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運秋
【摘要】在瞬息萬變的自然環(huán)境和錯綜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運行的施工項目,無疑是一項“風險事業(yè)”。在目前的建筑工程建設領域,風險管理已經逐漸占領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就施工項目風險管理做具體研究,逐項闡述風險管理的要義。
【關鍵詞】項目風險;風險管理;措施
風險,是指損失發(fā)生的不確定性,是人為對未發(fā)生行為的決策和由各種不確定因素造成的后果與預定的目標發(fā)生負向偏離的綜合。
1.風險管理概述
風險,包括風險因素、風險事故和風險損失三個要素。
風險因素是產生或引起風險事故的原因和條件,可能是潛在的,也可能是外在的。風險事故是指由各種風險原因造成的以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為結果的事故。風險損失是指在非計劃、非刻意所為的狀態(tài)下出現(xiàn)的經濟財產損失或人員的傷亡。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2.建筑工程施工項目中的風險管理
2.1施工項目風險的概述
對于建筑工程這種受眾多條件制約的項目,投資決策的確立、施工方案的部署、工期的控制、人員的管理以及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等等,都是影響其能否順利進行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從根本上講,施工項目風險分為以下幾類,即自然風險、技術風險、非技術風險、經濟風險和政治風險。舉例而言:(1)合同是供需雙方建立協(xié)議的唯一憑證,合同類型選擇不當,責任義務不明確,或是合同條款遺漏、錯誤,都會造成風險損失。(2)在施工項目中,工程材料占著整個項目總投資的絕大部分,但供貨成本會隨著市場價格上下浮動,這就造成材料價格方面或大或小的風險。(3)在工程施工漫長的過程中,人員這一最為活躍的因素與施工質量、安全等密切掛鉤,質量和安全是施工項目的生命線,出現(xiàn)質量不達標的情況或是安全事故,都會大大增加項目本身的風險。
2.2施工項目中的風險特點
施工項目的不確定性,造成其風險的絕對性。具體來講,施工項目中的風險有以下特點:
(1)在施工項目中,風險事件的發(fā)生或不發(fā)生,何時發(fā)生,程度如何,從根本上講都基于施工項目風險的不確定性。
(2)施工項目處于各種因素制約的位置,是一種客觀性。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不論自然環(huán)境還是人為因素改變或者不改變,都是一種偶然現(xiàn)象,都不能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施工項目中的各類因素的作用均是客觀必然的。所以,施工項目中的風險也是客觀必然的。
(3)在未知風險發(fā)生之前,會有專業(yè)人員進行風險的評估,在風險事件發(fā)生的幾個階段,需分別結合潛在風險階段、風險發(fā)生階段和造成后果階段的各項因素,評估施工項目各項舉措的可行性,對比各類風險的大小。所以,施工項目的風險具有可預見性和相對性。
2.3施工項目中的風險管理的現(xiàn)狀
基于施工項目的不確定性、客觀性和相對性,在我國目前的工程項目建設施工中,風險管理正在逐漸被項目建設方采納利用。但由于風險管理技術是近年來才興起的行業(yè)技術,缺乏完善,相比于發(fā)達國家健全的體系,我國風險管理比較重于基本理論和方法程序在業(yè)內的普及,但在實際操作、運營機制方面,還稍有欠缺。究其根本,一方面由于人們的風險意識薄弱,對風險作用下的施工項目運營模式認知甚少,致使無法合理估計風險帶來的損失以及風險管理的益處;另一方面,在我國市場經濟為主導、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的經濟體制內,在風險管理方面做大量的資金投入的情況少之又少,這使得施工項目風險管理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于是在建筑工程行業(yè)中難以得到普及。
2.4施工項目風險管理的舉措
施工項目風險管理主要通過有力措施的防范,減少可能發(fā)生的風險帶來的損失,盡量圓滿地完成施工任務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達到預期目標。要實現(xiàn)這一舉措,需要項目派出的項目經理深刻地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在統(tǒng)一組織、統(tǒng)一協(xié)調和統(tǒng)一負責的前提下,合理估計風險,應對風險,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
2.4.1樹立施工項目風險防范意識
在施工項目的管理體系中,以項目經理為首的管理人員應當把風險管理當成一項重要課題,深入研究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從而最大限度地規(guī)避風險。一方面對施工過程中的材料、機具、模板等等施以嚴格的監(jiān)管。另一方面,為現(xiàn)場工作人員購買人身保險,一旦發(fā)生意外,可以降低索賠。
2.4.2 合同的分析和交底
(1)明確合同內容,劃清供需雙方工作界限,是簽訂合同最為直接的目的。所以,在簽訂合同過程中,雙方都應當對合同內容進行仔細的逐條閱讀理解,并達成共識,不允許任意一方有意轉嫁風險和開脫責任的條款。這個過程在最初階段控制了一定風險的發(fā)生。
(2)承包方應全面地分析合同中的不可抗力,例如自然風險、經濟風險、技術風險、政治風險等等造成的不可抵御,但有一定程度危害性的風險。對于地理位置不甚良好,氣候惡劣的施工地點,施工過程中的資源能源供應是否跟得上,人力居住是否有障礙等等問題都要事先預知,避免因考慮欠佳遭遇風險事故。
(3)仔細研究合同條文條款,在投標過程中,承包方應當反復深入地研究招標文件,勘察施工現(xiàn)場,梳理材料來源,盡可能不遺漏可能發(fā)生風險的因素,并尋找合理索賠、維權的機會。
2.4.3部署合理的補救措施
在項目完全交付承包商至竣工完成前,各種因素的變化可能影響施工進度、質量、安全以及經濟,這些因素造成的風險應當在項目施工初期布置好解決方案。
首先,業(yè)主和施工方應對主動、正確地處理好二者之間關系,建立在和平友好、同舟共濟、共擔風險基礎上的供求關系,可以為風險的規(guī)避發(fā)揮一定的推動作用。
其次,業(yè)主和施工方都應重視補救措施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例如“二次經營”的合理索賠。這就要在整個工程項目中記錄好施工日志,將開工許可證、經批準的技術方案、工程圖紙、工程進度計劃等重要文件規(guī)整入冊,以備合理利用。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施工項目中,有效地減小風險發(fā)生的概率,需要從根本上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按照規(guī)范簽訂合同,將后續(xù)措施考慮周全,這些都是減少建設施工項目風險的有利措施。我國建筑工程行業(yè)也會在逐步推行風險管理系統(tǒng)化的過程中完善其體系,將風險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姚祖軍.施工項目中的風險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
[2]高紅孝.建筑施工項目投標報價風險管理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2.
[3]鄭先鴻.施工項目中的風險管理[J].發(fā)展,2011.
[4]盧 偉.論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的風險管理[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
[5]李 婷.建筑工程施工項目風險管理研究[J].建筑建設理論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