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冤》《秦香蓮》《黛玉葬花》《孔雀東南飛》,自古女子多薄命;
《過昭關》《野豬林》《蘇武牧羊》《關羽走麥城》,從來男兒懷悲憤。
幾出戲巧妙地拼在一起,并對其主要情節(jié)做了生動形象的概括,這副對聯,無疑就是一篇“微型說明書”,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紅梅閣》《天女散花》《花為媒》;
《黃鶴樓》《游龍戲鳳》《鳳還巢》。
上下聯以黃對紅,樓對閣,鳳對花,對仗工整,聲律和諧;上聯天女散花于高高閣樓之上,以花為媒傳情,下聯是龍戲鳳,都是婚姻愛情故事,體現了從形式到內容的統(tǒng)一。
《碧波仙子》持《碧玉簪》不忘《春秋配》;
《青城女俠》仗《青霜劍》參與《楚漢爭》。
青城女俠是青城十九俠的簡稱。一個是持簪的文靜仙女,一個是仗劍在手的英姿颯爽的俠女,對比鮮明。
《一字獄》《二度梅》《三闖轅門》《四進士》打坐《五福堂》;
《六月雪》《七星劍》《八星慶壽》《九蓮燈》懸掛《十王廟》。
此聯對仗雖然不工,但形式新穎,構思巧妙,活潑有趣,樸實可愛。寥寥數字將十處戲巧妙地連在一起。
據《潮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