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平, 王志牧, 曹基武, 彭繼慶, 吳林世
(1.懷化市鶴城區(qū)林業(yè)局, 湖南 懷化 418000; 2.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湖南 長沙 410004)
懷化市鶴城區(qū)古樹名木資源調(diào)查
陳小平1, 王志牧1, 曹基武2, 彭繼慶2, 吳林世2
(1.懷化市鶴城區(qū)林業(yè)局, 湖南 懷化 418000; 2.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湖南 長沙 410004)
于2014年對懷化市鶴城區(qū)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調(diào)查。結果表明:鶴城區(qū)現(xiàn)存古樹名木530株,隸屬16科25屬30種。分析了古樹名木的分布特征、生長情況及保護現(xiàn)狀等,并在此基礎上探究了相應的保護措施。
古樹名木; 資源調(diào)查; 保護措施
懷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偏南,民風淳樸,古樹名木頗多,但對珍貴樹種的認知保護力度欠缺。通過對現(xiàn)有的古樹名木進行掛牌介紹,宣傳教育等手段不但可以將古樹名木的植物學名、用途、習性及文化價值等內(nèi)容進行推廣,還可以拓寬青少年的學習基礎,增深其對植物相關學科的認知,擴大青少年的興趣范圍,并在他們了解古樹名木相關歷史傳說、時代變遷的同時大知識面。古樹名木在長期與大自然共存過程中,不但凈化空氣、涵養(yǎng)水源,還以其獨特的樹姿與當?shù)丨h(huán)境和諧共處,構成獨特的自然景觀,作為懷化市境內(nèi)旅游風景資源獨特的自然價值和觀賞價值而存在[3,4]。若加以利用還可以形成獨特的景觀,如湖南福嚴寺的古銀杏[5]。
近年來由于懷化市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使生態(tài)系統(tǒng)在不同地區(qū)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日趨惡劣,動植物棲息范圍逐漸縮小,嚴重破壞古樹名木和珍稀物種的原有生境,為了積極響應生態(tài)文明建設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古樹名木的保護已經(jīng)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6]。本文通過對懷化市鶴城區(qū)古樹名木的分布現(xiàn)狀進行詳細的調(diào)查,并提出了相應的開發(fā)利用對策,為調(diào)查區(qū)的古樹名木保護方案順利實施提供了詳實有效的參考依據(jù)。
鶴城區(qū)位于湖南省西部,懷化市中部,地理位置為109°45′~110°29′E,27°16′~27°29′N,處于雪峰山與武陵山之間,境內(nèi)地貌類型多樣,以山地為主,約占全區(qū)總面積74%;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溫13.4~17.0 ℃,年降雨量1 400~1 700 mm,年日照在1 486 h,年均無霜期287天,年均相對濕度82%,土壤以紅壤為主,母巖多為板頁巖,土層較厚,營養(yǎng)物質(zhì)豐富。林業(yè)用地面積50 776.2 hm2,森林覆蓋率64.23% ,活立木總蓄積1 371 958 m3,植物資源豐富,群落類型多樣[7]。
調(diào)查方法:冠幅用皮尺測定,樹高、胸徑分別用測高器和樹圍尺測定,海拔及坐標信息用GPS衛(wèi)星定位儀測定。樹木特殊狀況描述、古樹保護現(xiàn)狀以及建議等則根據(jù)實地觀察的情況確定,樹齡主要根據(jù)文獻、史料以及走訪等形式相結合來確定,同時通過古樹胸徑推算樹齡[8]。
