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 劉春杰
摘 要:生物技術是具有資金投入高、研發(fā)難度大、時間周期長等特點,相應的生物領域專利申請,在撰寫過程中,也常常面臨表述不準確、描述繁瑣、難以有效體現發(fā)明構思等困境。生物領域專利申請中存在一類特殊的限定方式,即采用數學公式作為方法權利要求或產品權利要求的限定特征,這類權利要求,呈現表達簡練、精確且專利授權率高等特點,該文首先分析了涉及數學公式限定的生物領域專利申請的變化趨勢,然后結合生物領域的領域特色和審查與應用實踐,對該類專利撰寫提出幾點自己的思考。
關鍵詞:生物領域 公式限定 撰寫
中圖分類號:D92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6(c)-0204-02
數學公式作為一種特殊的權利要求限定方式,廣泛應用于多領域專利申請中[1-2] ,該文對其進行分析研究并關注生物領域中數學公式限定的運用,有助于提升我國生物領域專利申請的總體水平,完善專利布局,促進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
1 分析研究生物領域專利中數學公式限定的意義
一方面,數學公式具有直觀、嚴密、邏輯性強等特點,可以通過數學式、代數式、方程、方程組等不同形式,簡潔、直白地表述復雜的變量關系,并且還可以對變量的邊界、取值條件等進行嚴格限定,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歧義,具有普通語言文字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
另一方面,王燕等[3]提及在合金領域:含數學公式的專利申請,由于其特殊的表述形式以及復雜性的公式,加之我國目前尚未形成針對性的專利審查操作標準,因此該類申請授權率高于領域平均水平,是國外企業(yè)進行專利布局的新方式。國外企業(yè)利用其在核心專利外圍設置眾多低質量專利以形成保護范圍擴大化的專利池,從而對我國的企業(yè)發(fā)展進行限制,不利于我國企業(yè)在市場上進行有效競爭。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應引起其他領域的對相關專利申請的高度關注。
2 生物領域中涉及公式限定專利申請的數據統(tǒng)計
筆者對中國專利文摘數據庫中的專利文獻進行分析,主要在C12P(發(fā)酵或使用酶的方法合成目標化合物或組合物或從外消旋混合物中分離旋光異構體)、C12Q(包含酶或微生物的測定或檢驗方法)、C12N(微生物或酶)、C12M(酶學或微生物學裝置)、C07K(肽)、A61K(醫(yī)用、牙科用或梳妝用的配制品)等領域進行檢索,數據涵蓋1985年-2015年4月已公開的中國專利申請。
從圖1可知,在主要生物領域中涉及公式限定的專利申請量為1356件,從該類專利申請的分布情況來看,C12Q、A61K和C12N領域較多,而在C12M、C12P和C07K中分布較少,所占比例均在10%以下。
從圖2中可以看出,該類專利申請的授權率普遍高于相應領域內的平均水平。傳統(tǒng)生物領域的總平均授權率約為60%,而涉及公式限定的總平均授權率約為80%,這種差別在C12N、C12M等領域內更加明顯。
從圖3中可以看出,生物領域公式限定專利申請基本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1995年以前該類專利每年的申請量處于10件以下;1995-2002年,該類專利數量開始緩慢增加;2003年以后該類專利數量大幅度增加,說明2003年以后這種撰寫方式逐步被申請人所認可和采用,應用頻率逐漸增多。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
(1)在生物領域該類專利申請數量較少,僅占生物領域總申請量的1.7%,但該類專利申請的授權率卻普遍高于相應領域內的平均水平,從側面說明采用公式、方程、表達式等方式撰寫權利要求更有利于表現專利申請的發(fā)明構思,體現創(chuàng)新點,有助于專利授權的進行。
(2)應用公式限定的撰寫相關權利要求的專利數量逐年快速增長,近年來(2009年至今)每年基本維持在100件以上,正逐漸作為一種新的撰寫趨勢。
(3)專利撰寫相關思考。
第一,在專利申請中,公式表示的實質是一種技術特征的關系組合。申請人將公式用于權利要求限定,其目的大多是對具體技術特征相關變量及其相互關系進行的一種限定,或者申請人在實驗數據的基礎上,擬合得到的經驗公式[4]。其實質屬于人類智力活動和抽象思維的結果,存在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的風險?!秾@麑彶橹改稀分赋觥叭绻豁棛嗬笤趯ζ溥M行限定的全部內容中既包含智力活動的規(guī)則和方法的內容,又包含技術特征,則該權利要求就整體而言并不是一種智力活動的規(guī)則和方法,不應當依據專利法第二十五條排除其獲得專利權的可能性”[5]。因此,在申請文件中,一方面要對技術方案進行整體考慮,公式只是其中的一個限定條件,是為更好的劃定保護范圍服務的,不需要特殊對待。另一方面,權利要求中公式都有其匹配的實驗步驟或具體參數,在撰寫時還需要視情況將與之相關的因素一并寫入權利要求書,這樣不僅可以克服專利法第二十五條的缺陷,同時使得技術方案更加的完整,同時也為后續(xù)修改預留基礎。
第二,生物領域專利申請涉及的公式主要是申請人根據實驗數據擬合形成的經驗公式,是申請人在自身研究工作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的技術問題,合理假設并適當的歸納得到的。但是,公式體現的是參數之間的關系,生物領域又是實驗性學科,需要具體實驗的支持。在申請文件撰寫時,應當對實施例中涉及的具體實驗步驟,方法和數據等進行詳盡的記載;提交充足的實驗數據不僅可以支持權利要求也會為后續(xù)修改提供修改依據。同時,公式的獲得是基于實驗數據,但僅有實驗數據是不夠的,根據相同的實驗結果,利用不同的擬合方式進行公式化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因此,為支持權利要求需要明確記載數據的處理和擬合方式。此外,如果由于時間、經費以及實驗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導致所做的具體實施方式或實驗數據有限,可以考慮限定某些參數的取值范圍,或采用分段函數的形式,以保證所述技術方案可以得到說明書的支持。
第三,申請人在進行相關研究時,一般會對部分環(huán)境變量進行假設,具體的研究結果和公式都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設基礎上的,因此,如果申請人在先設定的參數是無再現性的,就會導致使用公式限定的權利要求不具備再現性。同時,公式是從實驗數據中抽象化思維得到,參數間的聯系很復雜,申請人在構建公式時,融入了個人經驗等因素,也會影響再現性。因此,為避免實用性的缺陷,一方面,合理選擇和優(yōu)化相關參數,避免引入不確定性高或隨機性強的變量,使公式所描述的技術方案能夠重復實施并達到相同的,可預期的技術效果;另一方面,完整的實驗數據和結果是對實用性審查意見最有利的回應,通過嚴謹的實驗設計和結果最能證明實驗的可重復性。
4 結語
數學公式具有普通語言文字無可比擬的嚴密性、簡潔性和邏輯性。適當利用數學公式對權利要求進行限定,可以在精確體現申請人、發(fā)明人技術貢獻的同時,獲得合理適當的保護范圍,維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科技進步。
參考文獻
[1] 李永紅.關于含有數學式的權利要求[J].中國專利與商標,1999(3):23-29.
[2] 耿德強.含多個數學公式的控制方法類權利要求的審查[J].2010年度機械發(fā)明審查部優(yōu)秀案例評析,2010,17.
[3] 王燕,董李欣,徐方明,等.合金領域專利申請的日本審查過程分析[J].電子制作,2013(15):232,286.
[4] 彭梅香,魏巧蓮,扈娟.包含數學式的權利要求的新穎性和創(chuàng)造性審查探析[J].2013(1):48-56.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指南[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