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庭
慈善是道德的積累
□趙庭
2007年1月17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以“哲欣”的筆名,在《浙江日報》頭版“之江新語”專欄上,發(fā)表了《在慈善中積累道德》的短評。此文僅600字左右,但思想內涵豐富,論述精辟透徹。
習近平指出:“樹立慈善意識、參與慈善活動、發(fā)展慈善事業(yè),是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的道德實踐”,并引用季羨林先生的話說:“慈善是道德的積累”。言簡意賅,道出了慈善的最高境界。慈善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中華民族一直將樂善好施、扶貧濟困奉為美德。黨的十八大以來,960萬平方公里的熱土上,激蕩著一股知善、向善、行善、積善的慈愛文明之風,這是一場具有廣泛群眾性的道德實踐。全國上下,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裕,無一不在這種道德實踐中,開始了道德積累。這種道德積累,有助于提高個人和組織的社會責任感及公眾形象,有助于切實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習近平還在文中,對一大批企業(yè)家和先富起來的人由衷寄語:期望他們“主動、勇敢地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和義務,積極加入到慈善事業(yè)中來”,成為“發(fā)展慈善事業(yè)的重要力量”。令人欣喜的是,各地一大批企業(yè)家和先富起來的人,他們以“兼濟天下”的精神,踐行社會責任,熱心公益,以自己的愛心和善行,不斷積累個人道德和企業(yè)道德,不斷提升自身和企業(yè)的社會價值,為發(fā)展我國慈善事業(yè)作出了應有貢獻。與此同時,我們大力提倡凡人善舉,積小善而成大德,倡導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
惟愿人人心懷慈善,人人參與慈善,讓慈善之光普照華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