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 陳潔
摘要:城市人口的持續(xù)增長,城市土地資源的日益緊缺,促使城市建筑趨向高空發(fā)展,市區(qū)建筑群的格局隨之高層化,高層建筑的數(shù)量增多。高層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既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象征,又是城市發(fā)展的重要標志。然而,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問題,不得不讓我們重視。本文就城市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問題及對策,做了深入的分析與探討,以求找到改善對策。
前言
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城市人口的持續(xù)增長,城市土地資源日趨緊張,城市構造逐步向高空延伸,使得我國城市高層建筑不斷地增多。高層建筑結構功能復雜,建筑面積大、高度高、人員眾多、用火用電量大,因而其存在的火災隱患是不容忽視的。目前,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所存在的諸多問題以及對火災的預防和撲救措施是消防領域所關注的重點問題。
一、高層建筑的火災特點及消防難點
1、火災蔓延途徑多,火勢迅猛
高層建筑的樓梯間、電梯井、管道井、電纜井、排風道等通道較多,火災發(fā)生時,易產生煙囪效應,成為火勢迅速蔓延的途徑。高層建筑受風力影響較大,建筑物越高,風速越大,火災擴散速度越迅猛。還有,建筑內部的電氣化、自動化等各類電器設備繁多,增加了短路漏電而引發(fā)火災的可能性。另外,裝修材料(多為可燃性材料)的大量使用,有利于火災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并可燃燒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從而危害人體健康。
2、人員多而密集,安全疏散困難
高層建筑層數(shù)多,將人員疏散到地面所需的時間較長,而且建筑面積大,容納的人員較多?;馂陌l(fā)生時,電梯必須停止使用,只能通過樓梯進行疏散,而樓梯的容納量有限,必然會發(fā)生擁堵、踩踏事件,來不及疏散的人員極有可能被煙火熏死或燒死,后果是相當嚴重的。
3、高層建筑火災救援難度大
建筑高度高,現(xiàn)有消防車輛及設備滿足不了滅火需要,不能及時控制火勢而造成火災撲救困難。特別是消防水供給量及供水高度達不到要求時會延誤滅火的時機?;馂臅r,空間范圍內會充滿大量的煙氣及水蒸氣,而此時,各類排煙設備的自動切斷使得通道內的排煙更加困難,據(jù)統(tǒng)計,火災中約 70%~80%的人員是由于煙氣中毒而窒息死亡的。
二、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1、消防設計不夠規(guī)范
1995 年國家頒布了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95),為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提供了規(guī)范保證。然而,許多高層建筑住宅的消防設計并未引起設計人員的重視,特別是一些老式的建筑消防設計存在著先天不足,例如,公共通道未設消防自動系統(tǒng);缺少消防水源;疏散樓梯間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超過百米甚至更高的建筑存在避難層“空白”;現(xiàn)代高層建筑的高密度建設或是位于市區(qū)繁華地段的建筑,使得消防車道或消防室外操作面積被大量占用;高層建筑的幕墻裝飾,在火災高溫作用下,極易破碎形成玻璃雨,妨礙救援實施,造成人員傷亡。
2、消防設施配備及防范措施不到位
通常,最基本的消防設施應包括:設有火災報警控制設備和消防控制設備的消防控制室、室內消火栓、自動噴淋裝置、安全疏散系統(tǒng)、排煙系統(tǒng)、自動防火卷簾系統(tǒng)等。目前,我國高層建筑的消防系統(tǒng)存在著設施配備不齊全、設施質量不過硬、消防系統(tǒng)缺乏維護保養(yǎng)以及不同程度地停用等諸多問題。
3、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的高層建筑多為合用或多產權建筑,造成了各單位在消防安全管理上責任落實不清,使得消防設施的管理維護責任不到位,而且建筑內各種消防設施繁多,其管理與應用也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基礎知識,而往往又存在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的配備不到位的問題,加之消防應急預案等的欠缺,所以,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之處是應得到充分重視的。
