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標
(江西省煤田地質局普查綜合大隊 江西 南昌 330201)
淺析建筑基坑施工中的逆作法施工技術
吳志標
(江西省煤田地質局普查綜合大隊江西南昌330201)
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城市用地面積越來越小,使得建筑施工場地受到限制,因此,在深基坑施工過程中,對其開挖支護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逆作法是當前我國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逆作法和傳統(tǒng)的深基坑施工技術相比,不但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質量,而且還能節(jié)約工程施工成本,在加上逆作法施工噪音小,不會對周邊環(huán)境造成影響,使得逆作法施工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
逆作法;深基坑;應用
逆作法施工技術通常用在具有多層地下室的高層建筑結構中,逆作法施工技術和傳統(tǒng)的地下工程施工技術相比,具有很多的優(yōu)越性,即使在建筑密度比較大,施工場地狹窄、地層結構復雜的施工環(huán)境中也能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尤其是超過三層的地工程施工中更能發(fā)揮其良好效果。逆作法施工技術不同于常規(guī)的建筑工程施工順序,常規(guī)的施工順序首先進行基坑的開挖,然后再逐漸的向上施工,其基坑的開挖支護屬于建筑工程施工措施的范圍,使其和建筑地下結構完全的分離,而逆作法施工技術是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施工的一種方法,其原理是首先沿著建筑地下工程的軸線進行連續(xù)墻或其他支護結構的施工,同時在內部相應位置施工中間支撐樁,支撐樁的主要作用是為在地下工程底板封底之前承擔上部結構傳下來的荷載或施工荷載,之后在進行地下工結構一層的梁板結構施工,并將其作為逆作法施工中的地下連續(xù)墻支撐,隨后在逐層向下進行土方開挖并進行各層地下結構的施工,采用逆作法施工可以快速的完成地面一層的樓面結構的施工,這就為上部結構其他各層的施工提供了條件,能夠順利的進行地上結構的逐層施工。總之,逆作法施工技術將地面作為工程的起點,同時開展地下結構、地上結構施工的一種先進的施工方法,它可以分為全逆作法、半逆作法、部分逆作法、分層逆作法四種,此外根據地面梁板結構是否采用封閉式、敞開式,逆作法施工技術可以分為封閉式逆作法和開敞式逆作法。
某高層建筑工程總建筑面積11.3萬m2,地下4層,地上21層,基坑的埋設17.2m。結構工程地質條件和工期要求,本工程基坑開挖順序采用全逆作法進行施工,本工程逆作法施工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地下連續(xù)墻施工、中間支承柱施工和地下結構的施工。
2.1中間支撐柱的施工技術
本工程采用的是鋼管柱作為中間支撐柱,鋼管柱的施工應嚴格控制吊裝的垂直度,由于逆作法特殊的施工工藝和工程地質的實際情況,在加上工期的限制,決定了本工程在進行地下室的豎向構件施工時必須采用鋼管柱,而鋼管柱豎向構件的施工的關鍵是如何進行垂直度的控制,在吊裝之前首先在樁頂標高以下1m處設置一個定位鋼板,定位鋼板上應安裝三個調節(jié)螺栓,用來進行鋼板水平的調整,鋼管柱中部采用鋼筋籠定位架,在地面也設置井字形定位木架,通過本工程的實施,這種定位方法能夠獲得非常高的精度,完全能夠滿足工程的需要。
2.2地下連續(xù)墻技術
2.2.1導墻的施工
本工程導墻的間距為1200mm,控制寬度以軸線控制迎坑面內收20mm,迎土面外放30mm,以保證成槽機械施工中有一定的平面尺寸余量。導墻混凝土強度采用C30。導墻的墻腳深度為1.6m,導墻的基座位于承載力比較高的密實土上,導溝開挖至設計標高后,將基底夯實,分三次進行導墻混凝土的澆筑,底板→直墻→填土→頂板,直墻拆模后,應立即在兩段直墻間架設間距1.5m的支撐。待導墻混凝土的強度達到75%后,導墻背后采用粘性土分層回填并夯實,以防漏漿,如圖1所示。
圖1 導墻幾個施工示意圖
2.2.2槽段的開挖
