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 彬
來自一線的“活水”
■文/郭 彬
從拙著《創(chuàng)造價值的質量管理》發(fā)行以來,我沒有想到有這么多熱情的同行約我就質量管理的話題進行交流,網上有一些質量界的讀者也進行了熱烈的評價。本書是我剛作為北京西門子西伯樂斯電子有限公司一個部門質量經理的時候,在北大出版社的邀請下所寫成的作品。出版過程歷盡曲折,最后由機械工業(yè)出版社于2014年元旦出版。雖然今天看來這本書還不夠完善,但它還是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干貨十足。
首先,該書的理論不同于編輯和匯總,而是來自于幾家不同公司的一線實踐和思考,是有泉之源,具有啟發(fā)性和實操性。
其次,該書的案例也幾乎全來自于不同公司的工作經歷,有血有肉有感情,具有借鑒性和啟發(fā)性,雖然與讀者的實際情況不完全一樣,但方法和思路大部分是相通的。
第三,該書并不是重復傳統(tǒng)的質量管理框架內容,比如質量管理發(fā)展歷程、基本功能、質量體系及質量工具等。主要是針對企業(yè)質量管理所面臨的具體問題進行針對性地探討和交流,并有所側重。比如一般的質量管理書籍沒有談及如何診斷公司的質量管理現(xiàn)狀和問題,沒有質量管理組織架構以及人才隊伍建設。還有,一般書雖然談及質量成本,但并沒有詳細介紹如何降低質量成本;一般書談了很多質量管理體系的內容,但并沒有介紹什么樣的質量管理體系才是有效的,如何才能夠建設好有用的質量管理體系;一般書講了好多質量管理工具,但并沒有介紹質量管理工具的應用陷阱,以及如何才能把這些工具運用靈活。在此聲明一下,這些書籍作為普及教材也非常有必要,而我的拙著是作為“提高班”使用的,“基礎班”的想參考一些案例也是可以的。
總之,我的拙著不是教科書式的教材,也不是填鴨式的灌輸,而是從實踐中琢磨和體驗出來的。當然,書的內容還有不少改善空間,因為它主要側重于作為質量部門如何突圍質量管理的困惑,如何站在公司和部門的整體利益去突破和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如何提升質量管理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等,很多是基于產品質量、流程質量及質量工具等。但關于質量管理最為重要的人員要素,比如人員溝通、合作以及態(tài)度、能力等雖有談及,但不多。
另外,書中關于研發(fā)質量及需求質量工程方面幾乎沒有涉及,關于質量文化及高績效的企業(yè)文化更沒有涉及。正因為這些遺憾以及我在工作中持續(xù)不斷的反省、總結、實踐和提升,以及后來在更廣泛的領域所開展的工作經歷,又促成我再開新篇,目前暫定的書名是《質量管理領導力》,現(xiàn)在正開始孕育當中。
(作者現(xiàn)為北京西門子西伯樂斯電子有限公司質量總監(ji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