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良居
(吉林省三岔子林業(yè)局,吉林 白山 134702)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為木犀科梣屬落葉大喬木,樹高達30 m 以上,胸徑達2 m[1]。天然分布于110°~140°E、40°~50°N 之間,在我國的東北、華北及西北地區(qū)均有分布。水曲柳是東北東部山地闊葉紅松林的主要伴生樹種之一,也是天然次生林的主要樹種之一。在天然次生林中,水曲柳常與胡桃楸、黃檗、榆樹、椴樹、楊樹等混生,形成多種類型的軟、硬闊葉混交林[2,3]。
水曲柳是東北地區(qū)三大珍貴硬闊樹種之一,亦是優(yōu)良的園林綠化樹種。干形通直,整枝良好,經(jīng)濟材出材率高。木材堅實,花紋美麗,富有彈性,是優(yōu)良的軍工、家具、運動器具、建筑等用材,也是優(yōu)良的膠合板材[4]。
為了保護水曲柳物種資源,建立珍貴用材儲備基地,吉林省三岔子林業(yè)局自2001 年開始進行了水曲柳人工造林。為了掌握不同立地條件水曲柳人工林的生長狀況,于2013 年樹木停止生長后,選擇緩坡、輕微水濕地、農(nóng)耕地3 種立地條件進行水曲柳人工林生長指標調查與分析,旨在為水曲柳的人工造林提供參考。
水曲柳人工造林分別在緩坡、輕微水濕地、農(nóng)耕地三種立地條件進行。
①緩坡:新勝林場75 林班7 小班,造林地面積為6 hm2,坡度7°,坡向南,土層厚度A 層30 cm,B 層20 cm。
②輕微水濕地:新勝林場55 林班15 小班,造林地面積為4.8 hm2,平地,土層厚度A 層25 cm,B 層20 cm。
③農(nóng)耕地:景山林場造林地位于景山西部,面積10 hm2,平地,土層厚度40 ~50 cm。
①新勝林場75 林班7 小班,水曲柳純林,造林時間為2005 年,造林苗木為1 a 生Ⅰ級實生苗,造林密度為3 300 株·hm-2,造林株行距為1.5 m×2.0 m。
②新勝林場55 林班15 小班,水曲柳純林,造林時間為2001 年,造林苗木為1 a 生Ⅰ級實生苗,造林密度為3 300 株·hm-2,造林株行距為1.5 m×2.0 m。
③景山林場,水曲柳純林,造林時間為2003 年,造林苗木為1 a 生Ⅰ級實生苗,造林密度為3 300 株·hm-2,造林株行距為1.0 m×3.0 m。
1.3.1 造林整地
為改善造林地的環(huán)境條件,在整地前對造林地進行全面清理,清除造林地的采伐剩余物和灌叢。造林整地采取穴狀整地方式,具體做法是:按栽植株行距定點,整地規(guī)格為60 cm×60 cm。
1.3.2 造林及幼林管理
春季,土壤解凍20 cm 深時頂漿造林,造林技術同常規(guī)。
新勝林場7 小班水曲柳人工林于造林后1~5 a 進行幼林地全面除草,第五、七年進行幼林地割灌。
新勝林場15 小班于造林后1 ~5 a 進行幼林地全面除草,第六、八、十年分別進行水曲柳人工林割灌。于造林第三、四年連續(xù)兩年對水曲柳林進行以復合肥為主的幼林施肥。
景山林場水曲柳人工林自造林后開始,每年對水曲柳人工林進行以除草、割灌為主的撫育管理。
將不同立地條件、不同林齡水曲柳人工幼林胸徑、樹高、樹冠、枝下高均值、最大值、相同面積內(nèi)蓄積量統(tǒng)計列入表1,以分析各水曲柳人工幼林生長情況。
表1 水曲柳人工幼齡林生長指標比較Tab.1 The growth index comparison of Fraxinus mandshurica young growth plantation
由表1 可見,新勝林場水曲柳人工幼林, 緩坡造林,8 a 生胸徑最大值為6.0 cm,樹高最大值為6.5 m。
輕微水濕地人工造林,經(jīng)2 次施肥后,12 a生時平均胸徑、平均枝下高生長量較同林場緩坡造林的8 a 生水曲柳僅具有微弱生長優(yōu)勢;平均樹高、平均冠幅和平均枝下高低于8 a 生緩坡水曲柳幼林。說明水曲柳雖是喜溫濕的樹種,但在濕地生長仍受影響。
