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毅科
【摘要】建筑業(yè)目前在國國民產業(yè)發(fā)展中地位非常重要,國民通過建筑業(yè)可以獲得很多實際的利潤。其中有些專業(yè)的年鑒統(tǒng)計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占比高達6%,這些年來占比都沒有發(fā)生太大的變化,其中房地產的投資額也維持在15%左右。不過對于建筑項目的管理方面我國建筑業(yè)還有很多的缺陷,管理環(huán)節(jié)不能有效地接和在一起,方法不夠科學公正,無法控制成本管理的進程。本文的目的是闡述什么是成本管理以及近些年成本管理出現(xiàn)的一些新理念新方法,利用專業(yè)數(shù)據(jù)分析建筑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關鍵詞】理論;內容和步驟;AHP模型;案例分析;
0 引言
項目成本管理是指在施工之前明確施工項目總體目標和施工過程中管理方面的要求,實現(xiàn)項目成本管理的組織、控制、研究分析、實施能夠高效的運轉起來,通過這種途徑完善管理中的不足和缺陷,提高成本核算中的正確率和核算水平,盡可能多的為企業(yè)本身帶來更多的利潤[1]。
建筑工程項目貫穿整個始末。實踐顯示,工程之前的決策最重要,而施工階段是實體實施的最重要部分,成本支出最多,很多的問題往往是施工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施工的成本管理需要管理人員的重視。
1 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理論
1.1 建筑工程特點
建筑工程主要會涉及四個方面:
1.建筑產品的不可移動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根據(jù)特定的建筑條件和地理位置,建筑產品是已經被確定下的,即建筑工程結束,成品就難以進行修改[2]。
2.建筑方法一般不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在施工過程中,人員的配備,工具的使用,資金的劃撥都已經被固定下來。
3. 建筑產品根據(jù)客戶的特定需要會設計很多不同的類型。
4.協(xié)調建筑工程中不同工種的工作次序,整個建筑過程,不只是建筑工種,還有建筑單位、裝潢公司、材料來源等等方面需要管理人員的有效協(xié)調起來。
1.2 作業(yè)成本管理方法
建筑成本管理是為了實現(xiàn)各項費用與預計的費用花費相比要低。沒有有效的建筑成本管理方法就不能形成有效的對建筑施工的監(jiān)督和亂花亂報情況的預防,在工程人員、資金和原料利用有用的作業(yè)成本管理方法恰當?shù)倪B接起來時,工程才能順順利利的開展下去,在不延誤工程的情況下,滿足施工人員的特定的要求,使工程的質量得以保證[3]。
1.3 層次分析法
什么是層次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和專家評價法相比,最大的長處是有效的避免的人為本身評價過程的主觀判斷,復雜的問題往往能夠通過劃分層次,清楚明確的呈現(xiàn)在管理人員面前,解決起來更加的得心應手,能夠有效的將人為主觀性量化開來,將某些不可量化的部分剔除出去解決[4]。層次分析法在項目決策過程中發(fā)揮的作用非常多,往往可以保證項目決策的成功性比例,如果項目成本管理可以采用層次分析法,管理人員就能夠找出影響項目誤差的主要因素,將這些因素單獨提出來,逐個分析研究。
2 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內容和步驟
2.1 管理的內容
建筑工程管理活動主要關于對以下這些活動的進行在預算內的建筑工程成本預算的規(guī)劃,像計劃中的工程資源、工程成本的預先估計,工程預算預案的審核編輯以及可變因素保證在可控范圍的對策方法。如下圖所示[5]。建筑過程中那么重視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目的就是能夠在不超過預算的大前提下,保證工程的高質量,建筑施工的高效性,建筑過程施工人員的人生安全,時下建筑行業(yè)的流行趨勢和不同客戶的特別需要的滿足等等。
2.2 管理的步驟
管理步驟主要有以下這些:1、編制建筑工程計劃2、估算建筑工程成本3、編制工程成本預算計劃4、預算工程成本和控制偏差。工程成本預算需要類比估算法、參數(shù)估計法、軟甲工具法和工料清單法四種方法來進行預算[6]。其中參數(shù)估計法應用較多主要依靠的是建筑數(shù)據(jù)。相對重要的是第四個步驟,可以通過以下這些公式來計算工程完工所需的成本:1、 其中EAC指未來工程完工成本,TPV為總預算成本,CPI為成本較小指數(shù),大前提是以當前的效率來完成工程未完工部分;2、 AC實際成本未完成部分,EV為掙值;條件是剩下的工程必須控制在計劃之內,不能超過;3、 ERPV指對剩下工程所花費成本的又一次估計。在成本偏差的控制中,找出偏差是第一步,然后再根據(jù)偏差找原因,分析研究這些偏差帶來的影響。
