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與體重拔河十余年
王海燕
昨天下午,我從單位開完會坐地鐵回家。剛擠進地鐵就有一個二十歲左右、長發(fā)飄飄、戴著眼鏡的清秀美女起來給我讓座。當時我并沒有提重物,下意識摸了下肉鼓鼓的小肚腩,內(nèi)心像被針扎了下。敏感的我馬上意識到自己被當作了孕婦。我沖那美女笑笑:“謝謝,不用啦,我兒子都十六歲啦?!?/p>
這件事對我刺激很大。其實我并不是天生的“肥肥”小姐。我曾經(jīng)是個健身達人,有過與體重拔河十多年的歷史。
我有過大半年成功瘦身三十斤的輝煌歷史,還曾上過電視。那是2003年,寧波剛剛只有零星的幾個健身俱樂部,我就跟著班車上的大姐就在鼓樓的“金谷女子健身部”練上了。那時健身欲望比現(xiàn)在強許多,因為剛生好寶寶,體態(tài)臃腫,自考本科也讀完,沒有特別的思想負擔。三十出頭的女人又值最愛美的年紀。一開始我跟在大姐后面做健身操,因為動作不熟練所以特別不自信,每次總是站在最后一排??吹絼e的學員曼妙的身姿,我眼紅無比,做夢也想把自己變成一個窈窕淑女。
后來“金谷”對面的“植美村”開業(yè),操房和洗澡的地方都比金谷要好得多,授課教練也有名氣,比如教瑜珈的戚丹、教拉丁的孫旭都是當時寧波知名度很高的人物。于是2003年三八節(jié),我在植美村大搞辦卡優(yōu)惠時轉(zhuǎn)到了那兒。隨著和健友、教練慢慢熟知,我也漸漸地從最后一排跳到第一排。而且不站在第一排,還找不到跳操的感覺。每每強勁的音樂一響起,我整個人就像上足彈簧的跳跳蛙,歡快地跳躍著,有一種盡力揮灑汗水、飛舞情緒的沖動,感覺渾身使不完的勁!一周去三到四個晚上,每次跑步機上快走半個小時、啞鈴等器械做十多分鐘,跳操一個小時。洗完澡出來,感覺人輕飄飄的感覺特好。因為當時寶寶有二嫂帶著,幼兒園沒有課業(yè)負擔,我的健身習慣堅持得很好。那一年我的體重減到六十四公斤,不知不覺甩去三十斤的贅肉。成功的喜悅是不言而喻的,我成為健身房的明星人物,當年還上了寧波電視臺的健康欄目,真懷念自個兒在鏡頭前侃侃而談的場景。單位的好幾個小姐妹受我影響,也紛紛加入健身大軍。植美村還欠我一筆廣告費呢。
2003年秋天到2004年春天,當我還陶醉在成為健身達人的喜悅時,一紙決定,把我從機關(guān)直接下派到基層派出所鍛煉。派出所的工作特性大家都知道,忙起來飯不能準時吃,覺不可能睡到自然醒。每天十五六個小時的高強大工作量把我的原有生活規(guī)律徹底打亂了!于是我只能忍痛與我的健身生活告別,忙于應(yīng)付所里沒完沒了的工作。因為工作晚,常和所里的男同事們一起吃夜宵,對KFC這樣的高熱量洋快餐也來者不拒。漸漸地,小肚腩又長回來,我一年的健身成果漸漸地消失殆盡。2005年6月重回市局時,同事們都奇怪地看著被打回原形的我。凡事貴在堅持,健身也是,反彈的力量真的很可怕。
痛定思痛,2005年秋天我和老公在凱旋包了張夫妻健身卡,約好輪流看管小孩子,輪流去健身。剛剛減了五六斤,初見成效,但是考研、去浙大上學的變故讓這第二張健身卡又沒能用完。包健身卡對繁忙的人們來說其實是個錯誤。人最容易在腦袋發(fā)熱的時候,不計后果去重復(fù)犯同樣的錯誤。2009年我又去“一兆偉德”花4400元錢包了兩年的健身卡,但是不到一年又偃旗息鼓。老公對浪費的錢肉痛不已,我自我解嘲:“計劃不如變化。我也不想燒錢。”
“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健身房如果一周定期去三四次,效果肯定是不錯的,但是隨著孩子上小學以后,健身和照看孩子的矛盾就出來了。我們都是雙職工,沒有老人幫忙。我一直在堅持健身和加強小孩子的教育兩個問題中搖擺不定,苦惱不已。女人要實現(xiàn)個性的發(fā)展付出的代價往往比男人大得多,健身如此,做事業(yè)也如此。男跑外,女主內(nèi),家是女人永遠不能推卸的責任。
