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娜茹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六味地黃丸及衍生方的臨床應用
鄭娜茹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地黃丸源自《小兒藥證直決》,由《金匱要略》中腎氣丸衍化而來.它由茯苓、澤瀉、山藥、丹皮、山茱萸及熟地味中藥有機組成,因此又名六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配伍得當、組方嚴謹、療效確切,是補腎滋陰的經典名方.經歷代醫(yī)家不斷探索,反復實踐,在地黃丸的基礎上,衍生出許多新方劑,如麥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歸芍地黃丸、明目地黃丸等,其功效各不相同.
六味地黃丸;衍生方;應用
六味地黃丸是滋陰補腎的名方.麥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等是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衍生的經典方藥,然而其功效與地黃丸大相徑庭.分析藥物組方、功效及應用,對臨床合理用藥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六味地黃丸及衍生方的功能、組成及應用,報道如下.
分析6種地黃丸組方、功效及主治功能,見表1.
表1 6種地黃丸組方、功效及主治功能
2.1 六味地黃丸 地黃丸源自《小兒藥證直決》,原應用于小兒“五遲”的治療,即語遲、發(fā)遲、行遲、立遲及齒遲.此方六藥合用、組方嚴謹、三瀉三補、配伍得當,以補為主、寓瀉于補,擅瀉濕濁虛火、補腎陰,多用于治療慢性疾病引起的肝腎不足、腎陰虧虛之證.六味地黃丸主要應用于以下幾方面:①腎陰虧損.李保院等[1]研究發(fā)現,地黃丸對肝陽上亢、肝腎陰虛所引發(fā)的夜尿增多、腰膝酸軟、頭痛頭暈及面色萎黃具有較好療效.此外,相關研究表明,地黃丸對圍絕經期綜合征、遺尿、耳鳴目眩等均具一定療效[2].②消渴.六味地黃丸對緩解2型糖尿病患者口渴多飲、形體消瘦、陰虛燥熱及尿頻量多等癥狀均具較好療效.③遺精及其他應用.腎精不藏、房事勞損、先天不足等原因引起的頭暈目眩、耳鳴遺精及腰膝酸軟,均可采用地黃丸治療.近些年來,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地黃丸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經臨床證實,六味地黃丸對復發(fā)性口瘡(女性)、過敏性鼻炎、黃褐斑、斑禿及痤瘡等均具一定療效.
2.2 知柏地黃丸 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添加黃柏、知母,即為知柏地黃丸.黃柏堅真陰、泄虛火;知母滋腎陰、清虛熱;二者合用強化了地黃丸滋陰補腎的功效,具體應用于以下幾方面:①陰虛火旺.知柏地黃丸適用于耗傷陰液、熱病日久或先天性陰液虧虛患者,可有效緩解患者小便短赤、咽干盜汗、發(fā)熱消瘦、五心煩熱等臨床癥狀.②慢喉痹.慢喉痹屬西醫(yī)咽炎范疇,它具有癥狀頑固、病程遷延、久治不愈等特點,是咽喉科常見疾?。肀远嘁驘醾蛞夯蛩伢w陰虛、虛火上炎所致,知柏地黃丸對其具有較好療效.③遺精、耳鳴.因腎陰虧虛、房事不節(jié)等可引起遺精、耳鳴、頭暈等癥狀,可采用知柏地黃丸進行治療.
2.3 麥味地黃丸 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添加麥冬、五味子,即為麥味地黃丸.五味子斂肺、生津、益氣、止汗,麥冬潤肺、養(yǎng)陰、生津,此方加強了地黃丸的斂肺、澀精、納腎、益氣、生津之效.臨床上,麥味地黃丸多用于肺癆及消渴等疾病的治療.
2.4 歸芍地黃丸 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添加當歸、白芍,即為歸芍地黃丸.當歸具調經活血、養(yǎng)血補血之功效;白芍具平抑肝陽、養(yǎng)血斂陰之功效;添加當歸、白芍,可增強地黃丸柔肝養(yǎng)血的作用,對崩漏、血虛頭暈具有較好功效.具體應用于以下幾方面:①耳聾、目眩、耳鳴.歸芍地黃丸可應用于因精血虧損、肝腎不足引起的午后潮熱、乏力、耳聾、耳鳴、咽干、目眩、頭暈等臨床癥狀的治療.②月經失調.胡新穎[3]指出,歸芍地黃丸對月經失調、排卵期子宮出血等均具較好療效.
2.5 杞菊地黃丸 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添加菊花及枸杞子,即為杞菊地黃丸.中醫(yī)理論認為,肝開竅于目,故而肝血上注,目則能視.枸杞具有養(yǎng)肝明目、滋陰補腎之功效,菊花具有平肝明目、疏風清熱之功效,這兩味藥物加強了地黃丸滋補腎肝的功效,兼具明目滋肝、平肝養(yǎng)陰的作用,對眼干、眼澀、視物模糊具有較好療效[4-5].
2.6 明目地黃丸 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添加菊花、白芍、枸杞子、石決明、當歸、蒺藜,即為明目地黃丸.方中當歸、白芍、枸杞子養(yǎng)血補精,菊花散風清熱,石決明祛翳平肝,諸藥合用,對視瞻昏渺、昏花干澀、溢淚癥等疾病具有較好療效.
六味地黃丸屬補腎類經典方劑,它具有療效確切、組方合理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各個領域.經歷代醫(yī)家不斷研究、反復實踐,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拓展衍生出許多新的方劑如麥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歸芍地黃丸、明目地黃丸等,對中醫(yī)中藥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現今,隨著臨床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廣大中醫(yī)工作者應傳承中醫(yī)精髓,注重市場需求,結合現代科學,不斷研發(fā)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新劑型.
[1]李保院,姜 宏,邊瑞民,等.六味地黃丸的臨床應用進展[J].藥學研究,2014,33(3):170-175.
[2]韓 潔,高素強,傅得興.六味地黃丸及其衍生方劑的臨床應用[J].中國藥房,2010,21(8):766-768.
[3]胡新穎.六味地黃丸臨床應用綜述[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2,28(3):244-245.
[4]楊 林,孫 靜,郝 璐.六味地黃丸組方的臨床應用及研究[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34(5):796-798.
[5]文平凡.六味地黃丸加黃芪治療氣陰兩虛證糖尿病腎病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1,11(3):5-6.
R285.5
A
2095-6894(2015)01-139-02
2014-09-28;接受日期:2014-10-15
鄭娜茹.E-mail:zhengnar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