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溪
“這樣做能幫助學校和師生更好地發(fā)展嗎?能,我會毫不猶豫地去做。即便困難重重,我也有信心一一克服。”這是崇左市天等縣華隆中學(以下簡稱華隆中學)校長蒙萬里的工作“信條”。作為一個只有9年任職時間的“年輕校長”,無論在哪一所學校工作,他都以此自勉。蒙萬里認為,結果雖然美好,但賞心悅目的風景應該在路上,是那些與師生共奮斗、同歡樂的點滴歲月。
讓學生自己做主
當別的學校的實驗室管理員還在為學生做完實驗后,整理亂糟糟的實驗室而苦惱時,華隆中學已快人一步實現(xiàn)了實驗室學生自主管理?,F(xiàn)在,只要一完成實驗,無需老師和管理員提醒,學生就會自覺地將試管清洗干凈,將線頭清理進垃圾簍,把化學藥品放回原來的位置……他們安安靜靜地來,安安靜靜地離開,不留下一片“云彩”。
“做完實驗不收拾干凈,感覺就像沒洗澡就上床睡覺一樣,心里很不爽?!比A隆中學1302班學生鐘小玉開玩笑似地說。2014年春季學期,蒙萬里提出了成立實驗室自主管理團隊的想法,老師和學生自由組合,團隊成員自主制定管理章程、工作方案。經(jīng)過一年多的實踐,該校實驗室管理實現(xiàn)了自主化、規(guī)范化?!艾F(xiàn)在,學生做實驗不用老師在場監(jiān)督也能做得很好。”該校物理教師韋國武說。
“學生來到學校,就意味著他們把生命中最美妙的一段時光交給了學校。學校應該提供什么樣的教育?除了學習知識,學生還要學習什么?學校應該給他們提供什么樣的成長平臺?我經(jīng)常這樣問自己。”蒙萬里說。2013年8月,他擔任華隆中學校長。上任之初,他審視著這所陌生的學校,校舍陳舊,校園文化不濃,學風不好,教師工作倦怠……這讓蒙萬里心生焦躁。
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蒙萬里從高效課堂改革中獲得了靈感:讓學生做主,自己管理自己。除了成立實驗室自主管理團隊,該校還先后成立了圖書閱覽室自主管理團隊、養(yǎng)花自主管理團隊、文明量化自主管理團隊,學生社團也完成了自主管理的“權力下放”。街舞社團指導教師陸慧華告訴記者,過去,每到社團展演活動期間,她都要忙得焦頭爛額,編制節(jié)目、組織排練都是單打獨斗,加上學科教學工作,“到活動結束,往往要脫層皮”。可是現(xiàn)在,她卻當起了“甩手掌柜”,節(jié)目選擇學生自己來,彩排訓練學生自己來,場景設計學生自己來……“學生的點子很有意思,比較有創(chuàng)意,因為是他們自己想出來的,所以行動起來特別積極。”陸慧華老師欣慰地說。
“我相信,給學生一個支點,他們就能撬動地球!”蒙萬里說,“其實,學生很有想法,只是很多時候被老師壓抑了,習慣于被動地接受‘指令。我們要改變這樣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做主,同時也將老師從瑣碎的學生管理工作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專業(yè)問題?!?/p>
讓課堂變成學習的樂園
2012年9月,大學剛畢業(yè)的李秀娟成為一名特崗教師,來到了天等縣把荷中學(以下簡稱把荷中學)。當時,李秀娟憧憬著要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全部教給學生??墒屡c愿違,當她滔滔不絕地講解知識時,竟有學生“發(fā)難”——李老師,您上得不錯,但請多給我們一點信任,讓我們自主、合作學習吧!“這如同一盆冷水澆在頭上,當時我就愣住了。后來我了解到,原來學生已經(jīng)習慣了新課堂,而我用的還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學生不待見。”李秀娟說。
李秀娟口中所說的“新課堂”是什么?是高效課堂。2011年,在天等縣全面啟動課改之前,時任把荷中學校長的蒙萬里便嗅到了“改革的氣息”,覺察到了“滿堂灌”課堂的諸多弊病。于是,他帶領老師們開展教學改革研究。天等縣啟動課改工作后,蒙萬里順勢而為,積極申請學校作為高效課堂改革試點校。李秀娟到來時,正是該校高效課堂改革風生水起之時,學生已經(jīng)習慣了在課堂上當“主角”,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蔚然成風。
說到課改,華隆中學數(shù)學教師農(nóng)仕梅有著“切膚之痛”。在蒙萬里擔任校長之前,該校就已經(jīng)實施課改了。但不少教師觀念還沒有轉(zhuǎn)變過來,加上在工作過程中問題頻出,教師的課改積極性并不高。農(nóng)仕梅老師在傳統(tǒng)教學中“摸爬滾打”多年,早已得心應手,突然要“另起爐灶”,心里難免有所抵觸、疑慮?!澳钦媸敲撎Q骨的改變!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要還權于學生,老師退居幕后,觀賞學生精彩紛呈的演出。這也是一種美妙的享受,雖然老師的權力小了,但是心卻大了,可以在專業(yè)和學生之間自由飛翔了。”蛻變之后,農(nóng)仕梅開始欣賞那一襲“華美的衣裳”!