調(diào)查內(nèi)容:以查閱地方志及有關資料,開展實地調(diào)查及走訪相關人員為主。具體內(nèi)容參照《建設部古樹名木普查建擋技術規(guī)范》,主要包括樹名、學名、分布情況、估測樹齡、樹高、胸圍、冠幅面積、生長勢情況、生長環(huán)境優(yōu)劣、是否掛牌及保護現(xiàn)狀等,以便為全面了解懷化市鶴城區(qū)古樹名木狀況提供依據(jù)[9]。
3.1鶴城區(qū)古樹名木的數(shù)量與分布
據(jù)目前調(diào)查與匯總資料,鶴城區(qū)的名木古樹共有530株,鶴城區(qū)轄7個街道、1個鎮(zhèn)、6個鄉(xiāng),中有名木古樹存在的鄉(xiāng)鎮(zhèn)有9個,占到全區(qū)的64.29%。盈口鄉(xiāng)、黃巖、賀家田3處分布較多,占到全區(qū)名木古樹資源的28.67%、26.04%、19.43%,三地合計占了總數(shù)的74.14%,是鶴城區(qū)名木古樹資源分布較為集中的區(qū)域,古樹名木的在鶴城區(qū)的地理位置分布見圖1。
圖1 懷化市鶴城區(qū)古樹名木分布圖Fig.1 The map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distribution in Hecheng District in Huaihua City
名木古樹在鶴城區(qū)的55個村鎮(zhèn)有分布,其中盈口鄉(xiāng)有8個村有名木古樹的分布,楊村4個,石門4個,蘆坪7個,涼亭坳6個,黃巖4個,黃金坳4個賀家田6個,河西街道有8個轄區(qū)都有名木古樹的分布。以盈口鄉(xiāng)、黃巖處、賀家田鄉(xiāng)三個鄉(xiāng)鎮(zhèn)的分布為例制做圖2~圖4,可以看出名木古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在各自鄉(xiāng)鎮(zhèn)中某個村鎮(zhèn)的匯集并占了絕大多數(shù),如黃巖處的田家村古樹名木占了黃巖總數(shù)的39.13%,盈口鄉(xiāng)的潭口和團結兩處集中起來共有名木古樹80株,占總數(shù)的52.63%,超過盈口鄉(xiāng)的一半以上,賀家田的板栗坪古樹名木也占了總數(shù)的38.80%,遠遠高于其余的5個村鎮(zhèn)。出現(xiàn)這一情況的原因可能與當?shù)匦纬尚夂蛴嘘P,因為在這潭口、田家村、板栗坪等村寨中山區(qū)分布形成一個“凹”地形,凹地形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都大于凸地形。
唐人杜荀鶴曾經(jīng)寫過一首七絕《小松》:“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边@首小詩不正是年輕人青春成長的寫照嗎?人生最美好的時期是年輕時期,人最寶貴的歲月是青春歲月。那個時期,年輕人就像春天破土而出的樹苗,鉆出土層,頂開巖石,扶搖直上,不畏懼艱難險阻,笑對一切疾風暴雨,不為名利,不諳世故,只有一腔熱血,一種信念,一種追求?!躲佑洃洝氛沁@樣一部充滿了樂觀向上精神取向的長篇小說,“不僅沒有渲染知青在鄉(xiāng)村經(jīng)歷的苦難,甚至很少能讓讀者感受到知青下鄉(xiāng)的痛苦” [3] 52,一掃有些知青小說充斥的悲戚之色。它就像一曲中原知青生活的田園牧歌,自然寧靜,寥遠曠達。
圖2 鶴城區(qū)盈口鄉(xiāng)名木古樹分布情況Fig.2 The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distribution inYingkou village in Hecheng District
圖3 鶴城區(qū)賀家田名木古樹分布情況Fig.3 The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distribution in Hejiatian village in Hecheng District
圖4 鶴城區(qū)黃巖處名木古樹分布情況Fig.4 The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distribution in Huangyanchu village in Hecheng District
