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瑩
因為鳥類擅長運動的特點,我們往往會追求把它們拍到清晰、數(shù)毛,定格它們動態(tài)的瞬間,但是有時,為了增強動感的效果,表現(xiàn)虛實相間的形態(tài),尤其針對鳥類的飛行,可以采取慢門追拍的方法。
必備器材
首先要有穩(wěn)定的腳架和云臺,液壓云臺比較適合追拍,它的平滑移動能夠提供更大的穩(wěn)定性。其次要選擇追焦速度較快的相機,在追拍的過程中,要隨時進行再次對焦。當然,提前預判鳥兒的飛行軌跡,盡量選擇和鳥兒的飛行軌跡保持平行的位置也會大大提高成功率,這時,中途不對焦的連拍也可以達到成像全部成功。
拍攝時,需要一只眼睛盯著取景框,一只眼睛盯著周邊,可以隨時修正拍攝點,保持相機鏡頭追隨的速度和鳥兒飛行的速度一致,讓鳥兒保持在取景器中的同一個位置。
最佳速度
快門速度越慢效果越好,但為了保證成功率,一般需要控制在1/30-1/60秒左右。假如是常見的鳥類,飛行也是它們的常態(tài)時,可以降低拍攝速度到幾分之一秒進行練習,比如拍攝大天鵝。另外,鳥兒的飛行速度越慢,則慢門拍攝的速度越低才能達到好的效果,反之則需要提高速度保證成功率。
除了飛行,鳥兒的快速奔跑等等都可以采用慢門追拍的方法,對于初學者成功率不高,但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練習,一定會拍出只有鳥兒的頭部清晰而身體其他運動的部位虛化的好片。
哪些情況適合
慢門拍鳥
大型鳥類的飛行最適合慢門追拍,因為它們的體積較大,飛行速度較慢,相對容易對焦和追隨。
光線比較暗的時候,用高速拍攝時必須提高感光度,但這常常會因噪點等問題而影響畫質(zhì),這時用較低的感光度慢速拍攝,可以彌補不足。
背景較亂時,用慢門拍攝可以將背景拉虛,將主體凸顯出來。
鳥兒在滑行中翅膀扇動頻率低時用慢門拍攝效果不是很明顯,只有在鳥兒翅膀扇動頻率高時,慢門效果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