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維莉
美國不相信眼淚
記者 趙維莉
在成長最關鍵的時候,離開父母,遠渡重洋去留學,本非她個人意愿,異國他鄉(xiāng)的孤獨讓她成天泡在淚水里。生活不適應,學習有困難,一次次想要知難而退,但是她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這條淚水與汗水交織的路,讓她一夜長大。
17歲的米婭看上去要比同齡女孩兒稍稍成熟一些,不是外表,而是一種獨立自信的氣質。談及去美國留學,米婭說這并不是自己的初衷,“其實我成績還不錯,如果參加高考的話一本肯定還不錯?!睆男W五年級開始,父母便有計劃地帶她去歐美國家旅行,在英語學習方面更是不放松,“對于出國留學我早就有預感,只是沒想到會這么早。”
中考剛結束,她還來不及和同學們感傷離別,就被告知九月要獨自出行,去美國讀高中,這對當時只有15歲的她來說,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慌。“就是有一種爸爸媽媽不要我的感覺,有時半夜里突然就醒了,特別想哭?!奔由嫌⒄Z學習壓力巨大,米婭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瘦了十幾斤,原本的嬰兒肥都不見了。越到離開的時間,她越緊張,想到要自己獨立去面對新環(huán)境,她就輾轉難眠。“有一天,我實在睡不著,正好我爸在書房工作,我忍不住去問了他,可以不走嗎?但是他沒有回答什么,只是讓我去客廳看了會兒電視。”盡管百般不愿,米婭還是坐上了飛往美國洛杉磯的航班。
“一下飛機,我很茫然,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學的英語和這里的都不一樣,”米婭說自己下飛機之后,就開始哭,而眼淚也成為米婭在美國留學第一年的重要標志,“那時候我除了上課,基本就生活在中國人圈子里,因為這樣似乎感覺有家的感覺?!倍鴲劭蓿瑤缀醭闪舜蟛糠秩藢@個中國女孩最初的印象。
米婭申請的是一所寄宿制高中,每個寢室兩個人,當她風塵仆仆打開門,拿出最燦爛的笑容與美國室友打招呼的時候,只換來對方沒抬頭的“Hello.”她感覺一盆冷水撲面而來?!霸趪鴥鹊臅r候,我們女生做事兒都喜歡找個伴兒,吃飯、上廁所,但是在美國根本沒有人理你?!泵讒I每每興致勃勃地去問,“一起吃飯嗎?一起上課嗎?”室友永遠都是“我有事,別煩我”的態(tài)度。她不得不知難而退。“我和室友,一個學期下來可能連十句話都說不上,我甚至去找老師要求調換寢室,卻被拒絕了?!鄙罡形拿讒I打越洋電話和媽媽哭訴,媽媽卻堅決地告訴她,如果你改變不了環(huán)境,那么就要改變你自己?!澳菚r我覺得媽媽太冷酷了,怎么就丟下我不管呢!”后來,米婭才知道,每次媽媽放下電話都會大哭一場,質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
總不能讓自己被淚水淹死,于是她決定改變自己。她把課余時間更多地投入到社團、社區(qū)還有公益等活動,讓自己忙碌起來,接觸更多的新朋友。就這樣,她與同興趣小組的女孩兒因為一個課后報告開始有了深入交流,發(fā)現(xiàn)對方原來和自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成為了好朋友,于是在這個新朋友的帶領下,米婭的社交圈也越來越大,朋友如滾雪球一樣,自然多了起來。
除了生活上的不適應,學習也是讓米婭最開始很想放棄留學的原因?!白铑^大的就是文史科目的作業(yè)。”學習方式的巨大差異,讓米婭再一次被淚水包圍。國內很多科目的作業(yè),無非就是強化記憶,而在美國,需要的是學生的拓展思維,動不動的研究報告,讓米婭感覺就算用中文寫,她也很難寫出2000字的論文。她去找老師,說自己的困難,邊說邊哭。老師聽后沒有批評她,更沒有免了她的作業(yè),只是說“你來辦公室,我們一起寫。”
于是,在老師的辦公室里又出現(xiàn)了一個奇景——一個中國女孩兒邊哭邊寫作業(yè),但是在這樣的淚水中,她終于拿到了第一個A!
在淚水中度過了留學的第一個學期,米婭終于背起行囊要回家了?!耙驗楦改笍娪惨笪页鰢?,所以在離開前我們的關系很僵硬?!泵讒I說,她在登機前只說了一句再見,總覺得父母太狠,因為自己的面子把自己扔在國外。而在國外的那段孤苦無依的日子里,反倒拉近了她和父母之間的距離,因為她發(fā)現(xiàn)哪怕是父母的嘮叨責備也是最溫暖的聲音,“我們兩邊有時差,我這邊白天,他們就是黑夜,可是無論什么時候打電話,都會有人接聽,真的真的在這個時候才知道,世界上最愛我的只有他們。”
回首自己兩年多的留學生涯,米婭說這是一條淚水與汗水交織的路,不過現(xiàn)在想也幸好是選擇了這樣一條路,當同齡人還在享受父母帶來的種種便利之時,她已經開始學會自己去規(guī)劃未來?!爱吘箾]有人會一直是我的拐杖,我的靠山,都要獨立前行只是早晚的問題,提早面對,只會讓我積累更多的經驗,讓我有勇氣去面對更多的考驗?!泵讒I說,現(xiàn)在的她再也不會輕易流淚,因為眼淚只是懦弱的表現(xiàn),她只會自信地走穩(wěn)人生每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