鶴城區(qū)的名木古樹分布有3個較為集中的古樹群落,最大的一個是位于黃巖處的田家村,共有有54株古樹,其中包括22株楓香、3株檵木、7株馬尾松、11株杉木、3株槐樹、1株麻櫟、3株櫸木和4株銀杏,是一個楓香為主的混合古樹群;另外一個盈口鄉(xiāng)的譚口村1組,總共有45株名木古樹,包括30株赤皮青岡、11株楓香、2株馬尾松、2株黃檀,是一個赤皮青岡+楓香古樹群落;最后一個地方是河西街道轄區(qū)下的板栗坪芷造灣,有名木古樹41株,包括柏木20株、12株楓香、4株黃連木、1株櫸樹、4株銀杏,為柏木+楓香古樹群落。數(shù)量分布上,更多村鎮(zhèn)甚至只有一株名木古樹的存在,例如賀家田鄉(xiāng)的楓木潭僅有1株百年青岡櫟,黃巖的白馬村有1株百年皂莢,石門的雙村有1株100多年桂花,盈口鄉(xiāng)的方石坪只有1株100多年苦櫧,黃金坳的沙溪村也僅有1株300多年的巖櫟。
3.2鶴城區(qū)古樹名木古樹種組成
據(jù)調(diào)查統(tǒng)計,懷化市鶴城區(qū)古樹名木共有530株,屬于16科25屬30種。其中有Ⅰ級保護樹種銀杏(Ginkgobiloba) 4株;Ⅱ級保護樹種櫸樹(Zelkovaserrata)19株,楨楠(Phoebezhennan)14株,樟樹(Cinnamomumcamphora)2株,重點保護植物占總總數(shù)的7.36%[10,11]。按分布方式分散生的261株,古樹群7群(在黃巖鄉(xiāng)有杉木、楓香和馬尾松古樹群各一個,共100株;賀家田有楓香古樹群和柏木古樹群各一個;盈口鄉(xiāng)有一個赤皮青岡古樹群和一個楓香古樹群)。
鶴城區(qū)530株古樹名木中,主要以金縷梅科Cupressaceae、殼斗科Fagaceae、柏科Cupressaceae、豆科Leguminosae為主,這4科共有15種,占總種數(shù)的50.00%,其中金縷梅科的楓香(Liquidambarformosana)多達231株,占總株數(shù)的43.58%,其中總株數(shù)超過10株的還有:柏木(Cupressusfunebris)47株、赤皮青岡(Cyclobalanopsisgilva)31株、馬尾松(Pinusmassoniana)30株、黃連木(Pistaciachinensis)30株、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27株、銀杏(Ginkgobiloba)21株、櫸樹(Zelkovaserrata)14株、樟樹(Cinnamomumcamphora)11株、板栗(Castaneamollissima)11株,共計有453株,占總株數(shù)的85.47%(見表1)。
從分布地看,懷化市鶴城區(qū)各調(diào)查地古樹名木在植物種類、數(shù)量方面上差異較大(表2)。其中盈口鄉(xiāng)古樹名木種類最為豐富,有17種152株,有楓香66株,散生于各個村落,且在潭口村有一片樹齡500年以上的赤皮青岡古樹群,共計30株,屬于湖南省重點保護珍貴樹種,河西古樹名木種類少且單調(diào),僅有4種8株,其中包括樟樹1株、黃連木3株、楓香2株及柏木2株。其中Ⅰ級保護樹種銀杏分布在盈口鄉(xiāng)(3株)、楊村(2株)、黃巖(6株)、賀家田(8株)以及黃金坳(1株),Ⅱ級保護植物櫸樹分布在盈口鄉(xiāng)(1株)、黃巖(8株)、黃金坳(4株)以及賀家田(1株),Ⅱ級保護植物樟樹分布在盈口鄉(xiāng)(5株)、楊村(3株)、黃金坳(1株)、賀家田(1株)及河西(1株),Ⅱ級保護植物楨楠僅有1株,分布在賀家田。