我不知回憶是否意味著人的衰老。門前的楊柳抽出嫩綠的新枝,報春花被春雨沖刷得金黃發(fā)亮。每當在這樣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會情不自禁懷念在浙大上學的日子。2006年到2007年,兩年短暫的健身生活給我留下難忘的印象。那時我住在文三路的生科院研究生樓里,春天的生科院道路兩旁種滿綠色的法國梧桐樹,還有清香襲人的紫藤花。在住校的日子里,只要陽光晴好,我和室友趙琳就會在每天清晨六點半左右,跑在生科院的林蔭小道上,有陽光、綠樹、紅花、小鳥陪伴著我們晨跑,練操,無比暢意。許是我的熱情外向,和我一起晨練的隊伍慢慢壯大,從原來的小趙,發(fā)展到四位博士、碩士。大家和我一起學公務(wù)員舒身操和一些簡單的瑜珈動作,他們學得認真,我這個“教頭”也教得給力,教學相長,其樂融融。到現(xiàn)在,我和趙琳還會在電話里時常緬懷這段晨練生活。人到中年是最有壓力的時候,在職學習生活不但讓我拓寬知識視野,尋找到自己的價值定位,而且收獲滿滿的友情,校園健身生活更為這段學習生涯涂上濃重的色彩,讓我變得更自信。這人生短暫的一小段質(zhì)樸時光,就這樣永遠停留在心里。
因健身房的鍛煉規(guī)劃失敗居多,我斷了再包卡的念兒。浙大我肯定已回不去——我總不能讀成“烈士”吧?面對現(xiàn)實,如何協(xié)調(diào)工作、健身、照顧孩子生活起居、學習和其他事宜之間的關(guān)系成為我近年來考慮的重點問題。感覺人一過四十歲,新陳代謝大大放慢腳步,這肉盡往肚子上長,按醫(yī)學角度來說是“向心型肥胖”,體重一直往上躥,很難下來。家族有心臟病史和糖尿病史,前年春節(jié)在紹興老家,媽媽都緊張地用她的血糖儀給我測血糖指數(shù)。連續(xù)兩年體檢表上寫著我有脂肪肝趨勢,今年又查出血脂偏高,膽固醇偏高。這所有的惶恐讓我不得不又把健身這事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來。
如果說三十時的我是因為女人的虛榮心愛上健身,四十歲以后的我,則把健身作為養(yǎng)生的態(tài)度看待。我主張慢節(jié)奏略微出汗的鍛煉法,摒棄以往的高強度大運動量的做法。經(jīng)多次實踐,我把健身的時間鎖定在早、晚兩個時段。清晨六點起來做完早飯,叫家人起床。七點多一點,我準時從家門口出發(fā),朝月湖公園跑去,任憑和暖的楊柳風吹拂我的臉,陽光普照在我的心里。我在近一個小時單位時間里完成小跑800米十五分鐘、做操三十分鐘,加上做仰臥起坐,壓腿等練習。帶著一身的好心情回家開始一天忙碌緊張的工作。晚上繼續(xù)利用家挨公園的天然資源優(yōu)勢,快走四十分鐘。2014年上半年以前一直把體重控制在連續(xù)三年零增長的良好局面。
但是世上最難的事就是堅持。2014年8月我去貴州旅行,不慎把左腳嚴重扭傷,不能跑了,去公園的次數(shù)也明顯減少,加上春節(jié)期間的胡吃海喝,體重像曠野里的荒草向上瘋長。no zuo no die,難怪我會給別人誤當作“大肚皮”。以前有人提醒我該減肥時,我總是故作輕松地說:“減啥???我苗條時有人喜歡我;豐滿時照樣有人喜歡我?!钡@次我被深深地刺痛了!
回首十余年的健身史,雖然屢戰(zhàn)屢敗,但屢敗還得屢戰(zhàn)。生命在于運動,只有堅持有規(guī)律的運動配之于合理的飲食,才會擁有健康的身體。健康是萬事之本,人生還有太多的事要仰仗我們健康的身體去完成,工作、寫字、旅行、扶老攜幼、從事公益活動……
只要我活著,注定和重量拔河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