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江
用科技武裝世界,讓恐龍卷土重來!闊別22年之后,《侏羅紀公園》里的恐龍們再度回到大銀幕上。這一次,恐龍比之前更強大、更暴虐!
不過,這場披著科幻外衣的視覺盛宴,也讓人們提出許多疑問。
DNA也有保質期
最新故事發(fā)生在《侏羅紀公園》的22年之后,繁殖恐龍的納布拉爾島,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每天吸引兩萬多人參觀的主題公園。
可是,隨著時間推移,恐龍變得像動物園里的大象一樣司空見慣,正在失去吸引力。
為此,公園決心開發(fā)出更殘暴的恐龍來挽回人氣。
科學家們?nèi)诤狭硕喾N恐龍與兩棲動物的基因(DNA),創(chuàng)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超級猛獸——暴虐霸王龍。
它不但體積更大,外形更兇猛,智力更高,而且不適當?shù)酿B(yǎng)育方法,讓它的性格尤其殘暴。
暴虐霸王龍有一種特殊的本領——改變體溫。憑借這種本領,它躲過了公園的紅外監(jiān)測,沖出圍欄。于是,血腥的殺戮開始了……
有人會產(chǎn)生疑問:未來的某一天,依靠電影中的方法復活恐龍,真的可能嗎?
答案非常明確: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DNA也有保質期。
科學家這樣解釋:即便在最理想的自然環(huán)境中,DNA最長只能保存70萬~100萬年。超過這個時間,DNA就會分解。
簡單點說,就算我們擁有恐龍化石,但其實,它的DNA早已被破壞。通過DNA復活恐龍,是不可能的任務。
小雞變恐龍
那么,電影中的橋段只是一種科學設想啰?
也不全是。
告訴你個秘密,這個橋段的設計正是受現(xiàn)實中的科學所啟發(fā),它的靈感來源于哈佛大學猛犸象復活項目小組。
為了復活滅絕于數(shù)萬年前的猛犸象,美國哈佛大學成立了項目小組。
他們從北極冰川的猛犸象尸體上提取了基因,試圖移植到猛犸象的近親——亞洲象的細胞中。目前,實驗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
那么,復活恐龍就一點希望都沒有了嗎?
當然不是!
如今的科學界普遍認為,鳥類是由迅猛龍這類行動快捷的恐龍演化而來,因此,現(xiàn)代鳥類仍保留有恐龍的部分基因。
如果能準確掌握每段基因控制的性狀,并喚醒這些古老的基因,則有望制造出帶有恐龍?zhí)卣鞯镍B類。
2009年,美國古生物學家杰克·霍納提出一個更加離奇的設想——從雞的身上獲取恐龍基因,然后,復活一只小型恐龍。
這位美國科學家居然取得一定進展,通過基因工程,他成功地讓雞的喙變成圓錐形,并且長出與鱷魚相似的牙齒。
只是不知道,如果將這樣的“怪獸”放到侏羅紀公園,殘暴的屠殺會不會變得“萌萌噠”?神奇的腦控
回到侏羅紀公園的劇情中,來看看“科學家”怎樣收拾暴虐霸王龍吧。
當狡猾的暴虐霸王龍挖掉身上的定位儀器,并埋伏起來狙擊追捕小組時,人們才知道,它的能力不可低估。
為此,4頭接受過訓練的迅猛龍出馬了。
值得注意的細節(jié)是,追蹤暴虐霸王龍時,這些迅猛龍頭上戴著一個監(jiān)視器,能夠將視頻傳遞給人類。
事實上,在現(xiàn)實中,科學家已經(jīng)發(fā)明了一種控制器。
它可以將人類的控制指令轉化為特定的電信號,“傳遞”給動物的腦神經(jīng),使其聽從命令;同時,它又是一種腦電波采集設備,能收集動物的腦信號,將其看到的圖像回傳到指揮中心……
其實,不僅是恐龍,這項技術在人類身上也取得了一定進展。
2014年,“巴西世界杯”開幕式上,一名殘疾人就利用腦控技術完成了開球,當時還引起一片驚嘆呢。
聽話的恐龍
不過,相比恐龍,控制人腦則困難很多。
原來,越高級的動物控制起來越困難,低級動物則相對容易一些。
目前,科學家已在昆蟲身上進行了試驗。中國科學家就曾利用腦控技術遙控過蟑螂呢!
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科學家能夠利用這項技術,控制所有動物,那會是怎樣的奇異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