表1 懷化市鶴城區(qū)古樹名木表Tab.1 AncientandfamoustreesurveyinHechengDistrictinHuaihuaCity序號樹種植物名株數(shù)(株)分布地點1樟樹(Ⅱ級)Cinnamomumcamphora11賀家田、河西、楊村、黃金坳、盈口鄉(xiāng)2楨楠(Ⅱ級)Phoebezhennan1賀家田3樸樹Celtissinensis1涼亭坳4櫸樹(Ⅱ級)Zelkovaserrata14賀家田、黃巖、黃金坳、盈口鄉(xiāng)5銀杏(Ⅰ級)Ginkgobiloba21賀家田、黃巖、楊村、黃金坳、盈口鄉(xiāng)6楊梅Myricarubra5盈口鄉(xiāng)7馬尾松Pinusmassoniana30蘆坪、賀家田、黃巖、黃金坳、盈口鄉(xiāng)8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27黃巖9石斑木Rhaphiolepisindica3黃巖、黃金坳10黃連木Pistaciachinensis30蘆坪、賀家田、河西、石門、黃金坳11桂花Osmanthusfragrans5石門、楊村、盈口鄉(xiāng)12香椿Toonasinensis2楊村13栲樹Castanopsisfargesii3黃巖、盈口鄉(xiāng)14苦櫧Castanopsissclerophylla1盈口鄉(xiāng)15赤皮青岡Cyclobalanopsisgilva31賀家田、盈口鄉(xiāng)16青岡櫟Cyclobalanopsisglauca9賀家田、石門、黃金坳、盈口鄉(xiāng)17白櫟Quercusfabri5賀家田、盈口鄉(xiāng)18栓皮櫟Quercusvariabilis2石門19板栗Castaneamollissima11盈口鄉(xiāng)20麻櫟Quercusacutissima5石門、黃巖、盈口鄉(xiāng)21巖櫟Quercusacrodonta4黃巖、黃金坳、盈口鄉(xiāng)22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3黃巖23楓香Liquidambarformosana231蘆坪、賀家田、河西、石門、黃巖、楊村、黃金坳、涼亭坳、盈口鄉(xiāng)24楓楊Pterocaryastenoptera1賀家田25皂莢Gleditsiasinensis2石門、黃巖26黃檀Dalbergiahupeana8賀家田、涼亭坳、盈口鄉(xiāng)27槐樹Sophorajaponica7黃巖28烏桕Sapiumsebiferum9黃巖、黃金坳、楊村29重陽木Bischofiapolycarpa1盈口鄉(xiāng)30柏木Cupressusfunebris47蘆坪、賀家田、河西、石門、黃巖、黃金坳、涼亭坳、盈口鄉(xiāng)
表2 懷化市鶴城區(qū)各調(diào)查地古樹名木統(tǒng)計Tab.2 AncientandfamoustreestatisticsinHechengDistrictinHuaihuaCity地點物種數(shù)(個)株數(shù)(株)盈口鄉(xiāng)17152楊村623石門820蘆坪423涼亭坳521黃巖14138黃金坳1142賀家田13103河西48
3.3鶴城區(qū)古樹名木樹齡組成與生長情況
鶴城區(qū)530株名木古樹中,Ⅰ級古樹(≥500年)50株,以赤皮青岡與柏木為主,占9.43%,主要分布在盈口鄉(xiāng)與賀家田;Ⅱ級古樹(300~500年)12株,占2.26%,主要分布在黃巖處;Ⅲ級古樹(100~300年)468株,占88.31%,各級古樹的具體分布情況見表3。
表3 懷化市鶴城區(qū)古樹名木樹齡統(tǒng)計表Tab.3 Thetree-ageofancientandfamoustreestatisticsinHechengDistrictinHuaihuaCity(株)鄉(xiāng)鎮(zhèn)總計Ⅲ級古樹Ⅱ級古樹Ⅰ級古樹盈口鄉(xiāng)152123128石門鄉(xiāng)202000楊村鄉(xiāng)232300黃巖處13813260黃金坳423822蘆坪鄉(xiāng)232300涼亭坳212100賀家田10380320河西辦8800合計5304681250
表3中可以明顯的看出Ⅰ級古樹數(shù)量遠遠大于Ⅱ級與Ⅲ級古樹之和,主要是對很多名木古樹保護都有缺陷,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人為因素破壞:主要表現(xiàn)在樹身被尖銳異物傷害、火燒、刀砍等,樹身存在傷痕,切口未及時封補;其次是自然因素:一些古樹由于樹齡較大,經(jīng)歷長期的風吹雨打,出現(xiàn)嚴重的傾斜和彎曲,未能及時地給予支撐和維護,導致古樹枯損頃倒;是病蟲害破壞:然后由于細菌和蟲蟻侵食,樹身腐爛,部分古樹樹身有孔洞,沒有進行及時防治和修補;當然缺乏相應保護設施也是導致古樹名木不能夠很好保存的部分因素,古樹名木周圍的樹欄、樹臺等設施較少,周圍缺少綠地,土壤透氣、滲水差,使得名木古樹不能夠得到足夠好的生長環(huán)境而使其逐漸衰敗。
