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秦妹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大外部,紹興 312000)
大學英語“零課時”語法課程可行性研究
虞秦妹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大外部,紹興 312000)
本文從對大學英語類零課時課程發(fā)展的回顧開始,探討了大學英語“零課時”語法課程建設的必要性與科學性,設置“零課時”語法課程能體現(xiàn)國家教育改革的精神與要求。之后闡述了“零課時”語法課程實施的操作性三大要素。
“零課時” 語法課程 必要性 科學性 操作性
本文屬于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校級教改項目“非英語專業(yè)‘零課時’語法課程研究與實踐”成果。
“零課時”提法首先出現(xiàn)在2001年4月上海外國語大學召開的中國英語專業(yè)教學與教材國際研討會上。在該研討會期間進行的分組討論中,汪紅在《從聽力零課時談聽力教學與訓練的框架模式》論文中介紹了來自四川、江蘇和廣東等地的一些院校教師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到了他們所在院?;蛳嫡谶M行的“零課時”試驗,試驗的范圍主要是聽力課和泛讀課。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學校參與到這個教學改革活動當中。比如,西南大學設置的多門課的零課時,包括聽力,泛讀,語法,詞匯等。越來越多的高校和學者參與實踐這種教學模式改革。
然而“零課時”教學模式改革的參與量要遠超于對這一課程模式的研究量,在“零課時”教學模式提出后的幾年內,僅有零星探索性研究。從2006年開始,“零課時”研究有所增多,并開始呈現(xiàn)出穩(wěn)定的態(tài)勢,但總研究量上仍不可觀。到2010年,“零課時”課程模式經(jīng)由多所高校的前期實驗實踐,陸續(xù)在多個學術刊物出現(xiàn)總結該教學改革的論文,但僅有47篇,且其中很難發(fā)現(xiàn)有優(yōu)秀的研究性成果。只在2010年后開始出現(xiàn)有研究“零課時”的碩士論文。在這些研究成果中,幾乎沒有關于“零課時”語法課程的研究。此外英語教學實施“零課時”課程模式改革,包含英語專業(yè)和大學英語,基本都以“聽力”和“閱讀”課程最為典型。設置語法“零課時”課程的較少??梢?,目前“零課時”教改活動遠沒形成“大潮”?!傲阏n時”課程設置教學改革同樣需要不斷實踐、總結和改進,有效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因此,筆者覺得有必要也將在本文中對“零課時”語法課程的可行性進行探討和研究,也期望該研究能形成一定的理論成果,應用到“零課時”教學改革活動中來。
就大學英語“零課時”語法課程建設是否必要的問題上,首先要來談一下大學英語語法學習的必要性。今年來,各大高校普遍存在一個情況,對非英語專業(yè)的英語學習者不開設英語語法課。英語語法教學在語言教學中經(jīng)歷了一個從尊崇到擯棄再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尤其是近年來盛行交際教學法,強調交流為目的,達到理解溝通的效果,對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未著重強調。再加上近年來的大學英語等級考試題型中不再包含單獨的語法測試題,很多大學英語教師輕視了語法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忽視甚至擯棄了語法教學,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致使培養(yǎng)出了一批能開口講英語,但卻錯誤百出,影響進行深層次的交流,尤其是書面表達能力的滯后,導致一些高要求的用人單位對人才培養(yǎng)的不滿。再加上近年來由于高校擴招,整體生源質量普遍成下滑趨勢,學生的英語成績與水平也是如此,特別是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語法水平尤其令人堪憂。
在2015年4月于青島召開的“應用技術教育與大學外語教學”研討會上,向明友教授在其作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建設”主題報告中將目前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與即將公布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進行了對比,指出舊《要求》“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新《指南》強調“英語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流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綜合文化素質”。從該項對比中可以看出新《指南》將不再繼續(xù)強調“聽說”領先,而是看重英語的應用能力,而這將包含多方面的應用能力,要在某方面的應用能力上有所專長,包括寫譯等能力。而培養(yǎng)這些能力將不能忽視語法教學。
然而,讓大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語法教學也面臨著另一個難題。大學英語的課時量面臨著不斷的被縮減,這也是為何今年來大部分高校不設立大學英語語法課程的一個原因。并且,在研討會上,向明友教授也介紹了新《指南》中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學時要求?!巴ㄓ糜⒄Z”(基礎英語)必修課程設定一至一年半(視目標而定)的學習時間,每周四節(jié)必修。這樣的學時要求相比于目前情況,也是有減無增,盡管在二年級后的“專門用途英語課程”和“跨文化交際課程”的課時上有一定的課時爭取空間,但無濟于“通用英語”課時。在這樣一個大環(huán)境下,大學英語語法課很難立足,占用課時。在既要保證語法教學的進行,又不與其他綜英,聽說等基礎課程課時沖突,最好的出路便是“零課時”語法課程,尤其是在新《指南》也著重強調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下。
(一)有較強指導管理能力的教師團隊
為了順利實施大學英語“零課時”語法課程,要求英語教師仔細研究教學大綱中的每一點要求和培養(yǎng)意見,為大學本科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制定出更符合實際的教學計劃,挑選與編寫合適的語法學習資料。英語課時量的限制或減少導致學生課余時間的增多,但不等同于娛樂時間的增多。英語教師有較強的課堂外指導與監(jiān)管能力,規(guī)劃引導監(jiān)督學生將時間用于自主學習。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背景下,要求教師順利掌握和熟練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并且懂得梯度分配,有較強的將多媒體應用技術與教學管理相結合的能力。而實際上,隨著多媒體應用技術的智能化,人性化,更便攜化正為多媒體技術在現(xiàn)代教學管理中的應用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并與有實時,交互及海量信息與存儲特性的網(wǎng)絡相結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現(xiàn)代教學管理水平。
(二)有較強自主學習習慣的學生隊伍
多年的外語教學實踐證明,大學英語學習除了有限的課堂學習外,需要學生在課堂外進行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這就需要學生具備積極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而想要順利執(zhí)行大學英語“零課時”課程更要求學生具備這一能力。自主學習是與傳統(tǒng)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xiàn)代學習方式,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國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chuàng)造等來實現(xiàn)學習目標。對于自主學習的研究在本世紀初就開始引起學者們教師們的關注與重視,經(jīng)過十余年的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已有一定的基礎,大部分的學生都已經(jīng)有了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知道了它的重要性,自主學習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當然,由于受到傳統(tǒng)的被動式學習根深蒂固的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會依賴于教師,面對面授課,主動性仍有待繼續(xù)提高。此外,不少學生們因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時間,不太會利用學習資源等,自主學習仍停留在表面,能力的提高仍有不小的空間。但整體上來說,學生們已有一定的自主學習基礎,不少學生已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綜上所述,以上三大要素決定著“零課時”語法課程實施的可操作性,然而同時該課程與教師的課堂外指導管理能力,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課程網(wǎng)絡學習平臺的建設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隨著“零課時”語法課程的進行,教師的經(jīng)驗得以豐富,管理指導能力自然提高;該“零課時”課程網(wǎng)絡學習平臺的資源也不斷的豐富與完善;同時學生在有了該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目標的指引下清楚了自己的學習目標,在教師的遠程指導下,并熟悉了學習平臺的資源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便會相應加強。
[1]羅建平.構建大學英語零課時課程的可行性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2(05).
虞秦妹(1982-),女,江蘇南通人,碩士,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