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
各位同學,你們走進了大學,也算是這個人生階段的成功人士。接下來,你們的期望值將不斷地被調(diào)高,因為進了好大學就應(yīng)該有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應(yīng)該有更好的未來。你們的人生將不斷被這種更高的期望值推向“不成功就會很麻煩”的境地,這似乎更像一個無底洞。所以,今天要跟大家溝通的話題,叫作“漂亮的失敗是另一種成功”。
輸?shù)皿w面,并且有尊嚴
當下是一個成功學泛濫的時代。中國的很多亂象,都與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成功有關(guān)。我們只追求現(xiàn)實的結(jié)果,往往不追求真理;我們把結(jié)果看得非常重,因此我們從不享受過程;我們?yōu)榱藢崿F(xiàn)某種期待,往往不擇手段。
2012年,我參與了倫敦奧運會的報道,倫敦奧運會最重要的口號,叫“影響一代人”。有記者提問:“體育如何影響一代人?”倫敦奧組委的一位官員回答:“體育教會孩子們?nèi)绾稳ペA。”這句話很正常,在中國,很多事都能教會孩子們?nèi)绾稳ペA,但是他的下一句話讓我格外感動:“同時,教會孩子們?nèi)绾误w面并且有尊嚴地輸?!?/p>
這是中國人很缺乏的一種教育。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孩子們從小到大,什么時候?qū)W習過如何體面并且有尊嚴地輸?
我記住了這句話。一方面,它讓我更加明白,體育為什么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它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此時的中國。
仔細想想,在我們的人生中,誰躲得開失???誰躲得開挫折?可是如果從小到大,我們都沒有接受過挫折與失敗的教育,不能夠體面且有尊嚴地面對失敗,那么成功又有什么意義?
其實老祖宗早已明白這個道理,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為什么我們從來不給孩子們教“十有八九”時該有的心態(tài)和應(yīng)對能力?
我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輸了一場球,一幫人痛哭了一夜,集體喝酒。很多年之后回望,才知道和后來所要經(jīng)歷的一切相比,那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失敗,而且是多么美好和難忘的失敗??墒钱敃r,我們以為世界末日來了。
近年來,在很多高校,不止一次地發(fā)生年輕學子在美好的年華結(jié)束自己生命的不幸事件。我們的考試分數(shù)很高,內(nèi)心卻不夠堅強,很小的挫折都會被我們放大。更何況,在太多“成功學”的概念籠罩下,稍微有一些不如意,人便會陷在負面情緒中難以自拔。
因失敗而偉大
其實,回頭看中國歷史,包括世界歷史,想想看,失敗很可怕嗎?中國有無數(shù)的歷史人物,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失敗,而不是因為成功。
岳飛是因為成功才偉大嗎?如果從我們現(xiàn)在的“成功學”角度來看,岳飛很失敗。不管他仗打得怎么樣,被人家N道令牌召回,最后還給處死了,在當時的社會來說,他是一個失敗者。當時的成功者是誰?是秦檜。但岳飛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對嗎?
林則徐的人生成功嗎?大家只記住了他成功的那一點——虎門銷煙,但不知道在很多“妥協(xié)派”的壓力下,一年之后林則徐被貶職。從當時的官場角度來說,他成功嗎?一點兒也不。
這些例子都是為了說明,補上“失敗”這一課,對于此時的中國和每一個中國人而言,是多么重要的事。
失敗,其實有很多意義,這些意義比成功大,或者說,有一種成功必須以失敗作為助推力的。南唐李后主,要論失敗的話也登峰造極了,我們想要經(jīng)歷那樣的失敗都很難。但我們至今仍在談?wù)撍瑸槭裁??因為他作為一位偉大的文學家,留在了中國的文學史中。如果不是國破家亡,他會寫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的詞句嗎?不會。這個失敗對于李后主固然慘痛,但對于文學何嘗不是一件幸事?在他的文字中,失敗竟然成為一種美妙的意境。
莫扎特,我不止一次去過他的故鄉(xiāng)薩爾茨堡。他生前在家鄉(xiāng)不是一個受歡迎的人,屢受排擠,命運多舛。但他又是一個天才,天才到什么地步?他一生中創(chuàng)作的音樂作品,交給普通人抄譜,終其一生都未必抄得完。但是在現(xiàn)實中,他的人生很失敗,不成功。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莫扎特傳》這部電影。他的對手——一個宮廷樂師,處處給他制造阻礙,但是今天,你是否還能記得他的對手的作品?不能。然而莫扎特到今天始終是一個天才的形象,活在全世界人的心目中,而且在他的音樂中,你聽不到失敗,聽不到挫折,聽不到身世的飄零和所有的難言之隱。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我們?nèi)ヌ接懾惗喾业亩@,探討馬勒家庭的不和睦——他很年輕的時候就寫下《亡兒之歌》,連他的妻子都覺得,這將是一種預言,后來他的孩子真的夭折了……但是到了前年,馬勒的交響樂在全世界上演的頻率已經(jīng)超過了貝多芬,成為第一。他曾經(jīng)說,自己的音樂是寫給50年后的人們的,他說對了。