懷化市鶴城區(qū)轄管范圍內(nèi)的530株名木古樹大部分生長狀態(tài)較好,樹高大部分處于20~30 m的范圍內(nèi),大于30 m的名木古樹樹僅有7株,其中最高的單株位于盈口鄉(xiāng)巖頭村的一株Ⅰ級古銀杏,樹高約為38.0 m,超過30 m的古樹還包括1株青岡櫟(35.4 m),2株櫸樹(33.7 m,30.8 m),2株楓香(32.5 m,33.8 m),1株赤皮青岡(30.0 m);最矮的單株位于賀家田的板栗坪,是一株樹高僅為7.4 m的柏木,樹高低于10 m的也多以柏木為主,地理位置也是位于賀家田的板栗坪,樹高的分布見圖5。
圖5 鶴城區(qū)名木古樹樹高分布情況Fig.5 The high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distribution in Hecheng District
根據(jù)資料查詢,懷化市胸徑最大古樹是洪江市一株大樟樹,胸徑為400 cm,鶴城區(qū)胸徑最大的古樹是位于盈口鄉(xiāng)潭口的一株楓香(367 cm),胸徑超過300 cm的名木古樹共有8株,但鶴城區(qū)的名木古樹胸徑多數(shù)在100 cm左右,不超過200 cm的名木古樹共有497株,占總數(shù)的93.77%。鶴城區(qū)冠幅最大單株也是潭口的這一株楓香,冠幅為32.0 m×32.0 m,平均冠幅32.0 m,;冠幅最小單株位于賀家田的板栗坪的一株柏木,冠幅0.8 m×0.8 m,平均冠幅0.8 m。另外還有三株平均冠幅大于30 m的古樹,分別位于盈口鄉(xiāng)團結村的大樟樹(30.0 m×30.0 m),賀家田板栗坪的楓香古樹(32.0 m×30.0 m),黃巖田家村的大槐樹(30.0 m×30.0 m)。鶴城區(qū)名木古樹的平均冠幅集中在100 cm~200 cm這個范圍中,在這個范圍中的古樹總共有348株,占到總數(shù)的65.66%;平均冠幅低于100 cm的名木古樹僅僅有37株,具體分布情況見圖6與圖7。
圖6 鶴城區(qū)名木古樹胸徑分布情況Fig.6 The DBH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distribution in Hecheng District
圖7 鶴城區(qū)名木古樹冠幅分布情況Fig.7 The Coronal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distribution in Hecheng District
3.4鶴城區(qū)古樹名木掛牌及保護現(xiàn)狀
古樹名木掛牌是為了更好的保護現(xiàn)存樹種,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所有保護牌上都明確標識了古樹名木的養(yǎng)護單位,避免了古樹名木因養(yǎng)護責任主體不明而導致被破壞;二是掛牌的樹木全部進行了GPS衛(wèi)星定位,并用電子檔案記錄在案,該電子檔案與城市電子數(shù)據(jù)進行了鏈接,這種情況使相關部門在規(guī)劃重點工程時,可通過網(wǎng)絡查詢施工范圍內(nèi)的古樹生長情況,避免因保護古樹而臨時更改工程計劃的情況發(fā)生[12]。懷化于2001年進行了首次古樹資源普查,2008年又展開了第二次古樹資源調(diào)查,目前已經(jīng)完成了古樹資源普查工作,并建立了齊全的電子檔案。鶴城區(qū)內(nèi)名木古樹掛牌情況調(diào)查走訪中發(fā)現(xiàn),國家重點保護樹種銀杏、櫸樹與省級重點保護樹種赤皮青岡的掛牌數(shù)量只有38個,缺28株沒有掛牌,其中赤皮青岡掛牌數(shù)最少,僅僅有6個;楓香、柏木和黃連木掛牌數(shù)量基本完成,共有304個標牌,掛牌率達98.7%。掛牌部分地方欠缺的原因與古樹分布較散,主要分布在農(nóng)村等邊緣地區(qū),管理觸角難以企及等原因有密切關系。
