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明
有一次我問女兒:“你的家鄉(xiāng)在哪里?”女兒回答:“爸爸老家那破敗不堪,到處是殘垣斷壁的農(nóng)村肯定不是我的家鄉(xiāng)!”“我出生在爸爸最初工作的地方,可是那里沒有我任何記憶,那里也不是我的家鄉(xiāng)!”“讀幼兒園在縣城,可是那時候的小伙伴現(xiàn)在沒有一個能叫上名字,那里也不是我的故鄉(xiāng)!”“現(xiàn)在學習生活的地方有我的家,可是別人講的話我都聽不懂,那里也不是我的家鄉(xiāng)!”
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上海一位家長的備忘錄:“上海市檔案館——媽媽帶孩子(兩次);上海博物館——爸爸、媽媽和孩子(兩次);上海世博會展覽中心——媽媽帶孩子(一次)……”大城市里有如此多的博物館,孩子能在那里生活自然比在山區(qū)見多識廣,作為家長只能是羨慕嫉妒恨。
我想,與其把孩子增長見識的機會放到大城市,不如把眼光放在家鄉(xiāng)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上。
為了讓女兒長見識,也為了幫助女兒找到歸屬感,尋找到那屬于自己的家鄉(xiāng)。我決定,周末的時候不再讓女兒去學更多的興趣班,至少留下一天讓她重新找回兒時的快樂——讓她用自己的眼光去打量家鄉(xiāng)的變化,用自己的觀點去審視社會的變化,特別是從先從身邊的博物館走起。我們麗水有大量的博物館,中國麗水攝影博物館、麗水城市規(guī)劃展覽館、青田石雕博物館、景寧畬族博物館、慶元廊橋博物館、慶元香菇博物館、龍泉青瓷博物館……這些博物館有的就在麗水城里,也有的雖然在縣城,但是到市里不會超過一個小時的車程。
我陪女兒走的第一家博物館就是中國麗水攝影博物館,它是中國第一家規(guī)范化運作的攝影專業(yè)博物館,是中國攝影界重要的學術交流機構和經(jīng)典的收藏、展示殿堂。展廳有中國攝影史陳列和麗水攝影文化簡介,真實、生動地再現(xiàn)中國攝影發(fā)展歷程,展現(xiàn)麗水攝影多年來取得的成果。每月均有專題影展,介紹中外攝影名家精品。在攝影博物館,女兒發(fā)現(xiàn)了原來麗水有中國最美麗的梯田——云和梯田;江浙第一高峰——黃茅尖;甌江發(fā)源地——龍淵峽;全省海拔最高的人工湖——鳳陽湖;世界香菇文化遺址——鳳陽廟;廊橋之鄉(xiāng)——慶元;國際攝影創(chuàng)作基地——遂昌南尖巖景區(qū)……
自從參觀過攝影博物館,女兒迷上了攝影,有了自己較為專業(yè)的單反相機,當同學們都忙于玩電腦游戲,玩手機的時候,她一有空閑時間就扛著相機捕捉每一個美好的瞬間。后來,她自學了圖片的后期制作,還學會了利用網(wǎng)絡和一些攝影大師進行交流。
女兒扛著相機,走遍家鄉(xiāng)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周末的時間變得更加有意義,鏡頭記錄著每一個美好瞬間。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原來我以為只有外面的世界才是精彩的,想不到我們身邊有如此多美景,只是我們都疏于發(fā)現(xiàn)。我不僅找到了美景,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我的家鄉(xiāng),我將用我的鏡頭和足跡告訴身邊的伙伴們,同時也向外界傳達家鄉(xiāng)的美好!”