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霞 齊學勤 李曉義 張長理 王澤合 賀宏
小腎癌是指直徑<3 cm 的腎癌[1],因為病灶體積較小,所以患者大多沒有臨床癥狀,在體檢時病情才會被發(fā)現(xiàn)。隨著醫(yī)學影像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居民定期體檢意識的增強,我國無癥狀小腎癌的發(fā)現(xiàn)率顯著上升[2]。為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無癥狀型小腎癌診斷方面的臨床應用價值,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疑似無癥狀型小腎癌患者45 例,且該45 例患者均在確診前進行過常規(guī)B 超及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對兩種影像學檢查結(jié)果的敏感性、準確性、特異性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疑似無癥狀型小腎癌患者45 例,其中男25例,女20 例;年齡30 ~70 歲,平均年齡(55±3)歲。所有患者均無明顯臨床癥狀,經(jīng)相關(guān)影像學檢查確定其腎臟病灶直徑均<3 cm,已排除未進行手術(shù)病理檢查的病例。
1.2 方法對兩種影像學檢查結(jié)果的敏感性、準確性、特異性進行分析。
1.2.1 常規(guī)B 超檢查:使用Toshiba(SSA-250A)型超聲儀進行常規(guī)超聲檢查,檢查范圍為患者的腎臟區(qū)域,對患者腎臟部位回聲情況進行觀察。
1.2.2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使用 PHILIPS(HD11XE)型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對患者的兩側(cè)腎部進行橫向、縱向、冠狀面的掃查[3],對病變部位的形態(tài)、大小進行記錄,再進行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觀察,記錄病灶部位的血流分布情況。
1.2.3 診斷結(jié)果確認:每種診斷方法均由兩名任職兩年以上的專業(yè)醫(yī)師進行影像學分析,并分別對結(jié)果進行判斷,如出現(xiàn)結(jié)果不一致則由兩人再次進行討論給出診斷結(jié)果。
1.3 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收集患者的常規(guī)B 超檢查、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手術(shù)病理結(jié)果資料,對常規(guī)B 超檢查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情況進行觀察。常規(guī)B 超檢查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的敏感性=常規(guī)B 超檢查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陽性符合例數(shù)/手術(shù)病理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陽性例數(shù)×100%;常規(guī)B 超檢查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的特異性=常規(guī)B 超檢查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陰性符合例數(shù)/手術(shù)病理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陰性例數(shù)×100%;常規(guī)B 超檢查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的準確性=(常規(guī)B 超檢查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陽性符合例數(shù)+常規(guī)B 超檢查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陰性符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的敏感性=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陽性符合例數(shù)/手術(shù)病理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陽性例數(shù)×100%;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的特異性=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陰性符合例數(shù)/手術(shù)病理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陰性例數(shù)×100%;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的準確性=(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陽性符合例數(shù)+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陰性符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shù)病理檢查手術(shù)病理檢查確診無癥狀型小腎癌陽性40 例占88.89%,無癥狀型小腎癌陰性5 例占11.11%。陽性病例包括透明細胞癌28 例,顆粒細胞癌10 例,透明細胞癌伴顆粒細胞癌2 例;病理分級包括G1 31 例,G2 6 例,G3 3 例。陰性病例包括錯構(gòu)瘤3 例,腎囊腫2 例。
2.2 常規(guī)B 超檢查常規(guī)B 超檢查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陽性22 例,無癥狀型小腎癌陰性23 例。常規(guī)超聲檢查在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上的敏感性為50.00%,特異性為60.00%,準確性為51.11%。見表1。
表1 手術(shù)病理檢查和常規(guī)B 超檢查結(jié)果比較 例
