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 柳
“沒有音樂 生命就沒有價值”
—— 讓高雅音樂走進大眾系列活動專訪
攝影:孫海
如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所說,“沒有音樂,生命是沒有價值的,而交響樂是音樂中的音樂,是音樂中神圣的殿堂,并且它具有博大的、高遠的、深厚的精神境界”。現(xiàn)在,音樂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交響樂作為高雅藝術也已經(jīng)走到我們身邊,走入我們的生活。就在上個月,由沈陽交響樂團承辦的“遼寧省市民交響音樂周”在沈陽盛大舉行。我們有幸在開幕當天采訪到了遼寧省沈陽市政協(xié)委員、沈陽交響樂團常務副團長翟煥民先生。
記者:您認為本次遼寧省市民交響音樂周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
翟煥民先生:此次活動是在遼寧省委、省文化廳及沈陽等六個城市的中共市委的支持下,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而舉辦的。目的是讓高雅藝術走進人民大眾,讓遼寧市民多方面涉及高雅藝術,逐漸使市民的藝術欣賞水平邁入更高層次。并且在舉辦此次市民交響音樂周的同時,也推動了各市交響樂團體的交流。在專業(yè)交響樂團的帶動下,使全省的交響樂演奏水平達到新的高度。
記:我在現(xiàn)場感受到各個細節(jié)都很完美,沈陽交響樂團作為此次活動的承辦方都做了哪些準備?
翟:這次我們不同于以往,為了使市民真正走入高雅藝術中,體會交響樂的真正魅力,我們在形式上嚴格按照專業(yè)音樂會的標準來策劃和準備此次活動。在活動開始前一個月,我們團專門設置了六個專人組為此次市民文化周服務,從策劃、統(tǒng)籌、吃住行的接待到為各個樂團演奏所需的大件樂器的準備,甚至各種補助都做了精心的準備。
記:在準備各個樂團音樂會的過程中是否遇到過困難?是怎樣解決這些難題的?
翟:我們必須承認,因為是第一次舉辦,并且還是專業(yè)與非專業(yè)的結合,我們在與其他團的組織銜接上還有些不足。每個樂團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我們沈陽交響樂團年輕富有活力及正能量,而其他團也有他們各自的優(yōu)點,想要把大家融合在一起,確實需要我們周密的計劃和大量的磨合。但有賴于各個地方交響樂團都給予我們極大力的支持和配合,才使此次活動能順利舉行。
記:我注意到我們今晚的演出曲目包括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但同樣都是愛國的主題,請問樂團在曲目內容的選擇上有什么特別的考慮?
翟:我們在曲目的選擇上考慮到了恰好即將到來的抗戰(zhàn)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日。但由于抗戰(zhàn)時期的時代背景,我國的作曲家有限,成熟且有深度地反映抗戰(zhàn)的作品也不是很多,所以我們在其中融入了一些西方反映類似情感的作品。在28日的“森林音樂會”的選曲上,我們也有同樣的考慮。比如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表面上這部作品與我們的抗戰(zhàn)沒什么關系,但實際上也是在描繪人民反抗侵略保衛(wèi)祖國的情感。
記:在您看來市民交響音樂文化的發(fā)展前景是怎樣的?
翟:一定會是非常好的!在舉辦各類交響音樂會的過程中,我們看到觀眾的欣賞水平和欣賞素質越來越高,甚至會為了聽音樂會換衣化妝,對交響文化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漸增強。并且有各種各樣的有利條件幫助我們弘揚高雅藝術,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修養(yǎng)。市民交響音樂文化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交響樂一直被認為是高雅藝術的代表之一,它的音樂內容深刻,格調莊重。也因為這樣,可能常常會使人們感到它與我們的生活并不親近。但我們相信,隨著此類活動的舉辦,無論是交響樂還是其他高雅藝術形式,都將逐漸成為人民大眾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部分。
(責任編輯 吳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