另外還有多少偉大的詩人,正是因為人生中的不幸、挫折和磨難,才創(chuàng)作出那些偉大的作品。我們都知道蘇軾的詩詞作品很有價值,但蘇軾的仕宦生涯其實是非常糟糕的,他屢屢被排擠、貶謫,但即便這樣,他仍然留下了傳世佳作。所以,以史為鑒,回歸到個人去看,我們應(yīng)該知道,失敗有時是必需的,而且是偉大創(chuàng)作的重要動力。
失敗是一門必修課
人如果一直處于“成功”的狀態(tài),慢慢也就麻木了,你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反倒是時常降臨的失敗與挫折,是上帝給你的一個提醒,讓你從“失敗”這門課里,受到某些教育。
我采訪過一位企業(yè)家,問他喜歡什么樣的司機,他說他喜歡出過車禍的司機。為什么?出過車禍的司機比其他人更懂得安全駕駛的重要性。這是20年前我聽到的回答,當時還不是太理解,越往后越覺得有道理。司機都是新的猛,越老越謹慎,因為剛開車的時候天不怕、地不怕,沒經(jīng)歷過失敗,覺得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當你自己出過車禍,甚至親身經(jīng)歷過糟糕的事故,才會越來越謹慎,越來越小心,越來越知道安全駕駛的重要性。挫折與失敗就是這樣成為一種教育的。
在一個人的成長當中,智商很重要,但是到我這個歲數(shù)就會明白,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智商決定你有資格與誰競爭,而情商決定最終誰能贏。在座的各位,你們的智商是相差無幾的。但是走出校門之后,誰更有可能成為學校的“一張名片”,恐怕更多要靠情商了。與他人的合作,對社會的了解,對自己的心理調(diào)控,經(jīng)得起失敗,經(jīng)得起表揚,讓自己走得穩(wěn)、走得遠,內(nèi)心強大而不失趣味,永遠對前方充滿好奇……
我自己弄了一個“東西聯(lián)大”。清華、北大、人大、中國傳媒大學,每所學校都會給我提供五六份研究生簡歷,我會從中選擇兩個人。二期學員中有一個學生,始終搞不清楚自己為什么會被錄取。我沒跟她說,其實就是因為在別的簡歷里,我看到的全是成功,得過什么獎、有什么優(yōu)秀作品、如何年輕有為……唯獨在這個姑娘的簡歷里,我看到了她的失敗和她對挫折的態(tài)度。
那么,經(jīng)歷過這樣的打磨,有些東西我不用再教她了。對于年輕人,我并不很關(guān)心你們得過多少表揚,有過多少成就,我只擔心你們幾乎沒經(jīng)歷過像樣的挫折。我覺得每一所優(yōu)秀的高校,都應(yīng)該在畢業(yè)證上列出一門課程的得分,證明這個學生是否接受過挫折教育,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只有既得到過很多表揚、也經(jīng)歷過很多挫折的人,才能作為一名合格的畢業(yè)生,去面對前程未卜、風險未知的人生旅途。
失敗,是更好人生的開始
此外,我們還應(yīng)該明白,挫折與失敗原本就是變革的機會。剛才我說過,任何失敗都有可能是上帝對你的一種提醒,讓你靜下來思考,改變原來的路徑。
體育賽場上一直有一個準則——勝者不變敗者變,對嗎?在不久前結(jié)束的勇士隊和騎士隊的NBA總決賽中,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第四場時勇士隊的變陣?為什么?他們在總比分1∶0領(lǐng)先的情況下,被騎士隊連扳兩局,總比分1∶2落后。勇士隊變陣后一開始并不成功,第四場比賽上來就被打成7∶0,但他們堅持了下去,在那場比賽中完勝對手,最后“勇士”徹底擊敗“騎士”,成就了總冠軍的偉業(yè)。最關(guān)鍵的一場比賽,就是1∶2落后之后的變陣。
問題就在這兒。體育賽場上永遠是“勝者不變敗者變”,生活中,往往也是這樣,被挑戰(zhàn)者以不變應(yīng)萬變,挑戰(zhàn)者才要出奇制勝。失敗逼迫人們不得不變革。
今年西甲冠軍巴薩得到了“三冠王”,但如果回到1月份的時候,這是幾乎所有的體育迷都想不到的。因為當時巴薩隊近乎要完蛋了,他們輸給皇馬,輸給塞爾塔,尤其是在新年伊始,輸給了皇家社會隊。
失敗就像是一個擠破毒瘤的過程。一次失敗好像還無所謂,兩次失敗似乎也還能扛,但是輸給皇家社會隊之后,整個隊的矛盾全面爆發(fā)出來:梅西和主教練之間的問題、踢球風格的問題,等等。這個時候球員們意識到,如果不認真面對現(xiàn)實,做出一個新的決定,他們將一事無成。
球隊從那次失敗開始,真正走上了正軌,創(chuàng)造了足球史上又一個“三冠王”的奇跡。如果沒有此前接二連三的失敗,尤其是輸給皇家社會隊的這次慘敗,如果當時稀里糊涂地贏了,所有的問題恐怕仍會稀里糊涂地存在著。隔幾場輸一場,隔幾場再輸一場,最后或許能拿到“三冠王”的一冠,但不會達到如此偉大的高度。
人的一生很短,仔細一想也很長,要經(jīng)歷多少關(guān)口?在這些關(guān)口所做出的抉擇,往往影響命運的走向。而失敗,往往是更好人生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