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直
杭州的一些校園近日有點兒煩,有些打著名作家旗號的人在騷擾著祖國的花朵。他們聯(lián)系上了校方,通過老師讓孩子們帶回家一張預購圖書單與一張通知單,大意是:有一位兒童文學名家要來學校講學、售書,要求家長寫好訂書的回執(zhí)單帶回學校。
這樣的名家要我看就太不自愛了,自己的書要是好書,放在書店,學生或家長會主動去購買,用不著自己打通關(guān)節(jié),以“名家進校園”的方式推銷自己的書。
一個作家如果要通過關(guān)系,一手遞書,一手收錢,就不會是個名家。名家簽名售書,人家是在書店里進行,讀者愛買不買。可作家進校園就不同了,老師參與了售書的活動,就有了“合伙”之嫌。家長不買吧,掃了老師的面子,日后又怕老師找自己孩子的麻煩;買吧,又不情愿,如今的好書都讀不完,誰還有工夫去讀作者自己推銷的書——真正的好書是不會通過這種手段營銷的。
再說了,作家進校園賣書本身就違反了《義務(wù)教育法》的第25條,“學校不得違反國家規(guī)定收取費用,不得以向?qū)W生推銷或者變相推銷商品、服務(wù)等方式謀取利益”。如果說作家不知道,不怪,可校方如果也不知道那就怪了。校方在解釋時說:“學校請來作家不光賣書,也與學生交流,以此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力?!比绻嫘氖菫榱颂嵘龑W生的文學審美情趣,就不要在校園里賣書,如果作家是真心為了祖國的花朵,就為孩子們贈送你的書,千萬別把校園當成市場。
讓作家遠離學校,不光是作家的事,更是學校的事情,畢竟校方掌握著不讓作家走進校園賣書的主動權(quán),但學校如果沒有強制的制度,為利益驅(qū)動的事情,總有人創(chuàng)造機會也會去做的。我相信杭州的教育行政部門能從此事中吸取教訓,嚴厲處理那些打著美名干齷齪之事的校方主要負責人。否則,今天作家進校園,明天就有書法家、畫家進校園,后天就來了音樂家、體育明星去賣自傳了,不能讓學校的小樹也為他人乘涼吧。
(臥龍摘自《今晚報》2015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