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出云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九百多年前的一個中秋之夜,北宋人蘇軾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當夜,他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大醉盡興,卻不忘寫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句子,充分體現了古人對中秋節(jié)的復雜情感:中秋雖賞月玩月,但往往感物傷懷;中秋雖是團圓節(jié),卻也是游子的離愁節(jié)。
全民狂歡與文人式感傷
中秋節(jié)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節(jié)期為農歷八月十五。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八月十五在三秋之中,故稱“中秋節(jié)”,也叫“仲秋節(jié)”。據說,中秋節(jié)來自古代拜月敬月的習俗,因此整個中秋的節(jié)日活動與月亮有著密切的關系。從上古以來的拜月,到后來的賞月,再到唐代,中秋正式成為官方節(jié)日,宋明以后,中秋節(jié)在全國盛行開來。
最晚從宋代開始, 中秋節(jié)成了全民狂歡的節(jié)日,“玩月”這個詞在宋人那里展現得淋漓盡致。且看北宋東京 (北宋都城,今河南開封)人的中秋節(jié):當日,各商店重新裝修門面并售賣新酒,市民哄搶狂飲。下午三點左右, 諸店酒已斷貨,輪到螯蟹、石榴、梨、棗、栗、葡萄、柑桔等美食鮮果上市。入夜,富人在家里登上臺榭賞月,而普通百姓則爭占酒樓(去晚了沒座)玩月,整個城市里音樂齊鳴,人聲鼎沸,夜市通宵營業(yè),兒童們嬉戲達旦。好一個不眠之夜!再看南宋臨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人如何度過中秋佳節(jié):王公貴族與富人登上高樓,賞月之余,大擺宴席,琴瑟伴奏,歡飲高歌;一般百姓也要登上家中平臺,齊聚子女,安排家宴;就連最貧窮的人,也要放下手里的活計,買酒歡飲,不肯錯過這個節(jié)日。人們還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當夜商鋪營業(yè)至凌晨四點,城里玩月的游人通宵不絕,正所謂“今夜無人入睡”!歷史上中秋節(jié)的狂歡,幾乎包括了當時吃喝玩樂的所有形式,也幾乎包括了所有社會階層,真正實現了“全民參與”,是世俗歡愉的極限。那股熱鬧勁兒,足以讓今人羨慕不已。
狂歡之后有感傷,或許中秋節(jié)就像中國人歷來追求卻永遠達不到的“圓滿”一樣,美好,卻總有遺憾。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晏殊的“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在訴說自己的孤獨;辛棄疾用一首《滿江紅·中秋寄遠》來表達佳節(jié)思親之情,而元好問的中秋卻用來嘮叨日瘦、衣寒、行路難,以致“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今人余光中繼承了古人的感傷傳統(tǒng),寫有《中秋》一詩,用“一刀向人間,剖開了月餅/一刀向時間,等分了晝夜/為什么圓晶晶的中秋月,要一刀揮成了殘缺”的句子,表達了盼望兩岸統(tǒng)一以及思鄉(xiāng)的情緒。
月餅經濟與民族傳統(tǒng)
上世紀的中國,在經歷了千年未有的大變局,滄海桑田之后,文化出現了斷層,而不斷涌入的新事物,也沖擊了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曾是三大節(jié)日之一的中秋節(jié)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最后,我們不得不目睹中秋節(jié)淪為月餅節(jié)。
月餅最初是祭月的供品,從明代開始在民間流傳,人們把它作為互相饋贈的禮物,取其團圓之意,但如今的中秋節(jié),卻完全成了月餅經濟的題材,商業(yè)化炒作近乎瘋狂。每年中秋節(jié),商家的吆喝聲淹沒了中秋節(jié)的文化味,月餅的禮品功能不斷被放大,商家重包裝不重內容,迫使人們反復進行“買櫝還珠”的中國式浪費。月餅成災的后果,就是一過完中秋,家家戶戶都在為如何處理過剩的月餅而發(fā)愁。
殊不知,月餅的本質在于團圓,只有與家人、友人一起分享,才有味兒,否則收再多、吃再多,也是味同嚼蠟。中秋節(jié)異化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不過中秋節(jié),不吃月餅,令這個曾經輝煌的節(jié)日岌岌可危?!岸宋绻?jié)”被韓國“申遺”,無疑是給不過中秋節(jié)的國人當頭一棒。很快,網上發(fā)起了轟轟烈烈的“中秋申遺”活動,甚至驚動了文化部。雖然此事不了了之,但人們如夢初醒,開始呼吁重視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有識之士們終于意識到,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傳統(tǒng)文化才是一個民族真正的“底色”。丟了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節(jié)日,最終可能丟掉的是民族精神。
國家也開始對月餅的商業(yè)化炒作進行限制,希望它能夠涅槃重生,回歸本原。其實,中秋節(jié)就應該更熱鬧些,那種全民狂歡的盛景完全有理由也有可能重現。本就是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再有一輪皎潔的明月,此等良辰美景怎可虛度?喜歡雅集的人,可以登高賞月,吟詩作賦;有點閑情的人,可以泛一葉扁舟,于湖中望月,再來點弦樂怡情;愛吃愛喝的人,可以大擺家宴,歡飲達旦;身在異鄉(xiāng)的人,可以邀三五好友,分食月餅,互訴衷腸;熱衷民俗的人,可以祭月拜月,燒寶塔、買兔兒爺,玩花燈,舞火龍……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中秋節(jié),月亮在,中秋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