鶴城區(qū)名木古樹所有權大部分歸于村組集體,管護單位基本上能夠完成管護職責。但在實際管理操作中還是存在部分問題,比如有的村組集體在完成日常管理后對發(fā)現(xiàn)的白蟻蟲害沒有及時進行防治,導致很多古樹空心、枯萎;有的對于古樹周圍的自然災害防護缺乏重視,使得少量古樹被雷擊打斷主干、側(cè)枝等,使得古樹生長受到嚴重威脅[13-14]。
(1)懷化市鶴城區(qū)名木古樹資源分布主要集中在3個分布區(qū):以盈口鄉(xiāng)為主中央分布區(qū),包括盈口鄉(xiāng)、楊村、石門和河西4個主要鄉(xiāng)鎮(zhèn),共有古樹名木203株,占總數(shù)的38.30%。其中盈口鄉(xiāng)的譚口村有一個以赤皮青岡+楓香為主的古樹群,亟待保護。以賀家田為主的鶴城區(qū)偏北的名木古樹分布區(qū),包括賀家田、黃金坳、蘆坪和涼亭坳4個主要鄉(xiāng)鎮(zhèn)。黃巖古樹群,黃巖共有名木古樹138株,占總數(shù)的26.04%,黃巖的名木古樹數(shù)量分布特征與張暉暉[7]對懷化市名木古樹資源分布特征基本吻合。
(2)懷化市鶴城區(qū)古樹名木共有530株,屬于16科25屬30種。組成種類較為豐富,但國家級保護樹種較少,國家Ⅰ級保護樹種4株,國家Ⅱ級保護樹種35株。常綠樹種有14種,共180株,占總數(shù)的33.96%,以柏木(47株)為主;落葉樹種16種,350株,占總數(shù)的66.04%,主要是楓香(231株),占了落葉樹種的66.00%。其中闊葉樹27種426株,占了總數(shù)的80.38%,針葉樹種僅有三種,柏木47株,馬尾松30株,杉木27株,可見鶴城區(qū)的名木古樹還是闊葉樹種占絕大多數(shù),部分針葉樹種混交其中。
(3)鶴城區(qū)名木古樹Ⅱ級以上古樹僅62株,Ⅲ級古樹468株,占了絕大多數(shù),由此表明鶴城區(qū)名木古樹樹齡整體偏小,樹齡的分布趨勢與葛漢棟[16]對湖南省古樹資源調(diào)查情況類似。
(4)研究區(qū)域內(nèi)的名木古樹大部分長勢較好,樹高集中分布在20~30 m這一范圍內(nèi),占總數(shù)的80.75%,樹高大于30 m的僅有7株,占總數(shù)的1.3%,可見鶴城區(qū)內(nèi)高大的喬木古樹更是重點保護對象;名木古樹胸徑多在2 m以下,共有497株,占了總數(shù)的93.77%,胸徑大于3 m的只有8株,占總數(shù)1.5%;平均冠幅大小主要集中在10~20 m之間,有348株,占總數(shù)的65.66%,平均冠幅在20~30 m的也較多,有136株,占總數(shù)的25.66%。結合鶴城區(qū)的樹齡來分析,可以人為這一區(qū)域的名木古樹整體較為“年輕化”。
(5)鶴城區(qū)古樹生長狀態(tài)較好,這與懷化地處湘西邊陲,且古樹生長位置較為偏僻有一定的關聯(lián),但部分處于居民生活環(huán)境周圍的古樹缺乏合理的保護措施,針對這一現(xiàn)狀,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改善:首先要加大宣傳,提高全民覺悟,古樹名木的保護是一項神圣的公益事業(yè),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其次加強管理,落實責任,堅持單位保護管理與屬地管理密切結合,一旦發(fā)現(xiàn)可能危害古樹名木生長的問題要及時制止、上報,以徹底消除古樹存在的安全隱患;最后健全法制,依法保護名木古樹,同時嚴厲打擊盜挖、亂砍等破壞生態(tài)穩(wěn)定,危害古樹生長的違法活動,使古樹名木保護嚴格依法進行。
[1] 周忠朗.古樹名木的景觀的認定、保護和利用[J].中國園林,1993(2):20-2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城市綠化條例釋義[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1993.
