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者:陳梓萌
學(xué) 校:瀏陽市長南路小學(xué)
烽火少年
演講者:陳梓萌
學(xué) 校:瀏陽市長南路小學(xué)
我是來自瀏陽市長南路小學(xué)的陳梓萌。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這個故事,名字叫《烽火少年》。
那是1938年的11月,一場大火,將繁華、美麗、文明且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長沙城燒成了一片焦土,整個長沙哀鴻遍地、餓殍遍野,很多孩子來不及看父母最后一眼,便成了孤兒。在愛心人士的竭力幫助下,這些孤兒被安排進了長沙縣育英學(xué)校。他們,就是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抗日烽火下成長起來的一簇燦爛的奇花——育英抗戰(zhàn)兒童團。
帶著對侵略者的仇恨,兒童團的孩子們穿梭在長沙的大街小巷,挨家挨戶擊打居民的大門,用宣傳畫報和救亡歌曲來喚醒人們心中的悲憤、激發(fā)人們抗日的豪情,給死氣沉沉的破敗城市帶來一線生機?!皹屧诎Q,炮在怒吼,法西斯野獸正在咆哮……我們年紀(jì)雖小,抗日救國不辭勞”。小小年紀(jì)的他們,將悲傷藏在心底,將家仇國恨記在心中,像杜鵑一樣在不停地泣血歌唱:
帝國主義者,地主和軍閥
我們的精神使他們害怕
快團結(jié)起來,時刻準(zhǔn)備著
滴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如同那風(fēng)雪中傲立的寒梅,在民族危亡的時刻,孩子們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沉重的抗戰(zhàn)宣傳任務(wù)。育英兒童團先后奔赴湘潭、湘鄉(xiāng)、邵陽、衡陽、長沙等地進行敵后抗日宣傳,讓筆桿和歌聲成為反擊日寇的槍炮,讓劇場變成了反對日寇的戰(zhàn)場。他們背著圖書漫畫及樂器,沿著瀏陽河畔的團頭山、柏加山、鎮(zhèn)頭鎮(zhèn)、五美山等集鎮(zhèn)宣傳演出。一路上,他們四處刷墻報、貼標(biāo)語;遇到人多的地方他們就表演歌舞和話劇。餓了,吃一口難以下咽的干糧;渴了,就找路邊的水井捧一口泉水;休息時,他們用荊棘的刺挑開腳掌上的血泡;累了時,他們蜷縮在一起共同抵抗風(fēng)雨!沒有一個人不流血,但沒有一個人會流淚!遇到困境險境,他們就用兒童團“五不”誓言來堅定抗日的決心:
不上鬼子學(xué);不讀鬼子書;
不聽鬼子話,不入鬼子會;
不吃鬼子糖,不接鬼子物;
不告鬼子話,不帶鬼子路;
不受鬼子騙,不進鬼子團。
影珠山,離長沙城五十公里,青山疊翠,云霧繚繞,大地匯鐘靈之氣于此。山下的開物學(xué)校里,兒童團的孩子們正在熱火朝天地排練抗日話劇,渾不覺災(zāi)難已悄悄降臨——一隊日本鬼子在漢奸和翻譯官的帶領(lǐng)下氣勢洶洶地闖進學(xué)校。
漢奸拿著一個破鐵皮做成的喇叭,大聲地翻譯著鬼子的鬼話:
“孩子們,不要怕!皇軍給大家?guī)Ш贸缘膩砹?。?/p>
“孩子們,我們大日本帝國與你們是‘共存共榮’的,只要你們不宣傳,不抗日,你們就會有好日子過!”
鬼子發(fā)現(xiàn)羅孝榮、孫阜民、陳原天等幾個孩子無所畏懼的樣子,猜想他們就是兒童團的頭目,于是邊“呦西,呦西”掏出糖塊給孩子們,邊拿出汪精衛(wèi)的照片,讓漢奸逼問到:
“小朋友,這是你們中國現(xiàn)在的領(lǐng)袖,認得他嗎?”
阜民說:“壞家伙!”
原天說:“我認識,他就是汪精衛(wèi),賣國賊!”
翻譯官說出孩子們的意思后,鬼子抽出指揮刀,邊“死了死了”地吼叫邊在空中舞動戰(zhàn)刀,只聽見“啪啪”兩聲,原天的嘴角流出了鮮血。
漢奸又轉(zhuǎn)向榮子:“小家伙,快說,這是領(lǐng)袖!向領(lǐng)袖敬禮!”
榮子挺了挺身子,“呸”的一聲,向漢奸吐去一口唾沫!大聲喊到:“你是狗漢奸!他是賣國賊?!备访褚泊舐暫暗剑骸按虻构窛h奸,打倒賣國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氣急敗壞的鬼子摳動板機,子彈無情射向榮子、原天和阜民!
三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倒下了。三個不屈不撓的小英雄沒等到游擊隊的救援,甚至連自己相依為命、并肩作戰(zhàn)的小伙伴都沒來得及多看一眼,就被鬼子殘忍地殺害了!他們昂首挺胸,毫不畏懼,英勇地為自己的祖國獻出了年幼的生命!
他們傳承的湖湘文化精髓——愛國重義、勇敢尚武、經(jīng)世致用、自強不息鑄就了他們的錚錚鐵骨。他們在向全世界告示:湘勇可恃,中國不滅!
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