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學院附屬中學 曾 潔
詩意地生活(外四章)
瓊州學院附屬中學 曾 潔
法國詩人荷爾德林說:“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p>
人能在地球上誕生、繁衍、進步、發(fā)展,就是一首浪漫的詩篇。
再有風花雪月、燕舞鶯飛襯托,就更詩意盎然了。
可以說,在花香鳥語、蟬吟蛙鳴、雨雪霏霏中,每個人都生活在藝術和詩意的氛圍里。
小橋流水、古道西風、竹外桃花,都是一首首抒情詩。
當年,偉人毛澤東從北國飄雪中,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沁園春?雪》。
開闊的意境、飛揚的文采,引起了重慶談判時的震動。
詩意地棲居,以一顆童心觀察生活。
詩意就在我們的心里眼里。
法布爾觀察到昆蟲的生活情趣,寫出了被譽為“荷馬史詩”的《昆蟲記》。
所以說,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首詩。
一朵花,能為生活抹一片詩情畫意。
一張紙撕碎了,拋在空中,似是一片又一片的雪花,紛紛揚揚,瀟瀟灑灑。
一張紙戳破了一個洞,也是智者夢中的眼睛。
薄,薄不過一張紙。有時,它薄得像女子嬌羞的臉皮。
厚,厚不過一張紙。有時,它厚得像一堵怎么鉆也鉆不透的墻壁。
在我青春的案頭,隨意被風吹起的一張紙,就是一匹速度最快的白馬。跳過污水,躍過沼澤,擦著黑夜的邊緣,以看不見的速度,抵達黎明。
一張紙,放在水里是舟,掛在桅桿上是帆。一張紙,如果一條邊是此岸,那么另一條邊,則是不折不扣的彼岸。
一張紙源于,可能是原始森林里的一棵參天大樹,也可能是一垛稻草,兩堆玉米梗,正是這些來自鄉(xiāng)野與民間的物產(chǎn),孕育出了一張又一張的紙。
把一張又一張的紙,集合起來,就是厚薄不同的書了。遠方的游子,把自己的那一份思緒,寫成鄉(xiāng)愁。筆尖的馬蹄,從紙的草原,掠過。
面對一張紙,我們應該留下怎樣的筆畫,怎樣書寫?就像鋼,不經(jīng)過淬火處理,不能叫真正的鋼一樣。
一張紙,如果不寫上文字,那它就不能被稱做真正的紙。
世間萬物都有靈性,想想那風中搖曳的翩翩樹葉,也是片片輕盈而執(zhí)著的生命。
春風輕拂,春日乍暖。葉子在枝頭綻開鵝黃,露出尖尖細角。葉子睜開驚訝的眼睛,欣喜地看著被她點染的這個世界。
或許她為自己點活這枯寂的世界而自豪,為自己的嬌嫩和雅趣而驕傲。
時光如流水,夏日曬退了葉芽的嬌嫩。滿枝的鵝黃漸漸化成片片平滑舒展的翠綠。
在陽光下,閃爍著青春的靚麗。
此刻,葉子恍然領略到:墨綠的顏色才是勞動者的膚色;吞吐吸納、滋養(yǎng)潤澤才是自己的價值。
她讓勞動的每一份收獲都獻給樹干?;魍膱A一圈一圈無限延展。
于是,她吸收著每一縷陽光,她渴望著每一滴露水。
她熱烈、執(zhí)著、勤奮而無怨無悔。讓自己更加豐盈,綠得潑墨,調(diào)和一片蔚藍的天空。
這夜,山城月色,傾瀉而下,淋漓地漫過萬物。
山澗月色,有聲,有色,有形,有香。
她的聲,是溪流淙淙聲,半醒半睡的鳥聲。
她的色,也是參差的。
落在林子上,是淡綠色;落在山峰上,是水墨色;落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是淺灰色;落在空中,是白玉色;跌在泉水上,又成了碎銀色。
她的形,更是一種別致。
月朦朧,星目半合。樹在搖,影在動,山似乎變得低矮了。曲線也變得柔和,似有若無的云氣飄浮起伏。深深淺淺的影子,細碎交錯。
溪澗的野花、泉水,散發(fā)出濃濃的香氣。在月色里,我只當她是山月的香。
這夜,我在校道邊徜徉,抬頭看看天空,看看月亮。天空多么大,月亮多么坦蕩。如若有一絲淡淡的憂傷,又算得什么。
明月一輪,千古永恒,釋懷世間多少愛戀!
今夜,月很美,撥弄著我的心弦。月色的清柔,感動了我的雙眼。
陽臺的花香一縷縷,暗暗流出,裊裊娜娜的朵兒。
輕輕的風,從天空蔓延下來,漫天搖曳,仿佛那飄動的思念。
美麗的夜色,悠然怡靜。我的心湖綻放漪瀾。
溫柔的月亮像我,滿懷的柔情,攬臥在云朵深處。
而思念,仿佛漫天的點點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