4、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和設施維護人員的消防安全知識水平普遍不高,在很大程度存在著業(yè)務不規(guī)范、不熟練、責任心不強、擅離職守以及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等問題。
5、公眾消防安全意識缺乏
在社會生活中,公眾缺乏對火災事故的災難性后果的認識,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未有防范火災的安全意識。如擅自改變房間使用結構但消防設施未跟上;在裝修材料的選用上也未充分考慮到耐火、非易燃材料的使用;對電、氣的安全使用重視不夠;消防安全基本知識、自救逃生常識也相對匱乏。
三、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對策
1、消防設計合理、設施齊全
高層建筑的消防設計需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的防火設計規(guī)范進行,合理布置建筑總體布局和防火分區(qū),并加強排煙設計和安全疏散系統(tǒng)設置,配備各種類型及功用的消防設施,并試圖開發(fā)智能化的火災報警和自動滅火系統(tǒng)以形成一種智能火災監(jiān)控與消防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根據(jù)保護對象的特點和要求,綜合考慮建筑物的規(guī)模、火災載荷、危險性、事故后果以及疏散和撲救的難易程度,確定相應的消防設計及設施配套方案。
2、制定高層建筑火災應急預案
應根據(jù)不同高層建筑的特點,包括樓高、層數(shù)、建筑結構及通道設置、建筑物的材料及耐火性能、火勢蔓延的可能方式與強度等制定火災發(fā)生時的滅火措施、供水方式、所需滅火力量、搶救被困人員和輸運貴重物資的通道或方式等。在高層建筑外,對于火災外場的救援也應制訂應急預案,如消防人員登高救援的方式、消防車輛通道的疏通、操作場地的確保等。
3、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應明確各單位部門消防安全責任,制定單位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制度,開展防火檢查,
有關部門應對各建筑的消防安全系統(tǒng),包括各類消防設施實行定期檢查,監(jiān)督其消防措施落實情況,以消除火災隱患。同時,健全崗位責任制度并加強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增強其崗位責任意識,提高消防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確保消防設施的正常合理使用。
4、完善消防安全規(guī)范及法律體系
在消防安全工作的實施中,須進一步健全各種法規(guī)制度,同時加強對消防安全的監(jiān)管,國家各有關部門應盡快完善各類消防設計規(guī)范,制定新的管理規(guī)章制度,以法律法規(guī)作為工作實施的保障,同時須加強執(zhí)法監(jiān)管力度,嚴肅消防工程設計、施工及驗收審核制度。
5、加強消防安全知識的普及及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
各相關社會團體或消防部門應向高層建筑使用者和管理者以及廣大的民眾以不同的形式并且有針對性地宣傳防火知識,特別是自救知識,提高民眾的安全意識、防火意識,也可進行定期的火災事故演練,訓練公眾的疏散、逃生和使用消防設施的能力。一方面使公眾從思想上認識到火災事故的嚴重后果,提高對火災的警惕性;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鍛煉了公眾防御火災、實施自救的能力。
結束語:綜上所述,現(xiàn)代社會高層建筑“層出不窮”,因建筑特點、經濟社會因素以及人為因素,高層建筑的消防救援實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困難,其消防安全也存在種種隱患。對于高層建筑的消防設計、消防安全設施、消防工作輔助系統(tǒng)與人員配備,特別是消防安全的管理與公眾的安全意識方面應予以高度重視,并逐步完善健全各項制度,以保障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的安全穩(wěn)定。
參考文獻:
[1]趙愛民,魯亞姝.現(xiàn)代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探討[J].武警學院學報,2007,23(4):16-19.
[2]付闖.高層建筑防火設計與消防問題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8(22):193-194.
[3]陳炳基,陳敏毅.高層建筑火災的預防和撲救[J].科技信息,2007(22):9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