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紀錄片《大后方》,這是一個醞釀了8年的紀錄片項目。在實施重慶中國抗戰(zhàn)大后方歷史文化研究與建設(shè)工程的時候,我們就有了這樣的夢想;這是一部策劃了5年的《大后方》,片名源于5年前的一次碰撞。當時國內(nèi)許多朋友都希望拍攝這部影片,但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最后決定把機會交給重慶廣播電視集團;這是一部拍攝了3年的獻禮力作。在2013年那個中秋的夜晚,當時中日戰(zhàn)爭國際共同研究第五次研討會在重慶召開,來自全球的頂尖學者共同為它開機揭幕,鼎力相助。因此,這是一次黨委政府、學術(shù)團隊與影視機構(gòu)三方的成功合作。
作為這部紀錄片的總策劃和總撰稿,醞釀這部影片的時候,我曾提出,《大后方》不是應(yīng)景之作,更不能搞成“神劇”,而是在盡沉甸甸的歷史責任。就是要努力留下一部反映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轉(zhuǎn)折點的歷史,展現(xiàn)“中國夢”的新起點;就是要提供一部中國智慧的歷史畫卷,為促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當好鋪路石;就是要書寫一部抗擊日本軍國主義的英雄史詩,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就是要譜寫一曲人類正義力量團結(jié)勝利的頌歌,為世界和平繁榮貢獻中國力量。這個目標能否實現(xiàn)?成效如何?期待觀眾的檢驗。
我做抗戰(zhàn)研究很多年了。曾幾何時,我讀到《還都令》中對重慶的一段評價:“重慶襟帶雙江,控馭南北,占戰(zhàn)略之形勢,故能安度艱危,獲致勝利,其對國家貢獻之偉大,自將永光史冊,弈葉不磨滅?!鄙頌橹貞c人,我油然而感到驕傲。
歲月回望,我還讀到一段又一段更加感性的話。彼時,千千萬萬的國人在向戰(zhàn)時首都重慶告別,他們說:這里有“沙坪壩的熱烈,縉云山的清幽,歌樂山的別致,復(fù)興關(guān)的雄偉”,告別之際,“往事猶恍如昨日”?!霸贂?,重慶!我愛重慶的山水,我愛重慶的人們,我忘不了重慶給予我的溫存,我更忘不了重慶在戰(zhàn)爭中所表現(xiàn)的豐功偉績”。最后,他們慨然一問:“云山萬里,什么時候再相逢呢?”
這是“重慶之問”,也是“中國之問”,是對大后方人民的囑托,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立志要把這段歷史記錄下來,呈現(xiàn)出來的動力。如今《大后方》如約而至,70年后,我們終于可以與先輩們相逢于熒屏。我想,這就是我們整個團隊,包括管理團隊、學術(shù)團隊、攝制團隊,對70年前這個“重慶之問”交出的一份答卷,是向偉大歷史和無數(shù)先輩的致敬,也是向千千萬萬國人的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