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乾石
日前逛書店,看見一位老友買了不少兒童讀物,說是給孩子壓歲,令我大為贊嘆。
過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壓歲錢的數(shù)額也在不斷升級,有的還相互攀比,由過去的幾元、幾十元到現(xiàn)在的幾百元乃至上千元。這樣做,弊端有二:其一,孩子身上錢多了容易養(yǎng)成亂花錢的壞習慣;其二,同學之間互相攀比,有礙專心致志學習。
以科普書籍壓歲,很值得提倡。書,特別是科普讀物,是知識的源泉,進步的階梯。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等無不把看書作為生活中的第一件大事。毛澤東同志連床上都擺滿了書,為的是睡覺前和醒來時看書方便。看書要從娃娃抓起,長輩為孩子多購一些通俗易懂的書籍,讓兒童從小就養(yǎng)成讀書學習的習慣,從書中吸取營養(yǎng),增長知識、智慧和才干,長大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以筆者愚見,以科普書壓歲,好處至少有三:把孩子們從要壓歲錢引導到看書學習上來;逐步淡化甚至取消千年沿襲下來的給壓歲錢的習俗;在孩子中間推行精神文明建設,使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但愿各位爺爺奶奶、叔伯阿姨長輩,在過年時少給小輩一點壓歲錢,多送一點壓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