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驚訝地發(fā)現最愛的音樂播放器中有一個名叫“悲傷的歌”的歌單??桑瑸槭裁从腥藭矚g聽這種歌呢?我不禁疑惑。常理而言,悲傷的歌使人難過,而我們都希望開心并不是難過才對。所以,人們愛聽悲傷的歌,這根本說不通??僧斘掖蜷_這個歌單,竟發(fā)現自己好多喜愛的歌都被收錄其中。那么,是什么讓悲傷的歌那么吸引人呢?
經過仔細思考,我意識到音樂帶給我們的情緒影響并不來自歌曲本身傳播的某種特定情緒,而是源于對于歌中的情感表現的我們的參與。有時悲傷的歌會讓你感到難過是因為它讓你想起自己曾經傷心的經歷,但是通常這些傷感的歌并不會使我們感到難過,而是激起我們的興趣,因為它們描述或傳遞的是他人生活中的悲慘經歷。這種參與也存在其他藝術形式中,比如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哈姆雷特》,畢加索的油畫《格爾尼卡》,以及驚悚電影。
所以你聽的歌是積極或者消極,對產生負面的情緒并沒有影響。我們享受悲傷的歌,只要不是無聊的那種。
想知道為什么風靡80和90年代的橫版過關游戲只有從左至右這一個方向嗎?這可能看起來是個傻不啦嘰的問題。但是仔細想想的話,確實是有些奇怪。誰規(guī)定橫版游戲必須只有一個方向呢?
下意識覺得從左至右“不明覺厲”的觀點已經得到了科學證實。根據蘭開斯特大學的心理學家Peter Walker的觀點,我們的大腦更喜歡從左到右的動作。這一依據了Walker對于上千人類和物體運動圖像的分析得出的結論,發(fā)表在了《知覺》(Perception)雜志上。
“在譬如繪畫和照片等靜止的圖像中,習慣上是如何傳遞世間萬物的運動的?”Walker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說道,“物體的傾斜描繪的就是它們的運動,傾斜得越厲害,運動速度就越快。而當前研究所揭示的,是人們習慣上描繪自左向右的運動?!?/p>
有趣的是,這種傾向只出現在移動物體的圖像中。Walker發(fā)現,當人或物體在靜止的照片中,人們判斷向左向右的可能性是均等的。
“這可以說明視覺運動從左至右的傾向。”他說道。
從左到右的運動規(guī)律在印刷中也得到體現:文字通常是從左至右印刷的。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超級馬里奧比超級路易吉好玩,但是還是讓科學與你相伴吧。
如果你曾經聽到你在錄音中的聲音,比如在錄像中,或者語音短信中,你會發(fā)現平時自己腦海里的聲音和別人聽到的你的聲音是不一樣的。這是為什么呢,以及,為什么我們會更喜歡自己腦海里的聲音?
Hank Green 在最近的一檔科學節(jié)目中回答了第一個問題,剩下的一部分也略有涉及:
我們在自己腦海里聽到的聲音其實更低沉,也更渾厚一點,當你聽錄音時,你聽到的和別人聽到你的聲音是一樣的。這并不意味著錄音里的就不好聽,只是當我們聽到的聲音沒有我們熟悉的那些特質時會感覺非常奇怪。而且,還會有點讓人不安,因為你已經聽了自己的聲音——我推測——很久了。
強調一下我所說的,因為這解釋了為什么我們更喜歡自己聽到的而不是大家聽到的自己的聲音。因為我們聽自己的聲音時,聲音的震動是在自己的腦袋里的:就是說,我們更容易偏向我們聽到的最多版本的聲音。心理學家稱之為曝光效應。這是一條用于一系列刺激(語言、繪畫、聲音)以及文化的現象。這條效應也解釋了為什么有人覺得自己在照片上看上去很奇怪。
很多證據表明,我們大概喜歡自己聽到的聲音,但是我們身邊的人可能喜歡現實生活中他們聽到的版本。最終,曝光效應兩條都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