[3] 邱斌,王國暉.淺談懷化市古樹資源的保護與利用[J].湖南林業(yè)科技,2010,37(4):73-75+83.
[4] 黃德明.武漢大學古樹名木的保護及利用[J].河北林果研究.2003,18(3):277-282.
[5] 徐煒.古樹名木保護之我見[J].福建建筑,1982(1):27-35.
[6] 侯伯鑫,柏方敏,張玉石,等.湖南古樹資源考察研究[J].中南林業(yè)調(diào)查規(guī)劃,1998,17(3):46-50.
[7] 張暉暉.懷化市鶴城區(qū)古樹保護研究[J].綠色科技,2014(5):107-108.
[8] 楊清云,薛春泉,江建發(fā),等.廣東省古樹名木資源現(xiàn)狀及保護利用探討[J].廣東林業(yè)科技,2004(3):46-49.
[9] 張樹民.山西古樹保護現(xiàn)狀分析及技術對策[J].中國城市林業(yè),2013(5):46-48.
[10] 祁承經(jīng).湖南樹木志[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11] 侯碧清,劉克旺.湖南特有植物及其園林應用和保護研究[J].長沙園林,2006(2):34-39.
[12] 陶若誠,宋婧思,涂海霞.等.揚州市古樹名木資源調(diào)查報告[J].綠色科技,2014(4):120-124.
[13] 吳苑玲,康杰.深圳特區(qū)古樹名木保護的探討[J].熱帶林業(yè),2005,33(3):38-40,44.
[14] 何小弟,朱惜晨.揚州古樹名木資源的評價與保護[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7,21(2):108-111.
[15] 李金華,李志輝,王佩蘭.等.湖南靖州特色種群赤皮青岡群落的研究[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4,34(5):56-58,65.
[16] 葛漢棟,湖南古樹資源概況及保護對策[J].湖南林業(yè)科技,2003,30(2):1-3.
ThesurveyofancientandfamoustreesinHechengDistrictofHuaihuaCity
CHEN Xiaoping1, WANG Zhimu1, CAO Jiwu2, PENG Jiqing2, WU Linshi2
(1.Forestry Bureau of Hecheng District, Huaihua 418000, China;2.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China)
The survey of a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the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Hecheng District was conducted in 2014.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530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it which belong to 16 families of 25 genera in 30 species.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growth and protection of it were analyzed,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measures of it were explored on this basis.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resources survey; protection measures
國家林業(yè)公益項目(湘鄂石漠化地常綠闊葉林恢復研究(20110416))
陳小平(1970-),男,湖南省懷化市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yè)調(diào)查規(guī)劃設計。
S 788
A
1003-5710(2015)02-0065-07
10. 3969/j. issn. 1003-5710. 2015. 02. 017
(文字編校:楊 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