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超
【摘要】電網作為重要的基礎設施,是供電公司實現“供好電、服好務”的物質基礎。隨著近年來堅強智能電網建設持續(xù)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電力設備投入運行,對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提出更高要求。加強變電站設備運行維護管理,認真開展設備巡視檢查,及時發(fā)現和處理設備缺陷,始終是供電公司工作重點。對此,分析當前變電運行設備巡視現狀,結合國內外設備巡視技術發(fā)展趨勢,提出提升設備巡視質效的對策。
【關鍵詞】變電運行;設備巡視;變電站
1、設備巡視現狀分析
變電站設備巡視是通過設備巡視人員綜合運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方式,借助紅外熱成像儀等儀器,按照既定的設備巡視路線,對變電站設備進行巡視檢查的現場作業(yè)。設備巡視是變電站運維工作“兩票三制”內容之一,其對于及時發(fā)現、消除設備缺陷,預防事故發(fā)生,確保設備安全健康穩(wěn)定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當前供電公司大力推進設備狀態(tài)檢修模式的背景下,變電運行設備的檢修周期被充分延長,在提升了供電可靠性與經濟性的同時,客觀上對變電運行設備巡視質量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變電運維人員所實施的設備巡視已成為供電公司的核心生產作業(yè)。變電運行設備巡視質量高低直接關系到各類設備狀態(tài)檢修策略的制訂,更直接影響到電網設備的安全運行可靠性。盡管隨著電力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一些新技術、新手段接連不斷地應用于變電站生產作業(yè)現場,但是設備運維人員的現場巡視檢查工作依然具有其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設備巡視仍是保證變電站安全可靠運行的最基本作業(yè)之一。
當前,影響變電站設備巡視質量的各種問題相互交織,既有設備巡視人員責任心、知識結構等主觀方面問題,也有變電站運行環(huán)境、信息化水平等客觀方面問題。這些問題集中體現在:
(1)設備巡視人員責任心有強有弱,管理人員對設備巡視人員巡視到位情況無法管控,設備巡視人員可能不按照既定的巡視路線巡視,造成設備漏巡、錯巡,既影響設備狀態(tài)檢修策略,更影響設備巡視人員自身的人身安全。
(2)設備巡視人員知識水平有高有低,現場發(fā)現缺陷無法查詢缺陷標準,往往憑經驗判斷缺陷等級,缺陷情況無法通過圖文方式實時提交管理人員研判,時常延誤設備消缺時間。
(3)設備巡視信息化應用程度有深有淺,一些的老舊變電站仍然依靠傳統(tǒng)的紙筆記錄模式進行管理,無法有效對數據進行準確分析,難以適應當前精益化管理需求。
對此,當前仍需要加強流程化的制度建設,優(yōu)化變電站設備巡視策略。在此基礎上,需要同步重視加強信息化的過程控制,確保各類規(guī)章制度得到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
2、設備巡視質效提升對策分析
在信息化縱深推進、管理理念日趨精細的背景下,保證變電站設備健康運行,一方面要加強流程化的制度建設,及時把設備巡視的具體要求通過業(yè)務流程的形式融入規(guī)范中,強化制度執(zhí)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則要加強信息化的過程控制,結合信息通信、過程控制等領域的先進成果,通過管理、技術等方面手段,實現數據流與業(yè)務流的高效融合。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國內外一些新技術、新手段逐漸被推廣應用于變電站設備巡檢作業(yè)中,盡管這些設備巡檢技術普遍成本較高或應用范圍有限,但這些研究與應用對提高變電站設備巡檢水平,作了十分有益的探索,積累了許多經驗和技術成果,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在國外,變電站設備巡視作業(yè)較先進的巡檢方式大多基于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和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并將設備巡視檢查的結果存入大型數據庫中,主要在采用的設備巡檢信息采集方式上有所區(qū)別;作為一類典型的特種移動機器人,電力機器人研究和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逐漸在設備巡視檢查等領域發(fā)揮作用。在我國,傳統(tǒng)的變電站設備人工巡檢方式仍然占據較大比重,即設備巡視人員通過肉眼對設備進行查看,隨后通過紙質報表的方式,收集記錄設備巡檢信息,實現設備管理。隨著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基于條形碼、信息鈕、射頻識別等技術的巡檢方式被應用于變電站設備巡視作業(yè)中,有效提高了變電站設備巡視質量。
當前信息化提速發(fā)展,智能電網建設逐步實現設備全面在線監(jiān)測,這為進一步提高設備精益化管理水平創(chuàng)造了便利的條件。但是,人工設備巡視作業(yè)仍將是一個有效、必備的基礎性管理需求。因此,提高變電設備巡視質量,要結合變電站管理和技術實際,充分借鑒國內外有益經驗,統(tǒng)籌利用現有資源,持續(xù)優(yōu)化設備巡視對策。
一是強化制度保障,培育良好作業(yè)習慣。確保安全生產是做好變電設備巡視的最基本要求。要在變電設備巡視工作中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嚴格執(zhí)行設備巡視的各項規(guī)定,提高設備巡視的標準化作業(yè)水平,使各個流程做到有章可循、有規(guī)可依、有據可查;逐步培育起員工對規(guī)章制度的敬畏之心,將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與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有機結合起來,推動形成遵章守紀、嚴謹細致的工作氛圍。
二是深化信息應用,提升精益管理水平。隨著移動互聯網快速發(fā)展,智能手機等智能化設備更為普及,一些移動智能終端具有優(yōu)良的開源性、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等特點,把變電站設備巡視作業(yè)相關需求融入移動巡檢終端,將有效適應移動互聯背景下的業(yè)務應用。同時,還可充分運用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以便準確、完整地記錄巡視人員的設備巡視到位情況,這將有效對設備巡視人員起到過程監(jiān)督作用,并且有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細化數據分析,提高設備巡視質量。隨著設備狀態(tài)檢修的推行,設備運行數據會逐漸增多,特別是在大數據背景下,對設備日常數據分析就顯得至關重要。大數據能夠使設備運維管理部門做出比現有結果更好的預測,從而提高設備狀態(tài)檢修質量??衫枚S碼信息容量大、編碼范圍廣、容錯能力強、制作成本低等特點,逐步將其推廣成設備的電子標識,提高設備定位能力。
3、結語
綜合上述分析,加強變電站設備巡視業(yè)務管理,強化設備消缺閉環(huán)管控,這是提高變電站設備運維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提高設備巡視質量,可通過流程化的制度建設和信息化的過程控制加以提升。通過設備巡視,使得檢修部門能夠有效地評估設備狀態(tài),并為科學制訂設備檢修計劃提供可靠、翔實的研判數據;同時,也有助于調控部門確定合理的電網運行方式,提高電網安全運行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劍.關于如何提高變電安全運行和可靠性措施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24):149.
[2]梁萌.探討如何提高變電運行供電可靠性的管理方案[J].通訊世界,2014(19):156-157.
[3]吉晏平.變電站設備巡視技術的發(fā)展[J].中國科技信息,2010(22):145-146.
[4]白凱祥.基于RFID射頻識別的開關設備智能巡檢系統(tǒng)設計[J].中國電業(yè)(技術版),2013(12): 38-41.
[5]劉丕云.無人值班變電站設備巡視中應注意的問題[J].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14(3):128.
[6]史曉飛,郝振興.無人值班變電站設備巡視到位的建議及措施[J].中國電力教育,2012(30):151.
[7]林秋蓉,王相南,林遠能,康美金.變電設備差異化巡視策略的實施[J].電力安全技術,2014(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