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韶旭
海上尋道二十年上海金融法制研究會發(fā)展綜述
文/陳韶旭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時代尚無法制的意識,然而萬事皆有“道”,如果不依規(guī)矩,難以成大事。
很多人并不知道,或者并沒有從繁花似錦的金融市場發(fā)展中看到,法制始終伴隨著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過程,其地位也隨之遞進。就在2015年的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展股票期權交易,這一復雜的金融衍生品背后是更加復雜的交易規(guī)則。但如今已經沒有人會對金融業(yè)的正規(guī)化產生懷疑,尤其是在上海,人人都認為用法來保障金融是理所當然。在上海自貿區(qū)里,金融法庭、金融檢察室成了上海難以被其他地方拷貝的核心競爭力。
有意而為,順勢而為,上海金融法制研究會成立二十年,勇開潮流風氣之先,功不可沒。
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上海要建設包括金融中心在內的四個中心,1994年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同年底,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中心籌備領導小組會議召開,1995年2月23日到3月4日,與上海市人民檢察院聯(lián)合舉辦第一期“金融知識(證券)培訓班”,邀請本市金融、科技界的領導、專家為檢察院、法院干部講授金融、證券知識,共同探討司法實踐的有關問題。巧合的是,這年的2月2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經歷了著名的“327國債事件”。
爭議巨大的地方,往往是實現(xiàn)建設性的機會。在人們感嘆群雄并起的同時,尚不成熟的中國金融市場隱隱地在呼喚金融法制來保障公平。3月31日,上海金融法制研究會成立。要法治不要人治,上海理念先行。
安全是人的第一需要,金融也一樣。打擊金融犯罪是一個容易切入的口子,但是金融法制并非只是抓壞人那么簡單。原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工作的盛海榮說,銀行里85%左右的員工是35歲以下的青年人,每年的新員工入職教育,銀行都會用到金融法制研究會牽頭拍攝的《驕子·囚徒》作為教育片進行廉潔教育,效果非常好。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工作的吉扣寶也對金融法制研究會高屋建瓴的學術指導印象深刻。當時有很多“紅馬甲”證券交易員“空麻袋背米”的案子,這些交易員每天挪用在途的客戶資金為自己買入股票,在下午查賬之前賣出平倉,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也令定罪出現(xiàn)困難。金融法制研究會認為,這是違反會計規(guī)則,應當認定為挪用公款罪。這一意見后來被司法部門所采納,有效地遏止了犯罪。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從一開始就立足開放,金融法制研究會的目光也從一開始就放眼全球金融業(yè)和金融法制最先進的地方。至今仍然有很多參與過海外考察的成員回憶起在國外七天連續(xù)不斷學習,甚至沒有時間吃午餐的經歷。取法乎上,領先一步,上海金融法制研究會為上海的金融法制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時任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副總隊長的沈潔說,她印象深刻的是參加過多次影響很大的研討會,比如關于信用卡犯罪、貸記憑證詐騙等。金融法制研究會貼近社會需要,直面問題,從不遮掩粉飾。她還會把在偵查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傾向性問題,提交給金融法制研究會。更重要的是,金融法制研究會經常討論前瞻性問題,從社會學角度、社會價值層面來討論法律。
曾經有人說,一個金融中心,往往也是金融犯罪的中心。然而,既然看到了這個問題,就應該克服這個癥結,沒有必要走別人重復的老路。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孫以群取了1994年、2004年、2014年三年里上海檢察機關打擊金融系統(tǒng)職務犯罪的數(shù)據來說明問題:1994年是59件,涉案60人。2004年13件,13人。截至2014年11月25日,金融系統(tǒng)職務犯罪12件,12人。從數(shù)據可以看出,通過二十年金融法制建設,上海市犯罪打擊、風險防范、體制完善取得了巨大成果。金融法制研究會功不可沒,起到了引領、促進、推動的積極效應。
上海最早認識到法制環(huán)境應該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必要條件,因此,一直謀求從地方立法的角度來予以實現(xiàn)。時任上海市立法研究所所長張凌說,金融法制研究會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不僅只關注上海,還關注整個國際金融的變化。當時他碰到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要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金融法制研究會從加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軟環(huán)境建設,金融人才的儲備、引進,以及金融機構的發(fā)展壯大,都提出了很多積極有效的建議,有些建議被吸收到了《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中去??梢哉f,金融法制研究會對上海金融法制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2009年4月,《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fā)展現(xiàn)代服務業(yè)和先進制造業(y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正式印發(fā),2013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準上海成立自貿區(qū)。金融業(yè)的發(fā)展也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實現(xiàn)國家戰(zhàn)略。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等重大進展的發(fā)生,上海正依靠國家力量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金融發(fā)展的責任也更重。同時,法律的逐漸完善,日常的防范已經有了范例,使得金法會的關注也從戰(zhàn)術層面更傾向于戰(zhàn)略層面。比如,金融行業(yè)迅猛發(fā)展,新的產品、新的概念異軍突起,如電商銀行、金融衍生品、第三方理財?shù)?。從市場來看,所謂的金融創(chuàng)新層出不窮,但法律監(jiān)管跟不上發(fā)展速度,這促使風險急劇上升。經濟周期處于從上行轉下行的階段,按照以往的經驗,這種情況下金融案件可能增多。再加上還面臨轉軌,經濟政策調整和改革,這更加大了金融風險。
對于這些前沿的新問題,金融法制研究會已經有了準備,正如二十年來一以貫之的精神——極具特色、定位清晰、面向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服務至上、起先鋒作用。
(資料支持:《志者融金——見證上海金融法制研究會發(fā)展二十年》)
編輯:馮曉淑 fxs09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