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云欽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傳染病醫(yī)院/暨福建省孟超肝膽醫(yī)院,福建 福州 350000)
循證護理對82例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質量的臨床影響分析
翁云欽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傳染病醫(yī)院/暨福建省孟超肝膽醫(yī)院,福建 福州 350000)
目的 針對肝癌晚期患者實施循證護理,了解這種護理模式在臨床上的優(yōu)勢。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這一年時間內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共82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差異性。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護理效果方面更優(yōu),患者疼痛感及生活質量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循證護理能夠幫助護理人員以患者實際需求為目標實施護理,讓護理更具針對性的滿足患者要求,提升護理效力,因此循證護理適合在臨床護理中推廣使用。
晚期肝癌;循證護理;臨床效果
循證護理是一種20世紀末期產生的護理理念,屬于循證醫(yī)學的衍生品。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對患者的充分了解結合臨床經驗制定出合理的、符合患者現有需要的護理方法。晚期肝癌患者不僅會受到疼痛折磨,還會由于生命即將結束產生較大心理壓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1-2]。本院基于這一背景,采用對比方式研究了循證護理對于晚期肝癌患者的干預效果,希望能夠減輕患者不適感,優(yōu)化其生活質量,提升護理效力,現做出如下報道。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均為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這一年時間內收治,共選取82例患者。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41例。對照組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齡在31~72歲,平均年齡47.8歲;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觀察組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齡在30~69歲,平均年齡45.4歲;采用循證護理方式。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差異性。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即針對晚期肝癌患者實施用藥護理,尤其是止痛藥物,減輕肝癌帶來的上腹部疼痛。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利用循證手段實施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詳細了解患者需求:護理人員需與患者溝通,對于情緒波動較大或情緒低落患者尤其注意語言的輕柔并面帶微笑,讓患者逐漸接受溝通并建立信任關系,將自己的擔憂感、不適感與需求提出來。②建立營養(yǎng)小組:由于肝癌晚期患者治愈率并不高,因此應盡可能滿足患者飲食上的需求并通過飲食延長壽命。由于此類患者絕大多數已經存在不良液質,因此營養(yǎng)小組應實施內外聯合模式,為患者的配餐做到針對性,滿足患者對飲食的需求。③不良反應護理:由于肝癌,患者會出現身體上的疼痛感,此時應由有經驗的護理人員為患者輕微按摩或刺激局部疼痛周邊皮膚來減輕疼痛感,幫助患者軀體更為舒適。肝癌患者的護理主要在于疼痛方面,尤其是腹部以及肝臟部位,局部刺激可以幫助患者轉移疼痛感的關注點。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減輕臨床不適感,還能夠達到起到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效果。④排便護理:便秘易造成患者加重腹部疼痛,排便護理需與營養(yǎng)護理結合,幫助患者盡可能食用易消化食物以及水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并向其說明道理,取得患者理解。
1.3護理效果判定方法:研究將護理效果分為了顯效、有效以及無效三種程度,各程度判斷標準如下:顯效——患者疼痛感明顯減輕,生活質量各方面得以提升;有效——患者疼痛感有所緩解,生活質量較護理前有優(yōu)化效果;無效——患者仍存在疼痛感,生活質量未出現明顯變化。
1.4統計學方法:根據上述方式將得出的數據進行匯總,在軟件使用方面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9.0版本統計學軟件,對結果數據展開處理與分析,了解其差異程度。當P值在0.05以上時說明統計結果無顯著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以下時說明統計結果存在顯著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效果對比表[n(%)]
循證護理指的是在護理操作中按照臨床經驗以及患者實際需求調整護理方案,最大程度的找出造成患者不適感的因素并解決。尋找到的影響因素能夠為臨床護理提供決策依據,有效優(yōu)化護患關系。
本次研究結果證明,循證護理能夠有效改善肝癌晚期患者疼痛感與生活質量,且從具體結果來看,采用循證護理的觀察組在人數分布方面更傾向于顯效程度。由此可見,采用循證護理可減輕患者由于自身心理影響造成的疼痛感加劇情況,同時避免了肝癌對患者心理造成嚴重不良影響,減輕疾病造成的患者情緒不良狀態(tài)。
本次研究雖然證實了循證護理的臨床優(yōu)勢,例如采用排便護理時,通過此方面護理能夠減輕患者排便不適感,幫助其將體內雜物排出。排便的過程也就是排毒的過程,患者順暢的排便能夠保障將體內毒素排出體外,減輕了腸道毒素壓力。同時,營養(yǎng)護理能夠幫助患者加強體內維生素、蛋白質等元素攝入量,提升身體免疫能力,從而達到幫助疾病康復并減少疼痛感的效果。不良反應護理是循證護理的最直接體現,根據患者臨床不適癥狀展開針對性護理,目的在于將患者作為個體,在獨立的護理方式下減少肝癌帶來的身體不適,用循證的方式找出造成不適感的根源,從而達到護理目的。
但在總有效率方面仍未達到100%水平,需要護理人員在今后從更全面角度分析患者需求,同時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真正利用好循證方式,提升護理有效性。
[1] 趙小茜.循證護理對利卡汀聯合TACE治療肝癌患者焦慮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D].濟南:山東大學,2013.
[2] 唐紅蘭,馬林芝,范桂娟.循證護理對提高腫瘤晚期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21):225-226.
R473.73
B
1671-8194(2015)30-02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