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丕德
“二戰(zhàn)”中的土豆大王
成丕德
上世紀初,有個猶太人在美國以養(yǎng)豬為生,生活過得很清貧。“二戰(zhàn)”爆發(fā)后,他偶然得知一個消息,前線部隊需要大量的脫水蔬菜。當時的工廠生產的多是青椒干、蘿卜干,幾乎沒人做土豆干。他當機立斷賣豬、貸款,買下一家蔬菜脫水工廠。結果,他生產的土豆干很受歡迎。
過了兩年,紐約有人研制出了凍的炸土豆條。許多人都覺得這種土豆條沒什么銷路,他卻認為這是一種很有潛力的新產品。于是,他組織力量開始生產,供應給前線。果然,士兵們都很喜歡吃,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過了不久,他發(fā)現(xiàn)在生產炸土豆條時,會浪費一小部分,很可惜。于是,他又有了奇思妙想,用土豆皮和剩余的土豆做飼料。這些飼料竟然解決了15萬匹軍馬的口糧。就這樣,在整個“二戰(zhàn)”中,這個猶太人生產的土豆產品產值超過了10億美元,利潤高達6億美元。他就是著名的“土豆大王”辛普洛特。
在耄耋之年,辛普洛特回憶起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意味深長地說:“我一直遵循兩條簡單又明確的原則:一是從大處著想,二是絕不浪費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