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重歡
(江門市雨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29100)
論述城市建筑工程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與綜合管理方式
湯重歡
(江門市雨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529100)
隨著城市化建筑技術的不斷進步,在工程施工管理中更要注重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綜合管理模式,因此,在具體的建筑管理中,要結合綜合技術的運用,結合建筑編制的要求,形成科學、規(guī)范化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在基礎工程施工中,更要注重對每一個施工點的綜合管理方式,才能更好的推進整個建筑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將圍繞城市建筑中基礎工程施工技術的綜合技術運用為出發(fā)點,闡述在基礎工程施工與管理中要形成的多方面的技術控制,更好的提升建筑工程基礎施工在整個工程中的綜合作用。
城市建筑;基礎施工;編制管理;技術運用
在城市建筑工程的基礎施工中,最主要的是突出在整個建筑過程中對地基處理技術的運用,并在整個建筑管理中,形成地基處理技術與建筑造價管理、質量管理、工期監(jiān)管等多方面的運用,全面推動整個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技術性。
1.1深基坑工程施工難度大
對于我國城市而言,高層建筑比比皆是,所以造成了建筑施工場地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深基坑施工的同時,必定需要加強鄰近建筑和相關工程設施的安全和保護,因此,基坑施工技術要求十分嚴格。并且在我國大部分基坑工程均為臨時性工程。在基坑的開挖以及支護過程中,地下所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比如基礎土層的力學性能以及穩(wěn)定度、形變發(fā)生的程度、支護之間的受力特性等等問題。這三類問題通常和土層基質特性有關,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如果考慮不當,很容易造成相關事故。
1.2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
對于高層建筑基礎施工而言,大體積混凝土的應用十分普遍。我國很多基礎工程中箱基和筏基混凝土底板較厚,有的甚至超過3m,比如上海國際大廈,厚度達到3.5m,而且混凝土體積達到1.7萬m3。在實際的施工中,如何不間斷澆筑超過萬立方米的混凝土,并且同時考慮溫度變化引起的裂縫問題,其施工技術的控制異常艱巨。
2.1工程概述
我公司承建的世紀商業(yè)步行街第二期D座位于新會區(qū)岡州大道(岡州廣場南側地塊)。本工程±0.00以上為框架十層商住綜合樓,±0.00以下為一層地下車庫,1~4層設計為大型商場,5~10層為住宅。本工程總建筑面積為63887m2,其中地庫建筑面積為4598m2。
2.2基坑施工支護的設計方案
地下車庫位于建筑物的8~23軸交F~L軸處,呈長方形,長108.1m,寬40m,底板面設計標高為-3.9m,最低處為-4.4m。地下車庫底板厚度h=450mm,墊層厚度h=200mm(包括100mm厚石粉找平層和100mm厚C10混凝土墊層)。自然地面平整相對標高為-0.45m,帽梁頂(圍護結構頂板面)實測標高為-1.65m。土方大部分開挖至-4.55m處(局部開挖至-5.05m處),實際開挖深度為4.55-1.65=2.9m。
本工程基坑開挖圍護采用水泥土擋墻支護結構,如圖1~2。
圖1 1-1面圖
圖2 擋墻攪拌樁平面布置圖
2.3樁基施工技術要求
地下車庫基坑內的樁承臺共有93個,其中六樁臺3個,樁臺厚度h=1800mm;五樁臺16個,樁臺厚度h=1600mm;四樁臺34個,樁臺厚度h=1600mm;三樁臺16個,樁臺厚度h=1600mm;二樁臺24個,其中樁臺厚度h=1300mm共2個,樁臺厚度h= 2200mm共2個,樁臺厚度h=1900mm共20個。
樁臺平面尺寸:六樁臺為4600mm×2800mm;五樁臺為3546mm×3546mm;四樁臺為2800mm×2800mm;三樁臺底邊長為1800mm,高為2559mm;二樁臺為2400mm×1000mm和2800mm× 1000mm。
在樁基施工過程中,在吊樁時,樁與樁架之間應該保持一定的垂直方向距離,并控制在4m以內,偏吊距離不超過2.5m為宜。吊樁過程中,必須緩慢操作,在不同方向至少系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纜索,然后人工穩(wěn)定樁身。在吊樁前,為防止墜落事故,必須將錘提升到一定位置后采取穩(wěn)固措施。對于起吊點必須選擇正確,吊樁過程速度要均勻,確保樁身趨于平穩(wěn)狀態(tài)。樁身部位應保持清潔,并且起吊之后,嚴禁樁下有施工人員在施工。當?shù)鯓逗瓦\樁同時進行并且相互發(fā)生牽制時,必須終止運樁。插樁過程中,保證樁與龍門架之間無手腳伸入。當需要對樁進行矯正時,利用工具的力度不能過大過猛。在打樁過程中,必須選取和樁型、樁架和樁錘相配套的樁帽及襯墊,如果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損壞,應立即更換或修補。在錘擊過程中,保證受力均勻,并且方向一致,在錘擊初始階段,為保證樁身不至于發(fā)生傾斜或者樁頭破壞等事故,必須采取小的落距。套送樁施工中,確保送樁、樁錘和樁同心同軸,而拔送樁時,繩扣選擇必須合理,在施工過程中,緩慢用力,并觀察樁架、鋼絲繩的變化情況。送樁拔出后,應及時回填地面的孔隙。當樁管達到特定的深度,應及時將樁帽及樁錘提升到固定位置,一般高度為4m以上,并加固,然后進行樁管的檢查,進行澆筑混凝土等工序的施工。
