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宗
腐敗從嘴開始
古往今來,大凡以“貨”字指謂人,好像都不是什么好詞,例如“蠢貨”、“呆貨”之類。隨著網(wǎng)絡(luò)詞匯的興起,這個風(fēng)氣大有逆襲的架勢。朋友圈里常有人展示愛貓愛犬,稱之為“萌貨”;也有愛吃的女士將減肥半途而廢的功勞歸于自己是個“吃貨”,而這貨通常還非常受歡迎。
吃貨這個詞早就有了,不過是這幾年更加兇猛而已,意義也稍微有些變化。早先“吃貨”常常有飯桶之謂,得此雅號的人是那些整日游手好閑,以貪圖吃喝為業(yè)的主兒。倘若一個官員每天只想著吃點(diǎn)喝點(diǎn),不思人民的福利和當(dāng)?shù)氐慕?jīng)濟(jì)建設(shè),我們也可以制作錦旗贈這二字給此公,以表彰其饕餮的胃口之好。
這容易讓人想起最近的“打虎拍蒼蠅”。動輒千萬、上億財(cái)產(chǎn)來源不明,真讓我們這些小民瞠目結(jié)舌。但法庭列舉罪證的時候有一點(diǎn)讓人不滿足,我是說,法庭常常忽略了這些落馬官員在任期間的飯局?jǐn)?shù)目和飲食愛好。俗話說,食色性也,既然是人,其欲望就不僅是權(quán)、情婦、金錢之類。對于一個人貪欲的總結(jié)首先不能放過“吃”,尤其是中國這個國度,人們對“吃”有著別樣的情結(jié)。
從人體器官來講,腐敗幾乎都是先從舌頭開始的。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將別人的食物填進(jìn)自己胃囊,就得為人家辦事。舌頭上的故事歷來為人重視,但舌頭與腐敗的淵源,往往被人忽視。誰能想到吃頓飯和貪污幾千萬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然而道德的頹敗和對法律紅線觸碰,往往就是從一粒小石頭的滑落開始的。
我們常常說某某落馬官員好色,某某好權(quán),某某好錢,卻獨(dú)獨(dú)忘了他們都好吃。中國人的飯局奧妙無窮,越是燈光璀璨的地方,黑暗的東西越張狂,飯局上的人越別有用心。不管飯局要談什么,總要先吃好才對。只是“飯”再好,不過一“局”也。
于是,這次猛烈的反腐剛開始時,首先顯現(xiàn)衰落跡象的就是高級餐飲業(yè),其次是茅臺這樣的大酒廠。如果我們在取證過程中能夠把一個官員在飯局上的“政績”發(fā)出來,肯定讓我們這些平民百姓驚掉下巴。也許那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舉證:某某官員,在任3年,參加飯局1063個,平均每個飯局花費(fèi)3000元,最愛吃澳洲龍蝦和荔枝狗肉,在任期間共吃掉了1000只龍蝦,20頭黃牛,喝掉了相當(dāng)于其家中40個魚缸(魚缸體積50升)的茅臺,還有5浴盆拉菲……這樣蔚為大觀的展示,比某某官員不明財(cái)產(chǎn)幾百萬來得更有說服力。從嘴開始的腐敗容易被人們忽略,卻正是一個官員貪婪之心的演變過程。
與肉最親
官吃貨挺可恨,民吃貨則很可愛。前段時間,一個高三女學(xué)生就因?yàn)閷戧P(guān)于吃的詩出名了。
我是
在大海自由徜徉的
糖醋魚
你是
在天空恣意翱翔的
麻辣雞根
那天午后
你飛到水面 問我
你我之間 究竟是誰
比較下飯
這樣的詩作仿佛印證了這樣一個邏輯:成為一名吃貨,意味著生活的一切都要與醬豬蹄一類的食物搭上關(guān)系,或者結(jié)下梁子。生病上火的時候就暫時與麻辣小龍蝦和水煮肉片反目,心情大好就與紅燒鯉魚和好如初,被領(lǐng)導(dǎo)臭罵就點(diǎn)個花生米,嚼它個粉身碎骨。傳統(tǒng)美德教導(dǎo)我們不要抱怨粗茶淡飯,可是吃貨們總與肉最親近。
吃貨也是有夢想的。4月要為去哪兒摘點(diǎn)香椿樹芽而思忖良久;9月時暢想怎么與肥蟹闊別重逢;出差幾日,歸來時便琢磨如何與純正的鍋包肉破鏡重圓生活嘛,總要有那么一點(diǎn)期望才滋味十足。
更深一個層面,據(jù)說吃是可以暫時解決問題和寄托希望的,管他什么人心險惡、飛短流長,先吃個雞爪子再說。偏偏有些不懂世故的人就要說,“吃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這句話不算是污蔑,但也絕不是箴言。不吃完這個雞腿,你怎么知道問題能不能解決呢?
總之,無論是落馬官員對“吃貨”二字的擔(dān)當(dāng),還是生活里那些勤懇減肥又掙扎在“吃貨”前線的同胞們,如果為了吃而漸漸放棄某些底線,不僅打碎了吃本身的要義,更有可能打亂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