成槽的順序:該工程將槽段劃分為一字形和L并采用跳段法進行開挖,當施工到房屋地段,應間隔兩段跳段施工,在成槽施工中應先進行轉角處L形槽段的施工,再進行相鄰槽段的施工。確保成槽的垂直度,成槽前應先利用旋挖鉆機進行鉆孔,當鉆到巖層時改換成沖樁機進行成孔。達到設計深度后利用方錘在槽內進行切削修整,確保槽壁垂直平整;當進行L形槽段成槽時,因采用抓斗機進行開挖,然后利用沖樁機對槽段沖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當施工到轉角處時應設置導向孔,接頭位置應采用沖孔成型,并兼作導向孔。槽段開挖結束后,應對槽位、槽寬、槽深和槽壁垂直度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清槽換漿工作。
2.2.3鋼筋網吊裝
鋼筋網應采用在現場平臥制作,設置縱向鋼筋桁架,確保鋼筋籠有足夠的剛度在吊裝的過程中不發(fā)生過大的變形。鋼筋籠起吊時采用兩部吊機分兩頭進行,即采用二副吊鉤進行起吊,這樣能夠防止鋼筋籠在起吊的過程中發(fā)生彎曲變形。先六點進行水平起吊,輔助起重機下部兩點或四點,然后利用主機將系在鋼筋籠上口的鋼扁擔緩緩升起,待鋼筋籠吊起對準槽口后,在慢慢的落入槽內,保持下落的垂直度并避免碰壞槽壁。對于深度超過18m的槽段,鋼筋網應分兩段制作,吊裝時相互錯開50%并采用焊接連接。
2.2.4施工接頭
地下連續(xù)墻施工接頭采用工字型止水鋼板,如圖2所示,在先施工槽段鋼筋籠制作過程中應在兩側焊接止水鋼板接頭。工字鋼外側采用厚度為250mm的泡沫塑料板處理(外側采用圓弧形,方便鋼筋籠下放并避免在下防的過程中泡沫受到損害),防止槽段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繞過工字鋼,滲流到工字鋼背側,并和工字鋼緊貼,確保接頭具有很好的防滲效果。工字鋼和泡沫塑料板應綁扎固,確保鋼筋籠在下防的過程中不浮起,如果泡沫塑料板出現浮起時應及時起吊鋼筋籠,重新進行泡沫塑料板的綁扎,鋼筋籠下放后應用碎石將泡沫塑料板外側填實。
圖2 工字形鋼板接頭平面
2.2.5水下混凝土灌注
當鋼筋籠吊裝結束后,采用導管法進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炷凉嘧獫M足以下要求:
(1)當一槽段內同時采用兩根導管時,其間距不應大于3m,導管和槽段接頭的距離應小于1.5m,槽內混凝土面應均勻上升,并在混凝土初凝前澆筑完畢。
(2)各工序應連續(xù)施工,盡量減少鋼筋籠在槽內的浸泡時間。
(3)混凝土開始灌注時,確保導管伸入混凝土的長度不低于1.5m,并連續(xù)灌注。
(4)混凝土澆灌過程采用專人進行升高度的測量,嚴禁導管提離混凝土。并做好灌注紀錄。
(5)混凝土灌注過程應嚴格控制最終的灌注高度。
2.2.6連接各層梁板與豎向結構的施工技術
中間支撐柱和鋼筋混凝土梁板采用傳力鋼板連接法或鉆孔鋼筋連接法,為了能夠很好的將梁牛腿剪力板塊固定,將應在中板和頂板的底部留設預留孔,同樣還應在逆作結構梁板主筋處也設置預留孔,便于主筋的穿過。
2.2.7地下連續(xù)墻和梁板的連接技術
地下連續(xù)墻和梁板的連接采用傳力鋼板法,在梁適當的位置設置鋼板,并和梁筋進行焊接,加強地下室底板和地下連續(xù)墻的連接,在底板和地下連續(xù)墻的接觸面上設置止水條,當底板中間支撐柱連接時,應在柱的四周設置止水環(huán)。
2.3土方開挖技術
(1)基坑土方挖土前需要對降水情況進行檢查,保證施工機械的進出道路和場地排水系統(tǒng)的暢通,落實卸土點,作好基坑監(jiān)測的初始記錄。
(2)基坑在土方開挖過程中應注意標高的控制,墊層隨挖隨澆,嚴禁挖土和地下連續(xù)墻、支撐柱和降水井管發(fā)生碰撞。
(3)待底板混凝土強度達到一定強度后,從下而上逐層進行剪力墻的施工,待墻體的強度都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鋼立柱。
逆作法施工技術是新型的基坑施工技術。逆作法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深基坑的應用,加快了高層建筑地下結構施工技術的發(fā)展,是現代建筑施工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大量的實際工程案例以及本工程的分析,逆作法施工技術其保證施工質量、縮短工期有著重要的作用。
[1]王長鑫.逆作法施工技術在建筑基坑工程中的應用[J].民營科技,2014.
[2]王春剛.淺析建筑施工中逆作法施工技術[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
[3]錢帥.淺析逆作法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中華民居,2014.
[4]吳禮富.建筑基坑工程中逆作法施工技術[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
TU71
A
1673-0038(2015)29-0127-02
201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