2.4混凝土施工技術
當前我國高層建筑發(fā)展十分迅速,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的應用也日益廣泛。對于高層建筑基礎工程而言,大體積混凝土有著面積大、水泥用量多等特點,當水泥水化后必然釋放出一定水化熱,使大體積混凝土形成溫度應力和收縮應力,從而一定程度上導致混凝土產生表面裂縫和貫穿裂縫,對于整個結構的穩(wěn)定性有著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在實際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施工技術的控制。首先,必須降低水泥水化熱,采取水化熱較低的水泥,如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硅酸鹽水泥或粉煤灰水泥等。充分結合混凝土的后期強度,從而減少水泥用量,一般而言,如果每立方混凝土減少10kg水泥用量,則混凝土水化溫度將降低1℃,效果非常明顯。對于集料的選擇,應采用粒徑大且級配良好的粗集料為宜,并摻加粉煤灰等。施工中可適當摻入大石塊,但是必須控制石塊的體積不超過總體積20%,并且石塊對鋼筋布置不會產生大的影響。為降低水化熱,有必要在混凝土內部預埋冷卻水管,從而帶走部分熱量,減少裂縫的產生。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后,注重長期的保溫養(yǎng)護,并且在降溫過程中必須緩慢,否則混凝土內外的溫差以及濕度梯度過大,極易產生裂縫。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及時測量溫度并采取一定的溫控措施,確保混凝土內外溫差不超過25℃。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必須采取分層澆筑的方式,確?;炷辆鶆蛏仙?,同時控制層高。通過改善約束條件來進行分層分塊澆筑,為了放松約束條件,同時減少水化熱的聚集,在施工縫及后澆帶的設置上必須合理。
2.5鋼筋工程施工技術
鋼筋工程在基礎施工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施工前,必須熟悉圖紙,對于關鍵部位必須采取放大樣的方法。鋼筋綁扎相關技術,必須有技術人員對相應的施工工序以及操作要求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于施工中使用的鋼筋規(guī)格、數(shù)量、位置隨時派專職人員進行核查落實,必須詳細檢查某些特殊部位的鋼筋位置、數(shù)量及規(guī)格。在鋼筋綁扎好之后,針對直螺紋接頭以及懸臂結構的撐腳必須詳細檢查,并確保穩(wěn)固。對于柱插筋位置應嚴格控制,嚴禁鋼筋發(fā)生位移導致和圖紙設計中發(fā)生不符的現(xiàn)象。對于面板負筋的高度應給予關注,尤其是懸挑部位的鋼筋,為防止踩踏后鋼筋高度降低,可適當設置鋼筋支架及跳板,對于懸挑結構應開具隱蔽工程驗收單,驗收單不能和其他工程一起開具,必須單獨開具。對于結構上的鋼筋,必須嚴格依據(jù)圖紙來施工,不得隨意進行不同型號鋼筋的代換,如遇到必須更換時,必須經(jīng)過多方的協(xié)調,簽訂技術核定單。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比如鋼筋經(jīng)過預埋件或者管道等位置時,必須對妨礙的鋼筋進行割斷,但是割斷后必須留加強筋。
在綜合管理與施工的過程中,要形成多方面的技術控制與綜合管理,尤其是在整個施工中,更加要注重對工程實例中出現(xiàn)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才能更好的服務整個建筑的需要,并在具體的建筑過程中增強實用性,發(fā)揮出管理的綜合作用。在注重綜合管理的過程中,結合整個建筑編制的實施,形成規(guī)范化的管理,并加強對整個建筑管理進程的有效控制,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出基礎工程建筑在整個施工的整體效能。
[1]王軍.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J].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2008(S1):11~12.
[2]張敏.如何提高混凝土整體結構的澆注質量[J].邯鄲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02):13~14.
[3]鄧建清.建筑基礎大體積混凝土裂縫原因及控制對策[J].才智,2011(20):34~36.
[4]耿世昌.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1(04):37~39.
[5]韓宇峰.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及水化熱引起裂縫的預防措施[J].雞西大學學報,2002(03):777~779.
TU71
A
1673-0038(2015)15-0110-02
201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