課改初期,蒙萬里對全校教師進行了“魔鬼式”訓練。聽評課,細致到某個時間點應該如何過渡,他都要與老師反復研磨;示范課,他會不定期地給老師們上課,并要求老師們組團研討,撰寫心得體會;賽課,不管是校內(nèi)的還是校外的教學比賽,他要求老師積極參加……當然,有磨礪也有福利。華隆中學每個學期都會評選“課改之星”,由學校給予獎勵;有外出學習的機會,學校也會全力支持?!巴ㄟ^高強度的學習,我的能力提升很快,操作新課堂早已如魚得水。”農(nóng)仕梅說。
有了優(yōu)質(zhì)師資的投入,華隆中學的課改迅速被盤活。該校學生趙麗玲說,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習慣“老師講,學生抄”的課堂了。她說:“課前有組員的合作研究,課中有小組間的思維碰撞,課后還有同學間的爭論。這是我們學習的新常態(tài)。這樣的課堂新奇、有趣,更重要的是收獲很多。”
讓校園變得高雅
許多學生走進蒙萬里的辦公室,都會驚訝于“校長的書竟然如此之多”!在學生眼中,身材偏矮小的蒙萬里是“濃縮的大師”,因為“校長身上有濃濃的書香氣,他說的每一句話都那么有哲理”。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在蒙萬里看來,閱讀是提升一所學校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徑。每天工作之余,他總會捧著一本書,泡上一壺茶,在文字和香茗中“偷得浮生半日閑”。在他的辦公室里,除了辦公用品之外,最多的就是書。他最喜歡的是人物評傳,“看著他們起伏跌宕的人生、艱難坎坷的命運,你會從中獲得豐富的人生哲學,獲得寧靜”。
到華隆中學擔任校長后,蒙萬里大力實施書香校園建設,一方面要求教師多讀書、會讀書,每個學期至少撰寫5篇讀書心得,開展一次教師讀書筆記展覽評比活動,刺激教師的閱讀欲望。另一方面,在學生中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首先,擴建學校圖書館,增加藏書量,配置電子閱讀系統(tǒng),為學生進行大量閱讀提供可能和方便;其次,擬定“各年級必讀文學作品書目推薦”和“學生百部課外閱讀書目推薦”,舉辦“好書伴我成長”講故事大賽和“讀書之星”“最佳讀書筆記”評比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目前,該校正在研究舉辦閱讀大賽,希望“讓閱讀成為師生的一種生活方式”的理念落地生根。
“在書香氤氳的氛圍里,人仿佛一下子變得沉靜了,整個校園也變得高雅了!”書香校園讓華隆中學語文教師農(nóng)小菲感嘆不已。
“一所學校就像一本書,學生是書中一個個鮮活的有溫度的文字;學校管理就像閱讀一篇美文,風景就在一個個文字中?!泵扇f里一邊領著記者參觀他的藏書,一邊對記者說。
(責編 歐孔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