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旭
在大學期間,黃耀登先生學的是美術教育,練就了扎實的造型能力、臨摹寫生能力。 在跟隨陳國斌、張羽翔先生學習的幾年中,從磨印面到拓印花,從收拾案臺到汲泉煮茗,他一直在老師的身邊耳濡目染,可謂得到真正的嫡傳。他不僅在技法、觀念、學習方法得到了老師的親授,而且不斷涉獵大量的文學、史學、古文字學等方面的書籍,不斷提升自己的見識和文化修養(yǎng)。2012年被廣西書法家協(xié)會選派到洛陽參加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舉辦的西部書界篆書篆刻研修班進修。在廣西第二屆中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中,他的書法和篆刻作品獲三等獎,近年來3次入展中國書協(xié)舉辦的展覽,2013年獲南寧市書法篆刻精品展最高獎,2013、2014年連續(xù)獲廣西藝術大展的最高獎。書印雙臻在廣西書壇上人數(shù)尚不多,可喜可賀。
作為“細柳營”一脈的新生代,黃耀登在藝術風格傳承了形式構成上的精髓,但并不追求力法上的大刀闊斧、章法的奇逸以及印面的視覺沖擊力,更多的是取法老師的形式趣味。如果說“細柳營”的很多戰(zhàn)將走的是大寫意一路,那么可以說黃耀登先生走的是小寫意一路,更強調的是優(yōu)雅、清新中的意味幽遠。從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學印的歷程和風格的取向:直追秦漢,取法高古,且能融通各種流派,自成渾厚穩(wěn)實、雍容雅秀之面目。作品《西部書界一員》《琴韻花香之室》《生活之樹常青》滿白文印,正如孫過庭論書所說的那樣:“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看似干實,貌不驚人,但卻靜中有動,以巧為拙。在筆畫的粗細、疏密變化上,加以適當?shù)恼{整,在平實渾穆中多了一份生動。其中的巧妙,有如清代著名書法家伊秉綬的隸書,結構平正,筆畫勁直,而每字都有一兩筆的險筆,使整體活了起來。這類作品有個好處,就是作為獨立存在的印章藝術,能讓人細品其巧妙變化之處,而作為書畫作品點睛之印章又深受書畫家的喜愛。
黃耀登的篆刻藝術能與書法結合,以書養(yǎng)印,以書入印,注重書寫意味,保留篆書的原生態(tài)及上古的文化信息,著力對靜美、古雅氣息的追求,往往精心設計印稿,刀法運用精純,由細至精,一絲不茍,刀刀逼近,直至理想境界。其圓朱文總體風格:章法精巧,線條完美,字法古雅,婉通挺潔,端凝典雅,平中見奇,有一股清新之氣,猶如謙謙君子、俊雅才子。作品《可以調素琴》平和雍容,《天與湖山供坐嘯》章法布局嚴謹而刀法散淡,《中庸云云》取法古璽,氣息高古而輕松從容。
責任編輯 ? 侯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