3 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AHP模型
3.1 模型的建立
托馬斯首先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提出了層次分析法,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能夠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綜合在一起,能夠形成有秩序的系統(tǒng),層次分析法在復雜問題方面作用明顯,分析起來效果顯著。而且,層次分析法也不局限于建筑行業(yè),在其他行業(yè)也有廣泛的應用。像環(huán)境治理、醫(yī)學研究、教育、交通管理和經濟分析等領域皆有使用[7]。首先應當建立合適的層次結構的模型,其次是建立起來之后能夠形成對比的列陣,緊接著是權向量的計算和檢驗一致性問題,最后是結合建筑過程追求的具體要求,將那些以前定性估計的指標量化。
3.2 模型的應用
第一步需要做的是結合項目控制與成本的聯(lián)系,找出項目的質量,涉及的方面等等因素中的控制成本的目的、評價的原則和方案本身對結構模型的貢獻。第二步是對比各項因素,找出判斷矩陣,因為來自同一層次的因素對其上部分的影響也不盡相同,需要專家的指導。如下圖兩個矩陣:
當 是判斷矩陣一致性的前提。一般部分的檢驗還不能決定總體的一致性需要 才能合格。
4 案例分析
4.1 項目介紹
下面是具體向大家介紹的關于位于青島黃島區(qū)的某工業(yè)園的一項建筑項目。一期工程涉及原材料的存儲倉庫、成品倉庫、包裝車間,展覽廳,食堂、辦公大樓和宿舍廠區(qū)的建設,總預計造價為38908.1922萬元.。
4.2 基于AHP模型的項目成本管理中的應用
本文所包括的項目范圍非常的廣泛,包括很多的工程,像土石工程、鋼筋混泥土工程,水電暖安裝工程等等,而且大工程還下轄很多的小工程。在進行工程設計之前,施工方必須明確施工的范圍,然后寫成帶有法律效力的責任書遞交給設計方,還要進行地質的勘測,根據(jù)勘測結果寫成報告一并遞交。。在施工之前,投標人需要對工程量的實際清單量進行明確然后整理成冊交給施工方。使得投標人可以清楚明確的了解項目施工的項目所花費的費用和最后得到的總成本。盡可能滿足時間、進度和風險的評估和預測,而且在整個過程中,要編制清晰明了的會計報告,進行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項目過程中最頭疼的是成本的估算不準確,往往項目剛剛進行一點就會出現(xiàn)此部分成本預算遠遠超過預期的規(guī)劃的情況,這種情況有時在可控范圍內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前期的工程估測往往會偏小,而后期的估計往往擴大了。
總結
成本管理在項目工程管理中的地位處于核心,本文結合我國建筑業(yè)的行情,闡述了項目工程管理中各影響工期、質量的因素,有些因素不只是能作用在一方面往往是能夠影響很多,延誤建筑人員工薪,就可能導致工程質量的下降,工程的安全隱患增大,都是相輔相成而存在的。建筑工程之所以能夠不斷地流行下去,一是因為人們的基本需要,二是因為價值工程理論和層次分析法的功勞,使得成本的控制不會出現(xiàn)漏洞。基于AHP方法統(tǒng)一了三大控制的有效,有序管理,在實際的工程實踐中,證明了其的成果,不過并不能說這樣就十全十美,還需要專家們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參考文獻:
[1]牛曉曄. 工程項目施工階段成本風險傳導機理研究[J]. 項目管理技術,2014,01:63-66.
[2]姜海波,任志康. 海工項目成本風險要素及依賴關系研究[J]. 商,2014,25:15.
[3]于佳. KB公司總承包項目成本管理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4.
[4]劉迎霞. MC公司研發(fā)項目成本管理體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4.
[5]鄭少瑛. AHP法在工程項目成本風險評價中的應用[J].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09,02:48-52.
[6]陳建斌. 作業(yè)成本管理及其在工程項目中應用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8.
[7]徐玥,魏曉平. 基于AHP的工程鏈成本策略分析[J]. 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7,1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