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越
近年來,寶雞市審計局把政府建設項目審計作為重中之重,依照“依法審計”、“實事求是”、“兼顧各方利益”的原則,積極探索政府投資審計新路子,努力實現投資審計全覆蓋,用審計筑起了一道“防火墻”,政府投資審計取得了“四兩撥千斤”的成效。截至2014年底,該局審計完成政府投資項目42個,審減資金3.78億元,平均審減率13%,收繳各種違紀資金1200萬元,督促繳納漏繳的各種稅費201萬元,罰款207萬元。對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基本實行了審計全覆蓋,在挽回經濟損失、節(jié)約財政資金的同時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2013年寶雞市審計局被寶雞市市政府記集體二等功一次,2014年被人社部和審計署表彰為全國審計機關先進集體
有條件要干,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干,
投資審計全覆蓋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
經濟領域尤其是工程領域往往是各類犯罪活動的多發(fā)地和重災區(qū)。2012年,寶雞市共立各類經濟犯罪案件378起,破獲經濟犯罪案件275起,移送起訴 367人,涉案金額 9.03億元,挽回經濟損失 2.58億元。2013年初,寶雞市審計局新一屆領導班子分析認為,如果審計工作做到前面、監(jiān)管到位,就可以避免經濟領域這些違法違紀問題的發(fā)生。于是,局領導分頭深入區(qū)縣、企業(yè)、政府部門調研,摸清寶雞市投資建設項目底數。經過認真調研,發(fā)現在投資審計方面存在著質量風險意識不強、審計覆蓋面不夠廣、審計任務重與審計力量不足矛盾突出、審計方法嚴重滯后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工作的全面開展。為此,專題向市委、市政府領導匯報調研了解的情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采取將投資審計專項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配備專業(yè)審計人員、增設投資審計二科、征集社會審計力量、出臺法規(guī)條例等手段支持開展政府投資審計。
根據近年來政府投資建設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寶雞市出臺了《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監(jiān)督辦法》等文件,進一步明確了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范圍和分工、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實行建設單位申報和審計計劃管理、委托審計和經費保障等重要事項,擴大和規(guī)范了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審計內容,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處理處罰力度。同時,寶雞市審計局還建立完善了行政執(zhí)法責任制、執(zhí)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審計項目操作規(guī)程、審計質量分級負責制、審計復核制度、審計業(yè)務會議制度等,進一步規(guī)范了審計工作流程。
審計機關根據工作需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將部分審計項目委托給具有相應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參與審計,并聘請專家進行指導和把關。同時,加強與財政、發(fā)改、建設、紀檢監(jiān)察、公安、檢察等部門的協(xié)調溝通,探索建立投資審計聯(lián)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投資審計情況,研究制定規(guī)范投資市場秩序措施,督促抓好審計結果落實,形成齊抓共管整體合力。
寶雞市審計局加大審計技術裝備的投入,及時給工程審計人員配備計算機和工程審計軟件,為投資建設項目審計提供各種便利,使他們能夠及時掌握、運用先進的審計手段和專業(yè)規(guī)范,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極大地提升了審計質量;同時,采取專家復核、跟蹤審計、專項審計、審計調查、現場勘查、備案核查等多種審計方式,擴大審計覆蓋面。
寶雞市重點建設項目涵蓋工業(yè)、農業(yè)、民生等八大工程和城鎮(zhèn)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領域。這就要求在投資項目審計中,審計人員既要熟悉各行各業(yè)的政策規(guī)定,又要精通各類工程建設項目的定額規(guī)范,還要掌握工程建設的國家設計標準要求。為此,市局有計劃、有重點地派遣審計業(yè)務骨干赴審計署、南京審計學院、省廳參加與投資審計相關的培訓班進行專業(yè)培訓,加強與周邊市縣區(qū)交流學習,使審計人員熟悉掌握工程審計的先進技術方法,借調技術骨干來審計局幫助審計,初步建立了全市投資審計隊伍。
老藥方治不了新病,對癥才能下藥,投資審計全覆蓋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須在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上出實招
近年來,寶雞市審計局加大改進創(chuàng)新的力度,采取有效方式方法實施審計全覆蓋,切實扭轉審不了、審不好的問題。
