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們的眼睛、耳朵會被一些假象所迷惑外,我們觸摸到、感覺到的事物也未必是真實的。小心哦,這次你的觸感可能要上當(dāng)嘍!
將食指和中指交叉,然后觸摸一個小的圓形物體,比如曬干的豌豆。有什么感覺,是不是覺得自己好像夾了兩顆豌豆?哈哈,你所經(jīng)歷的就是觸感錯覺。最近,科學(xué)家們正熱衷于研究觸感錯覺,以探索和揭示人類感知的奧秘。下面我們就借助一些身邊的小工具來體會幾個觸感錯覺小實驗吧!
亞里士多德錯覺
亞里士多德錯覺是最古老的錯覺,上面手指夾豌豆的例子就屬于這類。亞里士多德錯覺最核心的原理就是感知分離。
夾豌豆錯覺的原因是當(dāng)我們交叉手指時,這兩個手指平時不接觸的兩個側(cè)面便“相會”了,然后觸感從這兩個側(cè)面分別傳向大腦。由于正常狀況下兩個手指的這兩個側(cè)面是幾乎不會同時接觸同一個物體的,于是,我們的大腦意識不到手指已經(jīng)交叉了,便“想當(dāng)然”地以為是兩顆豌豆。
“大小—重量”錯覺
你可以跟你的家人和朋友做這個實驗。找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紙箱子,里面各放一塊磚,檢查并確保兩個箱子的重量相同。讓其他人依次抱起這兩個箱子,并告訴你哪個箱子更重。通常,大多數(shù)人會告訴你小的箱子比較重。即便他們把箱子打開看到里面的磚塊是一樣的,并多次抱起箱子,他們?nèi)匀粫猿终f小的箱子比較沉。
這種錯覺的確切原因現(xiàn)在仍然是個謎。實驗結(jié)果表明,人們最初以為抱大箱子需要的力氣要比小箱子的大,但是,他們最后都會無意識地調(diào)整到一樣的力量。但奇怪的是,盡管他們的身體“無意識”的知道兩個箱子一樣重,他們的大腦卻仍然認(rèn)為小箱子會更重一些。
手感錯覺
指尖是我們身體最敏感的部位,因此,它也是最容易被錯覺“愚弄”的部位。最典型的手感錯覺其實只需借助梳子就可以實現(xiàn)。請你找一支普通的梳子和鉛筆,將食指平放在梳子的齒尖上,然后用鉛筆在梳齒上來回滑動。整個過程中,梳齒在波浪式地左右搖擺,但是我們的手指卻會感覺仿佛有很多觸點在上下跳動。
科學(xué)家解釋,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通常會按照我們習(xí)慣的方式去解釋外界的變化。梳齒的運動是我們的大腦所不熟悉的,但是我們的皮膚會隨著梳齒的運動而發(fā)生形變,而這種皮膚的形變是我們熟悉的,有點類似于手指在浮雕上移動的效果。
羊皮紙皮膚錯覺
羊皮紙皮膚錯覺是芬蘭的一位大學(xué)生發(fā)現(xiàn)的。在實驗中,他支起一個麥克風(fēng),然后讓志愿者們站到麥克風(fēng)前揉搓自己的雙手,同時將揉搓的聲音通過麥克風(fēng)再用耳機放給他們聽。如果揉搓的速度加劇的話,志愿者報告說,他們感覺自己的手很干很滑,就像羊皮紙一樣。這個時候如果將揉搓速度降低的話,他們會報告說他們的手好像變粗糙和濕潤了。如果你的家里沒有這些設(shè)備,你也可以嘗試戴著耳塞摩擦雙手,應(yīng)該也能感覺到手變滑了。
如果你身邊剛好有黑板和耳塞的話,你還可以試一下下面這個小實驗。在黑板上寫一些字,然后將字擦掉并戴著耳塞再寫一遍(耳塞最好選擇消音的)。你會發(fā)現(xiàn),盡管還是相同的黑板和粉筆,但當(dāng)你聽不到粉筆在黑板上寫字的聲音時,會感覺那塊黑板更光滑一些。
這幾個實驗都說明,我們的觸覺受到了聽覺的影響,專家把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跨感官交互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聽覺和觸覺之間的“跨感官交互作用”特別強烈,這也許是因為這兩個感官都能夠感知到機械能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