農(nóng)耕地10 a 生水曲柳人工幼林平均樹高為4.50 m,為其他地點的150%,最大值為6.8 m;胸徑最大值為7.3 cm;單位面積立木蓄積為其他地點的158.3%。
表2 不同立地水曲柳人工幼齡林胸徑生長t 檢驗結果Tab.2 Th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growth t test result of Fraxinus mandshurica young growth plantation of different site
采用T 檢驗對新勝林場7 小班、15 小班和景山林場水曲柳人工幼林胸徑、樹高平均值進行t 檢驗,并對不同立地條件水曲柳人工幼林進行對比分析。為表述方便,將新勝7 小班、15小班和景山林場水曲柳人工林樹高、胸徑平均值T 檢驗分別用T1、T2和T3表示。T 檢驗結果見表2 和表3。
由表2 可知,各立地水曲柳人工幼林胸徑生長無顯著差別。
表3 不同立地水曲柳人工幼齡林樹高生長t 檢驗結果Tab.3 The height growth t test result of Fraxinus mandshurica young growth plantation of different site
由表3 可知,景山林場水曲柳人工林與新勝林場水曲柳人工林樹高生長差異顯著,景山林場水曲柳人工林樹高生長較其他立地水曲柳人工林具有生長優(yōu)勢。
用農(nóng)耕地水曲柳人工幼林解析木分析水曲柳人工幼齡林生長,結果見表4。
表4 水曲柳人工幼齡林生長過程Tab.4 The growth process of Fraxinus mandshurica young growth plantation
由表4 可知,水曲柳造林后第4 年開始,胸徑、樹高、材積生長較快。胸徑連年生長量由0.65 cm 增至0.80 cm 以上;樹高生長量在4 ~6 a 增長最大,連年生長量達1.00 m,樹高平均生長量也持續(xù)在0.60 m 以上;材積平均生長量、連年生長量自第四年開始,增幅較大,第六年連年生長量為第五年的1.92 倍。
不同立地條件的水曲柳人工幼齡林生長指標的調查結果表明:緩坡造林,8 a 生胸徑最大值為6.0 cm,樹高最大值為6.5 m;輕微水濕地造林,經(jīng)2 次施肥后,12 a 生時平均胸徑、平均枝下高生長量較緩坡造林的8 a 生水曲柳僅具有微弱生長優(yōu)勢,平均樹高、平均冠幅和平均枝下高低于8 a 生緩坡水曲柳幼齡林,說明水曲柳雖是喜溫濕的樹種,但在濕地生長仍受影響;農(nóng)耕地10 a 生水曲柳人工幼林平均樹高為4.50 m,為其他立地的150%,最大值為6.8 m,胸徑最大值為7.3 cm,單位面積立木蓄積為其他立地的158.3%。水曲柳造林后第四年開始,胸徑、樹高、材積生長較快,胸徑連年生長量由0.65 cm 增至0.80 cm 以上;樹高生長量在4~6 a 增長最大,連年生長量達1.00 m,平均生長量也持續(xù)在0.60 m 以上;材積平均生長量、連年生長量自第四年開始,增幅較大,第六年連年生長量為第五年的1.92 倍。
[1]王廣發(fā),莊發(fā)明,趙俊昌.長白山林區(qū)水曲柳人工更新方式的研究[J].吉林林業(yè)科技,2006,35(3):13-18.
[2]王樂祥,張同余,呂玉臣.紅松、水曲柳混交造林營造技術初報[J].吉林林業(yè)科技,2002,31(1):6-8.
[3]黃石竹,張彥東,王政權,等. 水曲柳前4 級細根N內(nèi)循環(huán)的研究[J].森林工程,2014,30(4):9-11,17.
[4]劉笑平.水曲柳人工造林與培育技術的研究[J].吉林林業(yè)科技,2006,35(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