在審計對象上,擴大審計范圍。針對不同的審計項目采取不同的操作辦法。一是對投資額在1000萬元以下的項目,建設單位在市審計局建立的中介機構中選取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工程竣工結算審計,然后在市審計局投資審計辦公室進行備案。二是對投資額在1000-3000萬元的項目,建設單位商同市審計局,在市審計局建立的中介機構中抽取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工程竣工結算審計,市審計局在建立的專家?guī)熘谐槿<疫M行復審,以復審結果為最終結果,出具審計報告,然后在市審計局投資審計辦公室進行備案登記。三是對投資額在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建設單位對已完工,并已進行竣工驗收的工程,在當年11月底,報市審計局,市局投資科對所有上報項目進行調研、了解和分析,報市政府列入下年度審計計劃,由市局進行竣工決算審計。由此,逐步實現審計全覆蓋。
在審計過程中,實施“五審”機制。一是必審制。該局對全部使用預算內投資資金、專項建設資金、政府舉借債務籌措的資金等市、縣財政資金的建設項目,以及未全部使用財政資金,財政資金占項目總投資比例超過50%,或者占項目總投資的比例在50%以下,但市、縣政府擁有項目建設、運營實際控制權的建設項目,必須全部納入審計,做到全覆蓋。二是計劃制。該局將保障房、城市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重點行業(yè)、重點部門、重點單位和領導重視、社會關注、百姓關切的投資項目作為審計重點,列入審計項目,實施計劃管理。并對多報工程量、工程定額子目超標準、違規(guī)調增合同、未扣除預備費、多計安全文明施工費和保險費等問題進行查處。三是核查制。該局對計劃以外的投資項目,要求建設單位在委托中介機構進行竣工決算審計的同時,必須向市審計局申報經同意后方可實施。在此基礎上,組織專門人力對中介機構出具的審計報告進行復核。四是審結制。該局對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實行“先審計、后結算”,凡屬于審計范圍內的政府投資項目,未經結算審計,建設單位不得結清工程價款,并把此作為一條剛性規(guī)定。五是審決制?!掇k法》要求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簽訂施工合同時,要把竣工決算審計作為合同重要條款明確約定。該局聯(lián)合發(fā)改及項目主管部門對未竣工決算審計項目,一律不進行竣工驗收,不辦理相關手續(xù)。
治標需治本,標本兼治才是生存之道,
投資審計全覆蓋既要重數量還要重質量,
必須把防范風險放在首位
究竟是數量重要還是質量重要,實施投資審計全覆蓋之初,大家的意見是有分歧的。對此,局長景東成的態(tài)度是明確的:沒有數量容易出現漏洞,沒有質量漏洞更大,必須數量質量一起抓,絕不能顧此失彼。經過反復研究和探索,寶雞市審計局總結出了行之有效的把控質量、防范風險的辦法。
在結果認定上,實施“三會一定”制。一是進點會。召開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中介結構參加的審計項目進點會,公開審計范圍、重點和目標,明確審計期限和審計配合要求。二是核對會。組織中介機構、施工單位就通報會達成的意見,從專家?guī)熘谐槿I(yè)對口的專家,進一步核對,查找審計漏洞和不足。三是通報會。組織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中介結構,召開審計問題通報會,聽取各方意見,充分研究討論,相互達成共識。四是定案會。在通報、核對的基礎上,召開審計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中介結構四方會議,審定審計結果,“四方”簽字確定審計結論,確保審計質量。
在使用中介機構上,實行“招審”兩分離。一是建立中介庫和專家?guī)?。按照實力強、業(yè)績好、費用低的標準,嚴格考查和篩選,在全省范圍確定中介和專業(yè)技術人員,建立中介和專家備選庫,通過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等形式,在備選庫中招聘中介和專家參與投資項目審計。同時,對“兩庫”引入動態(tài)競爭機制,一年一考評,一年一變更,一年一公布。二是強化招投標內部管理。該局將聘用中介服務與實施審計 “兩分離”,負責招標的人員,不參與具體項目審計,具體負責項目審計的人員,不參與中介招標,相互監(jiān)督,相互制約,做到了依法、公開、廉潔招標,實現了中介、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三滿意”。三是加強對招投標組織領導。該局成立了“一把手”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紀檢組長、審計處副處長為副組長,法規(guī)、監(jiān)察、辦公室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聘用中介領導小組和招標辦,加強對招投標組織管理。實踐證明實行三會一定、招審分離等做法效果顯著。建立完善監(jiān)督考核機制:一是通過重點抽審、專家復核、聘請第三方復審等措施。監(jiān)督檢查社會中介機構審計質量。二是實行末位淘汰考核制度。鑒于社會中介機構的資質和信譽參差不齊,審計機關按照優(yōu)勝劣汰的原則,實行末位淘汰考核制度,每半年綜合考核一次,對于連續(xù)兩次考核得分都在末位的中介機構,要適時中止聘請或直接予以清退。三是依法追究弄虛作假、徇私舞弊行為。社會中介機構因弄虛作假、徇私舞弊或濫用職權造成審計結果嚴重失實以及發(fā)生其他重大過失、違約等情況的,取消其在本區(qū)域從事政府性投資項目審計資格,責令其賠償全部經濟損失,并依法追究相關責任。四是通過建立社會中介機構投資審計信息庫、政府網站、情況通報等形式,公布社會中介機構的審計質量。
寶雞市投資審計以豐碩的實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傾注了審計人的艱辛與汗水,彰顯了審計人的大愛與奉獻,也收獲了欣慰和榮譽,承載了信任和重托,激發(fā)了使命和決心,未來的投資審計道路上,他們必將以為國利民的情懷和熠熠生輝的成績,將寶雞市投資建設領域打造為一片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