的發(fā)展,穿過歲月之河才走到今天的,而大連建市才100多年,對一個城市來說,實在是太年輕了!年輕意味著種種可能,意味著浪漫和夢想。而今日的大連,安逸有余,浪漫不足。雖然年青一代已經(jīng)不像父輩們那樣眷戀故鄉(xiāng),愿意背起行囊去異國他鄉(xiāng),但相比闖關東的祖輩們,還遠遠不夠;相比年輕時的歐洲,還遠遠不夠。
大連,再不浪漫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