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鎮(zhèn)雄
摘 要:我國農村用電具有面積廣的特點,因此,在農村地區(qū)開展供電所管理工作較為困難,且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著重分析了農村供電線路線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關改進意見,以期在降低線損率方面提供給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農村;供電所;線損管理;線損率
中圖分類號:F407.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20.043
線損是供電過程中以熱能散發(fā)的能量損失,即在電網輸電過程中產生的功率損耗和電能損耗。線損管理是供電所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也是衡量供電所經營狀況的重要依據(jù),且線損的管理直接影響著供電企業(yè)的經濟效益。隨著我國節(jié)能觀念的深入,如何將線損率降低至最低,是我國供電業(yè)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由于農村用電線路設備相對分散,加之農村供電所設備的運行環(huán)境惡劣、管理水平落后,制約了線損管理工作的發(fā)展,導致線損管理工作更加復雜化。因此,有必要進一步研究、探討農村供電所管理中的線損問題,從而有效降低線損率,達到節(jié)約電能的目的。
1 線損的分類
在實際供電中,根據(jù)不同的方法可將線損分為不同的類別,一般可以分為以下5類:①統(tǒng)計線損。根據(jù)電能表計算的供電與售電之間的差值。②理論線損。主要根據(jù)供電設備參數(shù)、電網的運行方式、潮流的分布和負荷狀況計算出來的線損。③管理線損。主要指管理方面的電量損耗,它是理論值與統(tǒng)計值的差值。④經濟線損。固定設備線路的理論線損不是固定數(shù)值,而是隨著供電負荷的變化而變化的,在實際中存在一個最低值的線損率,即經濟線損。⑤定額線損。根據(jù)電網實際線損并結合考核內的電網結構、負荷潮流進行的減損安排,也稱為線損指標。
2 農村變電所管理中引發(fā)線損的原因
在實際的農村供電所管理中,引發(fā)線損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以下3個:①表計管理人員失職。一方面,由于表計設備長期運行,導致設備老化,但由于表計管理人員工作失職,未按期校檢、檢修表計設備,老化的表計設備長期處于高負荷運行狀態(tài),甚至燒毀后也未更換;另一方面,存在抄表工作人員管理不到位的情況,由于農村供電線路偏遠,一些抄表人員為了減輕工作量,對較遠的農村用電話采取估算的方法,甚至直接改變抄表日期,進而造成很多不明線損。②由于農村電網線路不完善,多數(shù)線路的供電半徑已超過合理范圍,加之新農村建設中一些城市企業(yè)不斷向農村轉移,造成農村用電量增大,導致變壓器負荷過重,且農村供電所對電網的配置不合理,配變不在負荷中心,最終導致線損加重。③農村基層供電所管理人員的素質較低,部分人員的技術水平低下,在實際工作中缺乏經驗、沒有責任感,導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與一些用戶勾結,進而對供電企業(yè)的經濟效益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此外,在農村部分地區(qū)還存在盜電現(xiàn)象,這主要是因為農村輸電面積廣、線路長、用戶分散,形成了難以管理的局面,造成盜電現(xiàn)象時常發(fā)生。
3 降低農村供電所管理中線損的有效措施
可以從技術和管理兩方面降低線損,具體措施如下。
3.1 技術方面
技術線損是影響農村線損率的重要因素,也是降低農村線損的關鍵因素。從技術方面降低線損,具體可從以下2方面入手:①加強變壓器的運行和提高使用率。應加強對變壓器負荷工作的檢測,根據(jù)負荷變化合理調配輸電變壓器的規(guī)格和數(shù)量,對超負荷、滿負荷運行的變壓器進行調整或采取負荷轉移措施,并按時停止變壓器空載,以提升變壓器的利用率、降低線損率。②科學、合理地安排電網線路。在電網布局中,應盡可能地減少沒有價值的電力線路,同時,電源點要盡可能地靠近負荷中心,這樣可通過多點、短半徑、小容量的方法避免超半徑供電。通過調整線路布局,可避免線路曲折迂回,進而提升電壓質量、減少線損。
3.2 管理方面
在供電管理中,可從以下6方面著手降低線損率:①完善管理體系。應提高對農村線損管理的重視程度,成立專門的管理監(jiān)督小組,結合實際,明確權責,保證線損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②加大計量檢查管理的力度。供電所應定時、定期地檢查、維護用戶電能表,避免超負荷運作,并及時處理用電違章用戶,有效監(jiān)督、管理竊電用戶。③加強臨時用電管理。應改善服務態(tài)度和服務方法、簡化審批程序,以提高工作效率,從而避免供電中的漏電、偷電現(xiàn)象。④明確線損管理的方向。電力企業(yè)要制訂科學的減損目標,并合理改造計量裝置,明確各項工作之間的關系。⑤建立有效的獎懲管理機制。應該根據(jù)多層、多渠道的需求建立有效的獎懲管理機制,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需要注意的是,獎懲制度要公平、公正、公開。⑥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開展線損的理論計算。一方面,要加強對基層管理人員的培訓,增強其責任感;另一方面,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理論線損計算,從而制訂科學的、有針對性的降損措施。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造成農村供電線路線損的原因眾多,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技術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布局農村輸電線路,還要注意解決管理過程中的問題,提高基層的管理水平,從而使供電企業(yè)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參考文獻
[1]李豫溫.農村供電所降低線損的管理措施[J].農電管理,2004(09).
[2]鄭瑤.農村供電所管理中降低線損率的措施研究[J].科技風,2014(04).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