2.3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陽性38 例,無癥狀型小腎癌陰性7例。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上的敏感性為92.50%,特異性為80.00%,準確性為91.11%。見表2。
表2 手術(shù)病理檢查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jié)果比較 例
2.4 兩種影像學檢查結(jié)果比較在無癥狀型小腎癌的臨床診斷上,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上均明顯較常規(guī)B 超檢查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和常規(guī)B 超檢查結(jié)果比較n=45,%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無癥狀型小腎癌的臨床診斷上,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分別為92.50%、80.00%、91.11%,常規(guī)超聲檢查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分別為50.00%、60.00%、51.11%??梢?,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上均明顯較常規(guī)超聲檢查具有顯著性優(yōu)勢。研究彩色多普勒檢查圖像可見,無癥狀型小腎癌的病灶部位邊界比較清晰,病灶形態(tài)多呈圓形及類圓形,病灶部位的球體感較為明顯,回聲強度表現(xiàn)多為高回聲[4],經(jīng)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觀察病灶部位及周圍的血流多呈“樹枝狀”、“環(huán)狀”血流[5]。而常規(guī)B 超檢查由于無癥狀型小腎癌病灶往往比較小,并且缺乏較為典型的臨床癥狀,所以比較容易和腎臟其他良性病變混淆,在鑒別時存在一定的困難。
無癥狀型小腎癌大多處于小腎癌的早期,而早期小腎癌的組織結(jié)構(gòu)特點是存在“假包膜”,“假包膜”的存在就使病灶部位邊界的彩色超聲聲像圖較為清晰,通過彩色血流信號的探測可以觀察到病灶內(nèi)部及周圍的血流分布情況,這對于小腎癌的臨床診斷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無癥狀型小腎癌的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聲像圖具有形態(tài)觀察明顯的特點,可較為直觀的觀察到病灶清晰的邊界,球體感的形態(tài),顯著的回聲,且同結(jié)合血流情況分析可顯著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同時,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方法在臨床應用時比較方便、無創(chuàng)、可重復性強、檢查費用不高,對于無癥狀型小腎癌的臨床手術(shù)方案制定及日常體檢篩查都具有確實的臨床價值。見圖1。
圖1 病灶內(nèi)部及周圍血流分布
本組患者經(jīng)手術(shù)病理檢查確診無癥狀型小腎癌陽性40 例(占88.89%),無癥狀型小腎癌陰性5 例(占11.11%)。陽性病例包括透明細胞癌28 例,顆粒細胞癌10 例,透明細胞癌伴顆粒細胞癌2 例;病理分級包括G1 31 例,G2 6 例,G3 3 例。陰性病例包括錯構(gòu)瘤3例,腎囊腫2 例。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復合41 例,有5 例出現(xiàn)誤診,主要原因如下:部分無癥狀型小腎癌的回聲特點和良性錯構(gòu)瘤比較相似,且高回聲大多出現(xiàn)在脂肪組織;部分無癥狀型小腎癌的直徑太小,并且腫瘤的惡性傾向不十分明顯[6]。所以,臨床操作人員應不斷學習,積極積累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經(jīng)驗,提高對儀器的相關(guān)操作水平,降低診斷偏差。
早期準確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對于患者的臨床治療及遠期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認為彩色多普勒超聲可以作為無癥狀小腎癌的臨床診斷首選手段,可替代常規(guī)B 超作為日常體檢的腎臟病灶篩查手段,但對于不易于診斷的非典型病例,應綜合參考其他影像學檢查方法給出準確臨床判斷,提高臨床檢出率。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臨床診斷無癥狀型小腎癌方面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并具有方便、無痛、快速的特點,在無癥狀型小腎癌臨床體檢篩查上有積極意義。
1 付紅,羅曉輝,王禾,等.影像學檢查在小腎癌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及比較.現(xiàn)代泌尿外科雜志,2012,17:479-481.
2 姚曉松,張穎,陳菲,等.不典型小腎癌超聲誤診分析.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1,13:104-105.
3 吳敏.彩超在小腎癌健康體檢中的應用價值.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2,33:677-678.
4 姜濤,肖莉.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小腎癌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價值.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3,18:107-108.
5 徐建紅,文興躍,李俊來,等.小腎癌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價值.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9,17:255-257.
6 倪志偉.無癥狀性早期小腎癌的超聲診斷及鑒別診斷.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